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和运河》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胜,激发“赏奇”之心。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师播放一组图片,教师边放边介绍:这是黄山的飞来石;这是杭州的一线天;这是大渡河上的沪定桥;这是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这是秀丽多姿的云南石林。
)师:同学们,刚才这一组图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太美了”。
)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些景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奇迹”,它们有的是大自然的杰作,有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了解感受祖先创造的两个奇迹。
师:(板书:奇迹。
微笑地)谁会读这个词语?
生:(大声地)奇迹。
师:很好,哪位同学懂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1: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生2: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到了。
……
师:(点点头)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这个词语有关。
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长城和运河
师:(竖大拇指)非常好!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生:长城和运河应该就是“奇迹”吧?
师:是的,这是两大奇迹,再读读看。
生:长城和运河。
师:(声音略高)这两大奇迹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呢!再试着读读。
生:长城和运河!
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了解感受祖先创造的两大奇迹。
【课伊始,教师以“奇迹”入手,理解奇迹的意思,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城和运河的独特魅力,激活了已有的情感储备,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
二、听读自觉,扫清“赏奇”障碍。
师: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好吗?
生:好。
师:(配乐范读课文)这篇课文很美吧?想读读吗?
(生点点头)
师:要想读好课文,可一定要先将生字词解决好。
大家先试一试。
谁帮我读一下自学要求?
生读。
师:大家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开始吧!
(生自学)
师:课文中的生字都已经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屏幕依次出现生字)
生:驾、篇、朽、折、蜿、蜒、谱、族、绸、创。
师:真不错。
这些生字大家是怎么记住的呢?
生1:“驾”是形声字,“加”是音,下面的“马”,表示过去的交通工具。
师:你的方法不错。
生2:要将“驾”和“笔架”的“架”区分开。
师:很好。
生3:“蜒”的右边特别要注意,是“延”,是“蜒”的音,不能写成“廷”。
师:你的提醒很重要。
生……
师:同学们真是动足了脑筋,相信大家会越来越灵活的。
我们不但要记住这些字,还要写好这些,请大家把习字册拿出来,练一练。
(生练习描红)
……
【本学段,正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检查阅读的过程中有重点地教学字的音、形、意。
在生字教学时,我尊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采取会认、会写、会用、分进合击的理念,在相互不受干扰,又能促进四者的相互作用下,我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下,通过组词、造句去理解生字,使其加深、拓展字义的理解。
因此,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悟、去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提高他们的能力。
】
师:好的,认识了生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就更容易学了。
谁来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领读)
师:真像个小老师,读词语也要注意节奏,大家再齐读一遍吧。
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你能读好吗?
生:连续起伏、曲折蜿蜒。
师:这两个词在文中哪句话里?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和生2分别读)
师:这两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连绵起伏的意思就是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师:你预习得很充分,就是这个意思。
师:(播放空中拍摄的群山和蜿蜒的河流、盘山公路、长城等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
生:大海里的波浪有起伏。
师:是的,这叫“波浪起伏”。
生:现在田野里麦子成熟了,微风一起,也有起伏。
师:你很注意观察生活,这叫“麦浪起伏”。
生:我经常看到“跌宕起伏”这个词语。
师:是有这个词,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的变化。
你很注意积累,真棒!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连绵起伏”一词中又积累了不少内容,
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积累词语,这叫举一反三,这是学习的窍门。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积累的词语吧。
生: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跌宕起伏。
师:文中还有一个句子跟这句句式差不多,也是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
生: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师:很好,看这个词语(红色标出),读一读。
生:银光闪闪。
师:从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闪啊闪的?
生:我仿佛看到运河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像钻石一样的光芒,美丽动人。
师:说得真好,再读一读,这是个什么样式的词语?
生:银光闪闪,这是ABCC式。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生:生机勃勃、得意洋洋、兴致勃勃
……
师:我们再把所有的生字词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整理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
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
】
三、美读课文,引领“赏奇”情感。
师:掌握了生字词,读起课文来更有感觉了,也会有新的收获,请大家再读课文。
(生自由读)
师:好,我现在想请两位同学将课文的两小节读一读。
(生1读第一小节。
)
师:读得怎么样?
生1:抑扬顿挫,真好听。
生2: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棒。
师:这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小节主要介绍了长城。
师:是的,谁来读第二小节?
(生2读第二小节)
师:这位读得怎么样?
生1:我仿佛看到美丽的运河就在我眼前飘。
师:嗯,读得很有感染力。
这一小节介绍的是——?
生:运河!
师:大家能看到别人朗读的优点,真是特别棒,愿意一起来读一读吗?
生:愿意!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的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真高兴。
还想再听一遍,愿意再读给我听吗?
生:愿意!
师:行,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好吗?
生:好!
(男女生分读两小节)
师: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那么为什么长城和运河被称为“奇迹”呢?这两大奇迹里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或是魅力呢?请同学们课后多找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对句子中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四、熟读课文,预备“赏奇”历程。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的作业有如下三项,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1.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写习字册。
3.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了解或者网上查阅有关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师:完成好今天的作业会为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本课作业兼顾巩固与拓展两方面。
巩固是为了夯实双基,拓展是为了丰富学生积累,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