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的主要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保护公司、股东、被担保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各级子公司、分支机构在开展担保业务过程中的所有担保活动。
第三条公司担保业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担保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 审慎性原则:严格审查担保对象,控制担保风险;
3. 利益最大化原则:确保公司、股东、被担保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4. 公开透明原则:担保活动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二、担保对象及范围
第四条担保对象包括:
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2. 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和偿债能力的债务人;
3. 符合公司担保条件的政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第五条担保范围包括:
1. 信用担保;
2. 质押担保;
3. 抵押担保;
4. 其他担保方式。
三、担保审批及管理
第六条担保审批:
1. 担保额度在100万元(含)以下,由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批;
2. 担保额度在100万元(不含)至500万元,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3. 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不含)以上,由公司董事会审批。
第七条担保管理:
1. 公司应建立担保项目档案,详细记录担保项目的基本信息、审批过程、担保合同、担保物清单等;
2. 公司应定期对担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3. 公司应加强对担保物的监管,确保担保物安全;
4. 公司应加强对被担保人的监管,确保其履行还款义务。
四、担保信息披露
第八条公司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披露担保信息,包括担保项目的基本情况、担保额度、担保期限、担保方式等。
五、风险控制
第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包括:
1. 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2. 担保物评估体系;
3. 风险预警体系;
4. 风险处置体系。
第十条公司应定期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六、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