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2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集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2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集二
考试总分:111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1.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处,当他朝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
A.变大了
B.远离平面镜
C.距平面镜
D.距小明
2. 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 )
A.点分
B.点分
C.点分
D.点分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3. (3分) 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

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

对以
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3m 1m 1m
4m
720910340420LED
B.镜中“灯”是灯的虚像
C.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
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
卷II (非选择题)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
4.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和高为。

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
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烛焰高。

(1)最好选用________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

(3)实验刚开始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在利用蜡烛确定出蜡烛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 小红站在学校正已台的平面镜前的地方,她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运动她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小红在走近镜子的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天气原因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6.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
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例如:
(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________。

(2)倒映的白塔是光________射而形成的________像。

(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________力。

(4)船浆向后划水,船向________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LED A B.7cm 10cm A 2cm A B B A B A B A 4m 1m/s 2s m
像”).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30分 )
8. 作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9. 如图所示.是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
出线段 在该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0. 如图所示,为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的位置,并画出条由点发
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点的光线。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45分 )
11.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
直;两支相同的蜡烛、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玻璃板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实验还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
(3)现有厚度分别为和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点燃蜡烛,在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选填“”或“”)这一侧观O'O AB B S S S A A B A 5mm 2mm mm A A A B
________.
(5)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
________(填“虚”或“实”)像.
(6)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
(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 A. B. C. D.
12.
如图甲是小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是两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1)她将点燃的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则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此过程中,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做完实验后,她要测量自己的视力,要求自己距离视力表,但是房间可利用的宽度只有,小宁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她的的方法如图乙所示,小宁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 13.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B A A B A B A A 5m 3m s m
(1)在玻璃板前方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________.
(2)实验中,当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时,移动蜡烛,使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向左偏斜,则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六、 作图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14. (15分) 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左运动,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是小球和它在
该平面镜中的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位置,请作出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A B A A 5cm B A B cm A A B A A A A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2 平面镜成像》易错题集二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1.
【答案】
D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明向平面镜靠近后,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到小明的距离为=,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时,故错误。

2.
【答案】
B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光的反射
平面镜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m 1m 3m +2m 4m 2m ABC
3.
【答案】
B,D
【考点】
平面镜的应用
【解析】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
根据图片上的信息可知,图中灯相互对称,并且都是正立的,左右相反,像物大小相等,说明是由平面镜成像造成的,应该是两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形成的虚像的结果,故错误,、正确;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
4.
【答案】
茶色
像与物大小关系
平面镜没有垂直纸面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不变,衣领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AC B D 4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蒸发
反,虚
平衡
前,相互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平衡力的辨别
光的反射
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
(1)蒸发和蒸发吸热,加快蒸发的方法;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同学们感到凉爽。

倒映的白塔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

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运动,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
【答案】
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考点】
光的反射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物体的阻挡时,形成该物体的影子;
②水面类似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倒影,为虚像.
【解答】
解: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
②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岸边柳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30分 )
8.
【答案】
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交于一点,连接,然后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联接
点与反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
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解答】
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交于一点,连接,然后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联接点与反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9.
【答案】
A B S'SS'S S'A B S'SS'S ′′
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大小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的像点、,连接、即为物体的像.
【解答】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连接和,再做的垂直平分线.
先作出物体的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0.
【答案】
作出像点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连接,画上箭头,则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考点】
A B A'B'A'B'AB O O ′OO ′AB A B A'B'A'B'AB B S AB O SO SO OA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的发光点,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

【解答】
作出像点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连接,画上箭头,则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45分 )
11.
【答案】
(1)较黑暗
(2)确定像的位置
(3)(4),重合,相同,垂直,相等
(5)不能,虚
(6)玻璃板未垂直放置
B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3)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4)点燃蜡烛,眼睛应在蜡烛这一侧观察,小心地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6)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未垂直放置,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
(7)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是、、、,从模型上看,只有模型左右不同,其它三个模型左右相同,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只有模型.
【解答】
解:(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因为透明的玻璃板可以确定像的位置问题,而平面镜不透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难以保证实验效果,所以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为了能观察到蜡烛,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B S AB O SO B S AB O SO SO OA 2mm
A A A
B A T
C A V C C B
(3)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厚的;
(4)点燃蜡烛,眼睛应在蜡烛这一侧观察,小心地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虚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6)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未垂直放置,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
(7)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是、、、,从模型上看,只有模型左右不同,其它三个模型左右相同,所以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只有模型,故正确.
故选.
12.
【答案】
(1)远离,不变
(2)【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她将点燃的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则在玻璃板中的像也远离玻璃板,则应将蜡烛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此过程中,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2)由图可知,视力表距镜面,视力表在镜子中所成的像距镜面也是,根据题意可知小宁看的是镜子中视力表的像,小宁和视力表的像应相距,所以小宁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13.
【答案】
(1)前,完全重合
(2),不变
(3)虚
(4)向上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2mm A A B A T C A V C C B B 2
A A
B A A 3m 3m 5m s =5m −3m =2m 5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解答】
解:(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同,故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在改变物距的时候蜡烛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则像的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
(3)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将玻璃板向左偏斜,则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将向动.
六、作图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
14.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的中垂线上。

【解答】
解:连接,做出
的中垂线,即为镜面,如图所示:
A B
A A
B5cm
A
AA'
AA′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