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实、精、活”教数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实、精、活”教数学
"风格即人"文如其人,课也如其人。

风趣幽默、为人厚道、做事力求精益求精,是大家对我的普遍印象,"严谨而不失风趣,朴实而不失灵动"又是同行们对我的数学教学的一致评价。

从教二十六年来,我在学校发展的轨道上坚持不懈,日渐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着孩子们快乐地学、自主地思、活泼地发展,逐渐形成了"趣、实、精、活"的4
字教学特色。

一、"趣"——新课导入妙趣横生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行为的内在动机,一位老师的授课技巧就应该能调动他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潜移默化地营造教与学的环境。

老师们觉
得要使学生完全掌握数学,首先就应该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他们对于每节课的内容导入教学中,或营造环境、或引发趣味,或直观操练、加深认识,或基础训练、以老带新,或生动演绎、寓教于乐。

在教一年级上册的《用不同标准分类》时,我就很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课件把学生们带到了"超市","超市"的"商品摆放规律"问
题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瞪大双眼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自主
交流;又如:在教一年级的下册《用数学》时,我把课本中所提供的素
材制作成了生动有趣的投影,把课本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了丰富多彩的
生活情景。

变"静"为"动"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
了许多与数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了有关的问题。

妙趣横生的新课程引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兴趣,也激发了孩子寻
求欲,让孩子遇到新颖的知识点,就能够积极探索其实际背景,并主动
的投身到新难题的发现和化解工作中去。

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所掌握的
知识,比老师教授给孩子们的要丰富得多、坚实得多。

二、"实"——新知教学扎实有效。

我的新知教学,充分运用迁移法则。

新认识对于我们固有的认知结
构的利用,有二个基本方式:一是同化;二是顺应。

并指出:了解学生自
身的知识架构,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寻找到知识的培养点,合理利
用旧有知识来掌握是课堂上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稍繁杂的数学"一课,我先让他们由重复"列微分方程解答简单应用题"唤醒原有认知,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并指出"用方程解问题关键是要研究题
中的比例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旧方式"完成转移,注重针对
怎样研究题中的比例问题加以学习,很好地反映了"转化"的教学思路。

扎实高效的新课教学,让孩子们不但掌握了基本知识,增强了创新
能力,更累积了数学活动的实践经验,从而启迪了数学的新思维方式。

三、"精"——练习设计精益求精。

我的练习设计讲究精益求精。

我的训练设计的目的性、典型性、
针对性、层次感、多样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训练的全面效果;在训
练的时限设置上从易到难,循序逐步;在对学习成绩的处理中,进行了
反馈评价,并让学习者从评论中获得启发。

在人教一年级下册的《用
数学》中,学习者就已确定了"要想指出并解答某个数学问题起码要找
到二条与之有关的数学信息",能初步独立解题了,这时我适当给出了
不用什么说明的"兔子吃草图",以指导学习者阅读并收集有用的数学
学资料、识别问题、提出疑问和解答。

学生们一下子就活跃了,提问
并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左边有七只兔子,右边有八只兔子,总共有几个
兔子?"我用7+8=15只;有九只白兔子,6只灰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我用9+6=15只;总共有十五只兔子,左边有七只兔子,右边有几个?""
我用15-7=8只;一共有十五只兔子,有九只白兔子,灰兔子有几只?""
我用15-9=6只"我的练习设计之"精",既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
的目的,也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活"——全课结束活力不减。

如果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时只是他课堂成果的一零点五,那么,画
龙点睛的结尾就将使这一成果更加巩固。

在上一年的下册《用数学》一课时,我是这么写的:今天这是一节课,小朋友们都特别能干,透过情景图画,找到了不少的数字资料,而且还会针对这种资料找出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难题,最后还会全部解答,真不平凡呀!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思维活泼,每出现一个难题,多问一些什么,个个都是智慧的宝宝呀!有指导性也有积极性。

新课引入的妙趣横生,新知学习的扎实高效,习题布置的精益求精,全课结束的热情不减,使孩子们愉快地、积极地学会了数学、学活数
学是我的教学追求。

"趣、实、精、活"的数学,老师们正以数学的思
维方式浸润着孩子们的心智中,与孩子们共同愉快的演绎着思维的韵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