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经济跨度及覆土厚度 3、无梁楼盖的经济跨度及覆土厚度 4、综合比较两种楼盖形式得出结论内力计算结 果比较配来自计算结果比较施工图配筋比较
两种算法比较得出结论
1. 两种计算方法在内力和配筋计算结果上相差不 大,而后者相对经济
2.在考虑裂缝宽度后的施工图前者更加合理,后者 在配筋形式上有明显的错误
1、假设一个工程,做比较的平台
F 建立一个比较典型的柱网,水平向4x8.4m,垂直 向3x6.6m.
F 混凝土的结构环境类别为2a,结构构件的最大抗 裂缝宽度为0.2mm.
F 楼盖采用C30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3级,楼 面的覆土厚度为0.9m.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梁板式楼盖的计算方法的确定 2、梁板式楼盖合理的平面布置形式
8.4m跨度+1.8m覆土厚度无梁楼盖计算
计算结果讨论
1.从计算结果看,1.8m的覆土下无梁楼盖的强度充分 发挥,钢筋用量增加23%,负荷增加100%.和梁板式 的楼盖相比钢筋用量节约12%,负荷增加50%.由此 可见无梁楼盖的经济性很高.
2.同样我们也发现无梁楼盖对边界的要求很高,(我在 SLAB中设置边支座的约束为简支,目的是在于外墙 对楼板无法形成完全固端,因此按简支计算一种极限 状态下的内力)其薄弱部位在于边单元的内支座和跨 中.如果边界约束的条件越好,无梁楼盖的经济性就越 好.
(一) 从计算结果看主梁截面采用400x1100比较合 理,布置方式2的计算配筋比方式1小,但因为楼盖配 筋量是由抗裂缝宽度控制,两者实际用钢量相同.
(二) 方式2配筋形式不合理,300x900的连续梁受力 过大.不能体现主梁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作用.方法1 相对配筋较均匀,因此采用方式1在其后比较.
综合比较两种楼盖的结论
下表为楼盖用钢量综合比较表格
结论
1.梁板式楼盖建议采用6m的柱网跨度,覆土厚度可做到1.5m. 2.无梁楼盖在采用III级钢,柱网跨度可做到8.4m,覆土厚度可做到1.8m,具有比
较高的经济性,但要注意边界条件.
2.在建筑地下室车位布置时,如果是总长度84m的地 下室,8.4m的柱网可排30辆车,6m的柱网可排28辆,在 车位经济性要求不高的时候应该可考虑采用6m的柱 网,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6m柱网和1.5m覆土的工况下 的用钢量.
6m柱网+1.5m覆土梁板式楼盖
计算结果讨论
1.虽然配筋还是抗裂缝宽度控制,但构件强度的利用率比较理想. 2.主梁的截面为400x800,对地下室的高度可控制,配筋的形式比较的合理. 3.比8.4m跨度楼板的用钢量增加4%,负荷增加67%,经济效果明显. 4.梁板式楼盖的经济跨度为6m,其相应的经济覆土高度为1.5m.
3.通过配筋量说明主梁400X900不满足设计要求, 在后续比较中将加大;同时也说明地下室层高将要 增加,并引出许多变化.
4.结论是可采用算法1在后面计算中应用
二.梁板式合理的平面布置形式
梁截面内力计算 结果比较
梁计算配筋结果比较
考虑抗裂缝宽度后的实际配筋图
两种梁平面布置形式比较的结论
无梁楼盖部分计算比较步骤
1) 8.4m跨度下在0.9m覆土和1.8m覆土下的数据比较 2)针对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在用钢量上的横向和竖向的比较. 3)得出无梁楼盖得经济跨度和覆土厚度数据
8.4m跨+0.9m覆土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计算结果讨论
1.经计算无梁楼盖的配筋在0.9m覆土条件下时以抗裂缝宽 度控制.因此可考虑进一步加高覆土厚度.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 济性的比较
内容
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图设计中经常有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 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和讨论,现就该问题做仅限于楼盖部分 的比较,不涉及墙柱基础等变化的因素.比较的条件是在同样 的工况和环境下进行,其最终的目的是找到两种不同的楼盖 形式合理的跨度和负荷,即本文所述的经济跨度和经济覆土 厚度.
2.和8.4m的有梁式楼盖比,在用钢量节约14%.并且地下室 净高控制有优势.
3.无梁楼盖的抗裂缝宽度计算的讨论,我采用<<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的8.1.2条,因为我认为无梁楼盖的受弯特征 很明显,并且弯矩在柱上板带集中,完全可用等代梁的方法 来演算抗裂缝宽度,同时计算时留一定余量(例如按0.15mm 来控制).
(三)从前面数据可以发现抗裂缝宽度实际配筋量是 强度计算配筋量的2倍左右,说明0.9M的覆土是不经 济的,没有充分发挥楼盖的强度.因此我们要计算在该 跨度下的经济覆土厚度.
在覆土厚度1.2m工况下的楼盖平面布置
计算结果讨论
1.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利用率和抗裂缝宽度的高配筋 量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配筋量增加20%,负荷增加 33%的结果差强人意,只是构件的截面尺寸没有增加 则可避免新增加的问题,但施工图中的配筋形式说明 楼板负荷已经到了极限.这都说明了一点:8.4M不是 梁板式楼盖的经济跨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