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关系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它除了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电能、交通、防洪灌溉等功能,同时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本文根据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来促进和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

标签:水文;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1、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文水资源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属于国家公益性事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但是我国多数地区的水文机构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地区保护主义思想,导致水文水资源建设存在地区上的差异和不平衡性。

除此之外,许多项目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查,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上述问题均是由于水文水资源管理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浅薄的水文水资源建设及管理知识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影响了管理建设的效果。

1.2 水文监测设备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目前,水文水资源建设过程中采用的监测设备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较大,如很多监测项目都只能达到半自动化,有些地方还一直停留在纯人工观测,先进科技使用的滞后导致管理难度增大。

除此之外,我国的水文监测设备相对较少,如数字化水文资源检测系统在各区域的设置不够广泛,所采购的先进设备数量较少,导致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很难显著提高。

1.3 建设项目专业融合性较强,空间跨度较大。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个专业的内容:水文测站、水文测绘、数据中心以及水情分析等,以上四点内容也是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文的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内容,同时完整的流域监测系统、布设水文测站也涵盖了上述内容。

其次,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土木工程、流域监测系统、水文信息共享系统等多个学科,专业的融合性较强。

但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地点并不固定涉及的流域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很大的空间跨度,因此具有很大的管理难度。

1.4 没有明确的建设主体。

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中没有明确的建设主体,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現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在进行水文机构设置时是以流域水系为标准进行的,很少进行地方和行业垂直设置之间的交流,进而造成地方级的水文机构面临着多个地区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致使管理不畅。

2、水文水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2.1 严格控制立项审批程序,增强管理意识。

通过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让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有关人员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加大立项和审批管理力度。

对与不符合立项和审批程序的项目坚持不予立项,并加强对投资计划的管理。

其次,应建立健全水文水资源管理体系。

先根据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整体效应作为体系建立的立足点,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质量安全管理;然后,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2.2 建立项目法人制,明确建设主体权利和义务。

为进一步明确水文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主体,可以通过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明确建设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通过设置专门的建设管理机构,加强组织与协调,有效处理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设置项目法人机构时应该具备有关经济、技术、法律、财务以及合同管理等技术的专业人才,并通过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把与项目法人的目标管理有关的制度在项目中试行,调动管理部门对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的控制和谋划工作。

2.3 合理划分工程标段界面,有效融合各专业。

为更好的处理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空间跨度大的问题,可以进行合理的标段界面划分,以项目所在地区的河流流域地区为划分标准,明确各标段的权利和义务,做到项目管理流程明确,责权利界面清晰。

除此之外,由于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因此在前期的决策阶段,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之间的衔接界面,并进行模块化建设,将各专业合理的衔接起来,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2.4 促进城市水文规划建设。

首先,可以通过进行区域划分来实现从地缘向水缘的转变。

这是因为城市建设中已经破坏了水文循环,只是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治理已经不能彻底解决,所以应该从地缘转向水缘治理。

其次,在确定城镇的规模等级时应该将流域的水资源量以及水文资源的承载力极限作为重要指标。

目前水资源日趋紧张、水文资源的承载力日趋下降,单一的工程技术措施已经无法解决城市化建设对水文系统造成的影响。

因此应将水资源的承载极限作为城镇区域的规模和等级衡量的标准。

2.5 对水资源进行信息监测。

为能够及时检测出水情和旱情,采用信息监测技术以及预警技术来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适应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在进行水资源信息监测过程中应逐步引进科技化的监控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并大力推广使用精度较高的远程监控设备,科学使用水文信息监测设备,进而实现大范围的远程控制水文和水资源。

2.6 采用先进的水文预警技术。

为有效提高水文水资源的预测精度,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可以推广使用先进的水文预警技术,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预警预报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全方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来有效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通过预报预警系统,来有效配置水资源。

2.7 开发使用新型水资源技术。

为有效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方案,以便更好的对流域、降雨降雪、冰川等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并根据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对应的水资源检
测技术,使用新型水资源开发技术如海水淡化技术等,进而有效利用水资源。

3、结束语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关系国计民生。

国家急需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从而切实解决水文水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史超.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4(07):127+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