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说故事福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传说故事福字
来源
传说,春节贴“福”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
姜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来讨封。
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的老婆不高兴了,说:“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啥地方呀?”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
从此,贴“福”字便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
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云:“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后又讲到不论大家小户,都贴“春牌”。
这里讲的“春牌”,就是在朱红纸上写的“福”字。
民间还有把“福”字倒贴于门上的习俗,以取“福到家门”之意。
“福”字倒贴据说源于清代
每到春节,皇帝都要亲书“福”字,颁赐后妃、近侍与王公大臣,以示皇帝的恩宠。
皇上书字前,奏事处要拟好一封受赐人的名笺呈上,由皇帝朱笔圈定后,将受赐人召入。
这时,皇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升座。
懋勤殿太临将御案、笔、墨备齐,受赐人跪在御案前,皇帝这才“亲挥宸翰,书福龙笺”。
有一年正值春节除夕,恭亲王府的大门上竟将“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那个目不识丁的贴字人。
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福真的到了!吉语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
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福晋听罢,转怒为喜,遂赏管家和那个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
五福都是指的什么,有敬业福吗?
人间最美好的福愿里向来有五福(福、禄、寿、喜、财)临门的说法,且“五福”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最早的具体阐释。
至于后来演化为“福、禄、寿、喜、财”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