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结余多少钱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
亮亮和奶奶八月 花了745元,八月节 余了多少元?
800+185-745
=985-745
800-745+185
=240(元)
=55+185
=240(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 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九月节余260元 十月
一共 ?元
九月节余-30 少30元
十月节余 + 九月节余 = 一共节余
260-30+260 =230+260
260+(260-30) =260+230
=490(元)
=490(元)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平均每个月节余 225元,估一估,几 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 一台洗衣机?
225+225=450(元)580-225=355(元)
谢谢!
结论总结
总结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加减混合的运算里,没有括号的,
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
课堂练习
算一算: 278-199+683= 802-289+484= 427+273-165=
作业布置
完成对应的练习题,预习下一节课。
板书设计
结余多少钱 三位数加减混合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算一算: 278-199+683= 802-289+484= 427+273-165=
450+225=675(元)355-225=130(元)
225 450 675 675元>580元
130元<225元
答:需要三个月。
答:三个月就够了。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 能买到洗衣机。
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⑴ 淘气两5 =127(个)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节余多少钱》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他们可能会对乘法运算的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他们也可能会对如何将乘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

因此,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则,并能够将乘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则,并能够将乘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会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和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单元《节余多少钱》。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退位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货币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实际的情景,假设我要去商店买一本书,价格为28元,我给了店员30元,那么我节余了多少钱呢?2. 讲解新知识: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我节余了多少钱。

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入了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3. 例题讲解:我找了一个例子,比如34减去7,我让学生们观察,发现34减去7,需要从4借1,变成14减去7,然后得出答案7。

4. 随堂练习:然后我给了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5. 应用拓展:我让学生们思考,如果我要计算100元减去58元,我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们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够独立完成这个计算。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计算35减去18的结果。

答案:1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继续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5页的3.3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了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小数减法解决问题,求余多少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余多少钱的概念,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余多少钱的概念,掌握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如何运用小数减法求余多少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有1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3.2元,问他还剩下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减法的方法,计算出小明还剩下的钱。

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得出答案。

3.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答案。

学生通过交流,理解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强调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5.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小数减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余多少钱已知金额花费 = 剩余金额例题:小明有1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3.2元,问他还剩下多少钱?10元 3.2元 = 6.8元答案:小明还剩下6.8元。

七、作业设计(1)小华有8元钱,买了一支铅笔花了1.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2)妈妈给了小红20元钱,她买了一本书花了7.3元,她还剩下多少钱?2. 请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自己设计一道求余多少钱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第一课时】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第一课时】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第一课时】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节余的钱数,理解“剩余”的概念,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节余的钱数。

2. 理解“剩余”的概念,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节余的钱数,理解“剩余”的概念。

2. 教学难点: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钱币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正确计算节余的钱数,理解“剩余”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节余多少钱2. 重点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节余的概念、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课件
节余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009 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 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 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
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 745 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2. 人民剧场楼下有 425 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 185 个座位, 人民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画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列式计算。
楼下 楼上
425 个?个ຫໍສະໝຸດ 少 185 个425-185+425
425+(425-185)
=240+425
=425+240
=665(个)
=665(个)
3. 278-199+680=759
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 490 元。
1. 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1)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个?
75-23+75 =52+75 =127(个)
75+(75-23) =75+52 =127(个)
(2)笑笑踢毽子,两次一 共踢了多少个?
125-35+125 =90+125 =215(个)
125+(125-35) =125+90 =215(个)
800-289+484=995 500-294-106=100
318+254-190=382 653+97+203=953 427+273-165=535
平均每个月节余 225 元,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 买一台洗衣机?
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
一二三 225 450 675
答:八月节余了 240 元。
九月节余 260 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 元,两个月 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第一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第一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节余多少钱(第一课时)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3.3节余多少钱(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三节来学习如何计算在购买商品时剩下的钱。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小数来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如何使用小数来计算剩余的钱,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使用小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在计算剩余的钱时,需要将找回的钱和剩余的钱分别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计算器和纸币模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教学。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课程。

我会拿出一个100元的钞票,然后用它去买一件85元的商品,然后问学生们,我需要找回多少钱?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给他们一些购买商品的情境,让他们计算出需要找回的钱。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计算剩余钱的公式:总金额商品金额 = 找回的钱。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100元,他用它去买了一本书,书的价格是75元,请问小明需要找回多少钱?答案:小明需要找回2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使用小数进行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在课后需要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额外的练习,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够进行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使用小数进行计算。

小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在购物、计算费用等场景中。

因此,让学生们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通过实际例题来讲解小数的计算过程,例如:小明有100元,他用它去买了一本书,书的价格是75元。

那么,小明需要找回的钱就是100元减去75元,计算结果是25元。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和计算的准确性。

关于计算剩余的钱时,需要将找回的钱和剩余的钱分别计算。

这是一个易错点,学生们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节《节余多少钱》的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节的“节余多少钱”为主题,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节余的概念,能够运用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退位减法计算方法,解决节余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妈妈给了小明30元钱,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问小明还剩多少钱?2. 讲解退位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305,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类似的例题,如:小华有45元,买了一本书花了12元,小华还剩多少钱?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应用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节余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1. 节余多少钱2. 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8元,买了一支铅笔花了7元,小明还剩多少钱?答案:51元2. 题目:小华有37元,买了一本书花了18元,小华还剩多少钱?答案:19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

在课后拓展延伸部分,我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购物时的节余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3课时结余多少钱1|北师大版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3课时结余多少钱1|北师大版共14张PPT

求:八月节 余了多少元?
本题中知道了 什么,要解决 的问题是什么?
知识讲解
亮亮和奶奶八月 花了745元,八 月节余了多少元?
分析: 寄回的钱+补助的钱-花的钱=剩下的钱 800+185-745
知识讲解
亮亮和奶奶八月 花了745元,八 月节余了多少元?
分析: 寄回的钱-花的钱+补助的钱=剩下的钱 800-745+185
知识讲解
计算:800+185-745和800-745+185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知识讲解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 说你是怎样想的。
或 425+(425-185) =425+240
=665(个)
答:人民剧场一共有665个座位。
知识总结
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 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
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 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课后作业
P22第3题 同步练习题
分析:
九月节余260元 十月
一共?元
少30元
九月节余+十月节余=一共节余的钱数
知识讲解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 说你是怎样想的。
先求十月节余钱数:
列综合算式解答:
260-30=230(元)
再求一共节余钱数:
260+230=490(元)
260+(260-30) =260+230 =490(元) 答:一共节余了490元。
练习巩固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节余多少钱(1)课件(共21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节余多少钱(1)课件(共21张PPT)
分析: 寄回的钱-花的钱+补助的钱=剩下的钱 800-745+185
探索与发现 计算:800+185-745和800-745+185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探索与发现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 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 想的。
3. 318+254-190
=572-190
653+97+203 =750+203
=382
=953
427+273-165 =700-165 =535
学以致用
4.红旗小学原有540名学生,有108名六年级学生毕业,又
有88名一年级学生新入学。现在红旗小学一共有多少
名学生?
540-108+88
=432+88
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 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
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 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520(名)
答:现在红旗小学一共有520名学生。
学以致用
5. 第一个果园收获了500千克苹果,第二个果园收获的 苹果比第一个果园的少25千克。这两个果园共收获 了多少千克苹果?
500+(500-25) =500+475 =975(千克) 答:这两个果园共收获了975千克苹果。
学以致用 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北师版)
第三课时 节余多少钱(1)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1 情景导学 2 探索与发现 3 学以致用
01 情景导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第二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节余多少钱(第二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节余多少钱 (第二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节余多少钱 (第二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3节“节余多少钱”。

本节课主要讲述减法的应用,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妈妈给了小明10元钱,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2元钱,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2. 讲解减法概念:减法是指用总数减去部分数,求出剩下的数。

在本节课中,我们用10元钱总数减去2元钱的部分数,得到小明还剩下的钱数。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15元减去7元,我们可以先从15元中减去7元,得到8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组成员共同商量,用30元钱去购买物品,剩下的钱数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减法的概念:总数部分数 = 剩下的数2. 减法的运算方法:从总数中减去部分数,得到剩下的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妈妈给了小华50元钱,小华买了一本书花了18元钱,问小华还剩下多少钱?2. 答案:小华还剩下32元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节余多少钱》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同时,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和讨论,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比如去超市购物,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找回的钱。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减法来解决。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际问题。

比如,一个班级有35个学生,其中有12个学生请假,问还剩下多少个学生。

学生需要运用刚才学到的减法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编写说明从这节课开始,没有太多新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具体到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本节课侧重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本节主要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对于连加、连减法的问题而言,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要稍微复杂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也更加灵活和多样,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思考解题策略、弄清运算的顺序,同时又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科书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境为依托,相继呈现了两个问题,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但第一个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第二个问题则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因此突出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科书在这两个问题的处理上,都比较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主要是在解决加减混合运算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其共同特征都是把原来的问题变成两个简单问题来解决。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也是一个加减混合的问题,数量关系稍微复杂,教科书呈现了两个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过程中画的直观图,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了此题的数量关系。

目的是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突破难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列式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里程表(一)(二))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里程表(一)(二))PPT教学课件
688-199-280 =489-280 =209
145+206+418 =351+418 =769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2)
2、一本《科技书》46元,一本 《故事书》48元,妈妈给了小丽 100元,够吗?
46+48= 94(元) 94<100
答:妈妈给了小丽100元,够。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2)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2)
5.果园里有300棵果树,其中169棵是苹果树, 其余的都是梨树。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169-(300-169) =169-131 =38(棵) 答:梨树比苹果树少38棵。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较复杂的比多少的问题时, 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来分析数量关 系,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明 了,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435+512-248 =947-248 =699(箱) 答:还剩699箱。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2)
4.妈妈买一台冰箱4880元,先付3000元,剩下 的700元,几个月能全部付清?
4880-3000=1880(元) 1880-700=1180(元) 1180-700=480(元) 480<700 答:三个月能全部付清。
已知信息
奶奶每月领185元, 每月寄回800元
花了745元
求:八月节 余了多少元?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1)
已知信息
奶奶每月领185元, 每月寄回800元
花了745元
求:八月节 余了多少元?
领的钱数+寄回钱数-花的钱数=八月结余
800+185-745 =985-745
按从左到右的
=240(元)
顺序计算!
用洗衣机总价一个月一个月的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结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结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结余多少钱|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结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金钱的认识”,其中3.3节的内容是“结余多少钱”。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结余的概念,学会计算在购买商品后剩下的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结余的概念,学会计算结余多少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在购买商品后,如何计算剩下的钱。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计算结余多少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妈妈给你一定的零花钱,你去商店买东西,买完之后,会发现还剩下一些钱?学生:有!老师:那你们知道剩下的这些钱叫做什么吗?学生:结余。

2. 例题讲解:老师:比如说,妈妈给了我20元,我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5元,那么我买完铅笔后,还剩下多少钱呢?学生:15元。

老师:对的,这就叫做结余。

我们用减法来计算,20元减去5元,等于15元。

3. 随堂练习:老师:同学们,你们能用结余的概念,计算下面的题目吗?练习1:妈妈给了我30元,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价格为18元,我还剩下多少钱?练习2:爸爸给了我50元,我去超市买了一瓶饮料,价格为8元,我还剩下多少钱?4.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结余多少钱 = 总金额花费金额七、作业设计1. 练习题:(1)妈妈给了我40元,我去文具店买了一支笔,价格为12元,我还剩下多少钱?(2)爸爸给了我60元,我去玩具店买了一个玩具,价格为35元,我还剩下多少钱?2. 答案:(1)28元(2)2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结余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计算结余多少钱。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加与减PPT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加与减PPT课件

第5页
第三单元
3
2.请你解释一下“节余”的含义。你打算如何帮亮亮算出节余的钱 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组内交流并展示。 “节余”表示还剩下多少钱。 800+185-745=240(元) 800-745+185=240(元) 3.观察比较不同的列式,结果相等吗?为什么? 列式不同,结果相同。因为两道算式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
第2页
预习导学
1.口算。 23+40=63 12+23=35 29+16=45
27+24=51 37-22=15 27-18=9
第三单元
3
第3页
2.脱式计算。 358+242-300 =600-300 =300
607-360+40 =247+40 =287
1000-567+356 =433+356 =789
第三单元 加与减
节余多少钱
第三单元
3
第1页
学习目标
第三单元
3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画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知道解决同一问题 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第6页
课堂巩固
一、混合运算。 456+854-689 =1310-689 =621 981-657+185 =324+185 =509
500-387+528 =113+528 =641
185+765-358 =950-358 =592
第三单元
3Hale Waihona Puke 第7页第三单元3
二、解决问题。 1.操场上原有167名同学,来了149名,又走了109名,操场上还剩 几名同学? 167+149-109=207(名) 答:操场上还剩207名同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1.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1)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 了多少个?
1.先求第二次跳了多少个?
75-23=52(个)
2.再求两次跳了多少个?
75+52=127(个)
75 + (75-23)
这两个信息中,哪个信息是已知的?不知道的信 息是什么?
九月份节余的钱数是知道的。十月份节余的钱数
是不知道的。
画图把已知条件和所
通过哪个信息能求出? 求问题表示出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九月份节余260元
十月份比九 月份少30元
十月份?元
十月份节
1.先求十月份节余多少元?
把书上补充完整。 55 + 185 240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 月份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一想:
求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必须知道九月份节余的钱数和十月份节余的钱数。
=
90
=215 (个) 答:两次一共踢了215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2、人民剧场楼下有425个座位,楼上比 楼下少185个座位,人民剧场一共有多少 个座位?画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 式计算。
楼下425个座位
楼下: 楼上:
?个
一共?个
楼上比楼下 少185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节余多少钱》课件

算一算,几个月节余 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 衣机?
225+225=450(元)
450+225=675(元)
225
450
675 675元>580元
580-225=355(元) 355-225=130(元)
130元<225元
答:需要三个月。 答:三个月就够了。 答:三个月节余的钱 能买到洗衣机。
4.王爷爷买一台电冰箱。先付500元,余下部分每 月付260元,几个月能全部付清?
你都要感激遇见的每一个人,,有些人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学会了 分辨,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看淡,有时候总需 要在生命中等一等,时间会让你明白一切!然而,这一切都
是最好的安排!感恩一路走来遇到的每一个人。
时间渐渐磨去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 十年前,连多愁善感都要渲染得惊天动地 , 十年后,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 成长就是将你的一切 都变成心静如水,将一切情绪调整到静音模式!
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人,都绝非偶然。有的是来欣赏你,有的是来教 育你,有的是来心疼你,有的是来利用你,有的是来帮助你,有的是来修炼你,但无论如何
800+185-745 =985-745
=240(元)
800-745+185 =55+185
=240(元)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 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九月节余260元 十月
一共 ?元
少30元
九月十节月余节-余30 + 九月节余 = 一共节余
260-30+260 =230+260
125-35+125 =90+125 =215(个)
125+(125-35) =125+90 =215(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