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云顶中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开门见山,直入课堂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了解苏轼写此文的背景,帮助
2分钟同学们,你们听过唐宋八大家吗?对了有韩愈等,其中的苏家三父子你对谁最了解
4、赏读课文,析文入境这篇小品文字约义丰首先表现在月色描写上。“庭下如积水空明
15分钟师:作者眼中为什么有如此美丽的景呢?别人怎么就不能发现这么美的景呢?你能
三、为什么要用教育技术?我
认为教育技术对新课程改革会 产生什么影响?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来讲,会让课堂变得生 动、有趣,又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面随之扩大。现代 教育技术会让新课改更加快速有效地实行下走。这是中国 教育的未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章节名称:记承天寺夜游
计划学时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是写苏轼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与好 友的一次赏月,从中展现作者微妙而又复杂的感情。 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现在可以在小组的力量下合作完成对古文的翻译,但是对于文章 的写法和作者感情的流露还不能独立完成。在有现在的学生对于感性内容的分析还不准确, 握作者的情感,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 作者苏轼的心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诵读文章,熟读成诵;抓住关键词句,引用相关资料,深入解 读文本。过程与方法:在吟读、译读、赏读、探读、背读中逐步体悟苏轼微妙复杂的感情。
二、我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 的情况如何?
三、为什么要用教育技术?我 认为教育技术对新课程改革会 产生什么影响?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我对教育技术及AECT’94的教育技术 概念的理解。
教育技术是教育工作者或组织者在学习知识、教学过程、 钻研中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一个 过程与评价。
东 辽 县 云 顶 中 学
孙 永 生
目 录
1、作品名称
2、作品中最出色的地方
3、作品中需要改进的进方
我 所 理 解 的 教 育 技 术
授 导 型 教 学 设 计
探 究 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实 施 计 划
东辽县云顶中学语文教师
目 录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我对教 育技术及AECT’94的教育技术 概念的理解。
师:哪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的情感。(“闲”)这个闲字是什么意思? 师:说一下你怎么认识苏轼清闲? 师:可以看出你爱动脑经。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课文里找出作者“闲”的痕迹呢?
师:没错,他闲而早睡,贬官的生活,“无案牍之劳形”。 师:闲而寻友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本入手进行赏析,并要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借助小组的力量,让 学生在分析句子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5、探读课文,知人论世。本文另一处字约义丰 体现在作者微妙的情感上。我主要是以课文的关键词“闲”为基准,引入课外的材料,帮 助学生来理解苏轼“闲”背后贬谪的落寞,赏月的欣喜和自我排遣的达观,体会作者微妙 的心境。8分钟师:闲”而乐月。“步于中庭”时,目光被满院月色所吸引,顿生错觉:月 “如积水空明”,何等清澈!再细看“积水”中还有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藻、荇交横” 呢!院中何来水草呢?抬头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皓月当空,这才醒悟:哪 是水草,分明是“竹柏影也”!至此,我们仿佛看到两人笑而同“乐”之状。连“竹柏影” 看得那 么仔细、那么清楚,可见两人之闲适,“闲”字又暗寓其中。 师:此处的闲真的只是清闲吗? 师引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每晚都有月亮,每处都有竹柏。月与竹柏可以理解为“ 美景”那么这个“闲”字还可以理解为?
过程: 1、通过学习《老王》这个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杨绛是如何关心老王的, 从而得出我们应该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 2、学生根据就近原则,采取分小组调查身边的弱势群体。 就近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家庭住址,把家与家之间距离近的分成一个小组, 这样便于他们在课后进行观察和调查。 3、学生在调查后要小组把调查结果统计到一起,来共同分析产生弱势的 原因。比如:产生的原因是自身的生理缺陷、家庭贫困、年龄等。 4、学生总结关爱的方法:经济上给予关怀和扶助、从政策上给以关怀和 扶助、从精神上给予关怀和扶助等等。 5、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关爱弱势群体的想法和意义。然后小组总结 出意义。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共享创造和谐、 社会呼唤人文关怀、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关注弱势群体是3、edudo/1008/103659.asp zhidao./question/330552729.html china/chinese/pinkun/1036529.htm news.163/10/0112/09/5SQMIMDH000120GR.htm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从朗读中品味本文的美:结构的灵动,月色的澄澈,情感的波澜,闲人的意味。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决措施:从学生的‘读’入手,通过吟读、译读、赏读、探读、背读,促进学生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1、 直接入题,走进苏轼。 2、 吟读、译读、赏读、探读、背读课文。 3、 精读选段,体味苏轼的闲人情怀。 4、 布置作业。 依据的理论:教师生动的导入,学生的熟读,学生的感悟。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 是为了让学习者在学习与实施时对有关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过 程。
二、我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
情况如何?
我现在在农村中学教语文,对于教育技术也明白一些,但是由于我们农村 的条件有限,我校只有一个电教室,所以我们很少能给学生上这样的课,只有在 讲公开课时,偶尔会用一用.说实话每当我要讲到名胜古迹或者人物时,让学 生去想象时,我真想有一个幻灯让学生一目了然。
学生主要从‘闲人’处的‘闲’字入手分析作者当时的心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作此文的最 目的。理解作者的心境。6、布置作业。作业要求。2分钟学生课下独力完成。进行课堂的巩
主题: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 适用年级:八年级以上 所属学科:语文 情境 | 任务 | 过程 | 资源 | 评估 情境: 总有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个个故事让我们隐隐作痛。 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 苦苦挣扎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爱。 任务: 1、搜寻身边的弱势群体。 2、查找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 3、关爱弱势群体的方法。 4、关爱弱势群体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