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转转转——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识字转转转—— 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T07:28:27.217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2期作者:王娜[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王娜
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山东省威海市,26420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认识的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有50%需要在低年级认识,因此识字的难度较大。

许多家长也反映,孩子几天要记10个左右的字,记不住,因而对识字不感兴趣,怕认识汉字。

于是激发了我研究识字教学的兴趣。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着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孩子真正受益。

做法有以下几点:一、课堂激活,引发兴趣
课堂识字也被列入低年级课堂的重难点之一。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的思维世界一切事物都是比较单纯的。

要想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汉字,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课堂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从中享受到识字的乐趣。

(一)游戏带入课堂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我经常用到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找朋友
低年级的孩子善动,比如找朋友等话题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学习‘放’这个字时,我拿着‘学’这个卡片,问“谁和我做朋友?”拿着‘学’生字卡片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是‘学’,我和你做朋友。

”学生从而认识的汉字。

2.猜字谜
这个游戏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他们内心往往有一种好奇感,不管怎样我都要把谜底揭开,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

比如在教学晴天的‘晴’这个字,我让学生小组交流遍一个字谜,有的学生这样编的“太阳照在青草地上”,其他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要学的字中找出这个‘晴’字。

通过这种猜字谜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比如:思念的‘思’字,学生的字谜是:‘十张口,一颗心’。

“小弟弟剪去头发,戴上一顶小竹帽(第)”。

3.贴树皮
这个游戏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干上写着拼音,请学生把写有生字的小卡片贴上去,他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培养小老师
低年级学生比较单纯,我一般会采用小老师的方法调动他们识字的热情。

在教“粒”这个字时,我只将这个字出示出来,并没有告诉他们怎样记住这个字,而是简单的说:“我想请哪位小老师给咱们大家出个好主意,让大家把这个字记住。


——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一个“米”,右边是一个“立”,米粒的“粒”,大家跟我读,米粒的‘粒’。

——我要用“认半边”的识字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字,这个字的读音是‘粒’字右边的‘立’字的读音。

——我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让大家记住这个字的。

左边是个“米”,右边是个“立”,两个字加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粒”。

——我能给大家编一句口诀:小米粒,立在右。

看,这么多小老师都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很容易的就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

(三)多媒体激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如学习象形字,可以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以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

例如:在教学竹子的‘竹’时,我先出示竹子立在风中,接着演变成象形字‘竹’。

富有动感饿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顿时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四)给字配动作
在汉字当中,有很多都跟咱们平时的动作密切相关,象学习‘摸’‘洗’‘拍’这些字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引导学生识字。

在教‘拍’这个生字时: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字念成‘白’,也难怪,他们在学习新字的时候,往往会用‘认半边’的方法来拼读。

我轻轻的拍了一下坐在前面的学生,接着我问他们,“老师刚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拍了他一下”。

对,这个字就念‘拍’,“你知道为什么是提手旁吗?”学生答:“因为老师是用手拍的”。

你轻轻拍一下你的同学,顺便把这个字读出来。

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二、提供展示舞台,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把识字教学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

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识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我们还注意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用语文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在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强烈的识字愿望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我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识记汉字的。

(一)校内识字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校园里的各种信息也源源不断,我们学校每个教室的里面都有几块‘看板’,上面的汉字各个漂亮鲜明,怎能不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识字。

一抬头学生们就会看到教室熟悉的警示语,这是不是认识汉字的一种有效途径呢?而且我们的少年宫活动楼里也随处可见漂亮的书法字体。

“你最喜欢哪一句名言?”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学生会兴趣盎然的慷慨而谈。

不仅认识了身边的汉字,而且也积累了语言。

(照片)
(二)校外识字
一次,一个孩子自豪地告诉我:“老师,这个字是不是牛奶的‘奶’字?‘你怎么知道的?’我每天都喝一袋奶,上面写的,所以我认识了。

”这件事给我了一个启发,为何不让他们利用逛超市,吃零食等娱乐活动认识食品包装袋上面的字。

实践证明我的做法还是很有效的,有的认识了10个字,有的认识了15个字,最多的能达到40多个字。

每个周的周末,他们自豪的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识字日记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比较感兴趣,我总是想办法让学生搜集的汉字以‘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剪一幅西瓜的图片,接着底下又配上西瓜两个字,通过实物,容纳感学生掌握了这两个字;有的学生把看过的报纸上面漂亮的字体简下来做成了‘识字日记’;还有的把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自己配上美丽的图画。

通过描呀、画呀从中认识汉字。

每个月月底我总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识字日记’展览,让学生相互参观、相互学习,从而认识了更多的字。

三、课外阅读,温故而知新
汉字掌握以后,要常读常用,防止回生,而防止回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有利于素质的培养。

而且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会不断学到新的字词,巩固旧的知识,是温故知新的好方法。

我曾经在一个小学语文论坛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在二年级的上学期我让他们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好词佳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完全是为了应付任务,你们说二年级应该让他们搜集好词佳句吗?”,很多教师的看法是这样的:‘二年级的教学以识字为主,但是也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这种动机是好的,但是方法可能不太妥善,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通过阅读的方式搜集呢,在无形当中把优美的语句传输给了学生’同时,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也在渗透着他们。

何乐而不为呢?我也常识了让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发现他们都是通过阅读积累的词语。

并且从中巩固了生字。

所以我觉得课外阅读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

尽管我的识字教学才刚刚起步,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引导得当,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相信识字教学的面貌会大为改观。

我会与我的学生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共同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