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流性食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与参考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对两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内窥镜、动态喉镜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窥镜、动态喉镜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1752(2014)12-0173-0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气道、咽喉等食管周围组织均可
受到损伤,引起反酸、烧灼感及慢性咳嗽等症状[1]。

反流性食管炎是导致不明原
因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在慢性咳嗽的发生中占20%-41%,而食管炎引起的慢性
咳嗽在临床常被忽视,常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为对
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近年
来收治的90例本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慢性咳
嗽患者,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1.36±5.22)岁,病程
7周-4年,咳嗽中位时间(6.31±0.2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
4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胃镜检查显示存在胃食管反流,伴随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烧
灼感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少痰或无痰,至少连续咳嗽
8周,X线及肺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均正常。

排除标准: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
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鼻窦炎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告知其疾病的诱发因素,戒烟戒酒、抗胆碱能、
非甾体类药物,术前4h禁食,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生产公司:江苏济川制
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20)治疗,每次20mg,每天2次;莫沙比利(生产
公司: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治疗,每次5mg,每天
3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苏黄止咳胶囊(生产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
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3075)治疗,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
连续治疗2周。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咽炎症状对临床效果进行划分。

痊愈: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消失,体
征正常;显效: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基本正常;有效:咳嗽程度减轻,次数相较治疗前减少90%左右;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2]。

喉镜、内窥镜检查判定:显效:病灶完全愈合;有效:病灶有所改善;无效:病灶无改善甚至扩大,伴随新的并发症。

1.5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
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治疗总
有效率为71.1%,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表一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
观察组 45 10(22.2%)12(26.7%) 19(42.2%) 4(8.9%) 41(91.1%)
参考组 45 6(13.3%) 9(20%) 17(37.8%) 13(28.9%) 32(71.1%)
2.2观察组喉镜、内窥镜检查显效17例(37.8%),有效23例(51.1%),无效5
例(11.1%),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参考组喉镜、内窥镜检查显效13例(28.9%),有效19例(42.2%),无效13例(28.9%),治疗总有效率为71.1%,组间比较有统计
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除了可引起气道、咽喉等食管外的组织损害外,同时可引起哮喘、咳嗽等症状,在治疗中若不针对病因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治愈难度较大。


分患者常常伴随明显的咳嗽,而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导致临床医生常见其与为支
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合并症混淆,耽搁治疗。

根据反流性胃管炎引起的慢性咳
嗽的发病机制,临床主要给予恢复正常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抑制反流物刺激等,进而促进病灶的愈合。

然而西药治疗存在较大的刺激性,同时毒副作用较大,同时难以彻底治愈本病。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治疗能够实现标
本兼治,苏黄止咳胶囊主要成分为麻黄、地龙、紫苏叶、蜜枇杷叶、炒紫苏子、
蝉蜕、前胡等,药物具有止咳利咽、疏风宣肺的功效,在治疗由肺气失宣引起的
咽痒、咳嗽等症状时,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喉镜、内
窥镜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胃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病灶愈合。

参考文献
[1]孔灵菲,李芹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哮喘杂
志,2010,4(4):312-31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
呼吸杂志,2009,32(8):407-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