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楼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沿虚线剪出的图形展开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辨识,补全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想象、判断正确答案就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已知一边的图形形状,通过对称轴,可以得出另一边图形的形状,据此解答即可。
2.(2分)某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道题得5分,不答或答错一道题不仅不给分,还要扣去3分,必须答对()道题才能得84分。
A. 2
B. 16
C. 18
D. 17
【答案】C
【解析】【解答】不答或答错:(20×5-84)÷(3+5)=2(道);答对:20-2=18(道)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假设20道题全对,得分比84分多出的分数,是把每道错题误加(3+5)分所得,看多出的分数里有多少个(3+5),就是错题的数量。
用题的总数减去错题数,就是对题数。
3.(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是9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解答】180°-9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减去其中两个内角和90°,就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2分)学校举行“元旦欢庆会”,从14:30开始,活动进行了100分钟,欢庆会结束的时间是()。
A. 15:30
B. 15:10
C. 下午4:10
【答案】C
【考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100分钟=1小时40分钟,14:30过1小时是15:30,再过40分钟是16:10,也就是下午4:1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100分钟换算成1小时40分钟,然后从开始时间先小猴推算1小时,再推算40分钟即可确定结束的时间,把结束的时间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即可。
5.(2分)60÷4的商是()位数。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60÷4的商是2位数。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是大于除数的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是小于除数的数,商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6.(2分)3.8+1.37+6.2+12.63=(3.8+6.2)+(1.37+12.63),应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C. 加法结合律
【答案】B
【考点】小数加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3.8+1.37+6.2+12.63=(3.8+6.2)+(1.37+12.63),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B.
【分析】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本题先交换了1.37和6.2的位置,然后先算3.8与6.2的和、1.37和12.63的和,再把他们的和加起来。
因此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7.(2分)一张长方形的画纸,长9分米,宽7分米,如果长和宽都减少2分米,则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A. 4
B. 18
C. 14
D. 28
【答案】D
【考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9×7-(9-2)×(7-2)
=63-35
=2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D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由此用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面积减少的部分。
8.(2分)大于3.3而小于3.5的小数有()个。
A. 1
B. 2
C. 无数
【答案】C
【考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大于3.3而小于3.5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大于3.3而小于3.5的小数,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据此解答.
9.(2分)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A. 32+52
B. 52×35
C. 35×53
【答案】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35个52连加的和是52×35。
故答案为:B
【分析】求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10.(2分)在如图所示的竖式里,64表示()
A. 64个十
B. 64个百
C. 64个千
D. 64个一
【答案】A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析】【解答】解:2个十乘以32得64个十,所以64表示64个十。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竖式里的64是20个32的积,就是640,据此分析解答。
11.(2分)摆一摆,看一看,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从几个面看到的形状都是图?()
A. 4个面
B. 2个面
C. 3个面
【答案】A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从正面、背面,左面、右面4个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故答案为:A.
【分析】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通常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观察图可知,从正面、背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据此解答.
12.(2分)一根绳子总长是16米,这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是()米。
A.4
B.6
C.32
【答案】A
【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16÷(2×2)
=16÷4
=4(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平均分成两份,将一根绳子对折两次,表示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2)份,要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二、填空题
13.(6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________=448 135×________=675 234×________=702
________×129=645 ________×312=936 ________×5=890
【答案】4;5;3;5;3;178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112×4=448;135×5=675;234×3=702;5×129=645;3×312=936;178×5=890。
故答案为:4;5;3;5;3;178。
【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这些题中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结果还是三位数,所以这个一位数并不是很大,所以可以从接近的数试起;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的,再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14.(5分)一年有________个月,平年2月有________天,平年全年有________天。
闰年2月有________天,全年有________天。
【答案】12;28;365;29;366
【考点】年、月、日的认识及计算,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一年有12个月,平年2月有28天,平年全年有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故答案为:12;28;365;29;366。
【分析】平年闰年:整百年份除以400,能整除,是闰年,不能整除,是平年;不是整百年份除以4,能整除,是闰年,不能整除,是平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一年中1、3、5、7、8、10、12是大月,共有7个大月,每个大月是31天;4、6、9、11是小月,共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是30天;还有一个特殊月2月,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
15.(1分)桌子50元一张,椅子30元一把,学校要要买25套桌椅,一共要花________。
【答案】2000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30+50)×25
=80×25
=2000(元)
故答案为:2000。
【分析】用加法计算一套桌椅的钱数,再乘买桌椅的套数即可求出一共要花的钱数。
16.(4分)填上“>”“<”或“=”。
185÷5________497÷7 728÷8________9×9
447÷3________745÷5 728÷8________276÷3
【答案】<;>;=;<
【解析】【解答】解:185÷5=37,497÷7=71,所以185÷5<497÷7;728÷8=91,9×9=81,所以728÷8>9×9;447÷3=149,745÷5=149,所以447÷3=745÷5;728÷8=91,276÷3=92,所以728÷8<276÷3。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计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17.(1分)4□×9<389,□里最大应填________。
【答案】3
【考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解析】【解答】因为389÷9=43……2,所以4□×9<389,□里最大应填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18.(10分)有两个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请在右边空位置上画出草图。
(2)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案】(1)解:如图:
(2)解:周长:4×4=16(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
【考点】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切拼
【解析】【分析】(1)把两个这样的长方形的长拼在一起就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2)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由此计算即可。
19.(5分)小华11:50放学后步行回家,12:05回到家,他平均每分钟走60米。
小华家离学校有多远? 【答案】解:12:05-11:50=15(分钟)
60×15=900(米)
【考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12:05-11:50=15(分钟),
60×15=900(米)。
答:小华家离学校有900米。
【分析】到家时间-放学时间=走路时间,走路时间15×走路速度60=走的路程900,走的路程就是小华家离学校的距离。
20.(5分)水果店运来7筐梨,每筐重35千克。
如果每5千克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答案】解:35×7=245(千克)245÷5=49(袋)
答:如果每5千克装一袋,可以装49袋。
【考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前两位不能除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梨的总质量,用每筐梨的质量×筐数=这些梨的总质量,然后用梨的总质量÷每袋的质量=可以装的袋数,据此列式解答.
21.(30分)笔算。
(1)35×28
(2)549÷9
(3)618÷6
(4)434÷9
(5)42×13
(6)18×65
【答案】(1)解:980
(2)解:61
(3)解:103
(4)解:48 (2)
(5)解:546
(6)解:1170
【解析】【解答】解:35×28=980
549÷9=61
618÷6=103
434÷9=48 (2)
42×13=546
18×65=117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一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22.(5分)
【答案】
【解析】【分析】估算是对参加计算的数值取其近似值,把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变成可以口算的简单计算,得到一个近似值。
如题:123估算为120,282估算为280,542估算为540,448估算为450,235估算为240,310估算为300,158估算为160,306估算为300,再进行口算。
23.(15分)涛涛跳远跳了2.1米,乐乐比涛涛少跳0.4米,明明比乐乐多跳0.7米。
(1)乐乐跳了多少米?
(2)明明跳了多少米?
(3)涛涛和明明比,谁跳得远?相差多少?
【答案】(1)解:2.1-0.4=1.7(米)
答:乐乐跳了1.7米。
(2)解:1.7+0.7=2.4(米)
答:明明跳了2.4米。
(3)解:2.4-2.1=0.3(米)
答:明明跳得远,相差0.3米。
【考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涛涛跳远跳了2.1米,乐乐比涛涛少跳0.4米”,用涛涛跳的米数-0.4=乐乐跳的米数,据此列式计算;(2)根据条件“明明比乐乐多跳0.7米”,用乐乐跳的米数+0.7=明明跳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3)要求涛涛和明明比,谁跳的远,比较两人跳的米数即可,然后用较大数-较小数=相差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
24.(5分)果农王爷爷家收苹果870千克,卖了250千克,剩下的装在两辆车上。
每辆车装多少千克?
【答案】(870-250)÷2=310(千克)
答:每辆车装310千克。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剩下的苹果质量,用王爷爷家收的苹果总质量-卖的苹果质量=剩下的苹果质量,然后用剩下的苹果质量÷2=每辆车装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5.(5分)手工小组的8位同学做了130朵红花和110朵黄花,平均每位同学做了多少朵花?
【答案】解:(130+110)÷8=30(朵)
答:平均每位同学做了30朵花。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前两位能除尽
【解析】【分析】平均每位同学做的花的朵数=花的总的朵数÷小组的人数,其中花的总的朵数=红花的朵数+黄花的朵数。
26.(5分)口算
42×20= 46×10= 70×30= 60×70=
13×20= 30×80= 33×30= 60×40=
【答案】840;460;2100 ;4200;260;2400;990;2400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42×20=840;46×10=460;70×30=2100;60×70=4200;
13×20=260;30×80=2400;33×30=990;60×40=2400
【分析】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计算0前面数字的乘积,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与两个因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