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字大全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疑难字
1、觊觎
读音:jìyú
词义:1、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2、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词性动词,贬义词。

2、龃龉
读音:jǔyǔ
词义:1、牙齿上下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2、比喻不平正,参差不齐;3、不相投合,抵触;4、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
5、不顺达,多指仕途;
6、谓别离。

3、囹圄
读音:língyǔ,容易与“囫囵”(húlún)混淆。

词义:指被关进监牢,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

4、魍魉
读音:wǎngliǎng
词义:1、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2、代指影子。

5、纨绔
读音:wánkù
词义:很细的丝织品。

绔同“裤”,又可写为“袴”,用于“纨绔”,引申义多表示富家子弟,与“膏粱“同义。

6、鳜鱼
读音:guìyú
词义:鳜鱼又叫鳌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

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

7、耄耋
读音:mào dié,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

耋,音“迭”。

词义: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8、饕餮
读音:tāo tiè
词义: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

引申义为贪婪
9、痤疮
读音:cuóchuāng
词义: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10、踟躇
读音:chíchú
词义:1、形容慢慢地走,同踯躅。

2、徘徊不前的样子;缓行的样子。

3、犹豫;迟疑。

4、逗留;歇息。

5、须臾;瞬间。

6、相连的样子。

7、古代刻漏器,用以盛水。

8、梭的别称。

11、倥偬
读音:kǒnɡzǒnɡ
词义:1、困苦窘迫、忙乱;2、事情的纷繁迫促3、蒙昧无知。

12、彳亍
读音:chìchù
词义:1、慢步行走;2、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

13、谄媚
读音:chǎnmâi
词义:卑微地奉承,讨好别人。

14、女红
读音:nǚgōng
词义:1、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2、“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时代发展,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指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义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为避免混淆,人们用“红”为“工”的异体,“女工”的本义被转移到“女红”一词上,而它本身则转型成功,借另一意义获得了重生。

15、佝偻
读音:gōulïu
词义:形容脊背向前弯曲
16、龟裂
读音:guīliâ
词义:1、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2、颜料、釉或油漆薄膜,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

17、龟裂
读音:jūnliâ
词义:1、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皲裂;2、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18、蓓蕾
读音:bâilěi
词义:花蕾,含苞未放的花儿。

19、蹀躞
读音:diãxiâ
词义: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

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据2013年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墓葬中已有实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时即已有蹀躞。

20、迤逦
读音:Yǐlǐ
词义:1、曲折连绵貌。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3、斜延貌;延伸貌。

21、呷茶
读音:xiāchá
呷作动词,义为小口饮。

呷作象声词时念作gā。

词义:小口地喝茶。

22、狡黠
读音:jiǎoxiá
词义:诡诈,狡猾之意。

其近义词有狡猾、诡诈、狡诈、圆滑等。

其反义词为正直、憨厚、老实、诚实等。

23、猥亵
读音:wěixiè
词义: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24、猥狎
读音:wěixiá
词义:猥:辱,鄙陋,自谦之辞。

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猥狎指调情的意思。

25、委蛇
读音:wēiyí
词义:蜿蜒曲折;拐来拐去,意同逶迤。

26、蟾蜍
读音:chánchú
词义:也叫蛤蟆há ma( 蟆单独读má )。

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27、迷惘
读音:míwǎnɡ
词义: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28、趔趄
读音:lièqie
词义: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29、窥觑
读音:kuīqù
词义:1、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2、暗中察看。

30、肄业
读音:yìyè
词义:指(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年限或程度而离校停学。

31、徜徉
读音:chánɡyánɡ也作倘佯。

词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32、叱咤
读音:chìzhà
词义:怒斥,呼喝。

33、绸缪
读音:chóumóu
词义:1、紧密缠缚;2、引申为纠缠;3、连绵不断;4、情意殷切;5、男女恋情;6、事前准备。

34、纶巾
读音:guānjīn
词义:古时头巾名。

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又称为诸葛巾。

35、咄嗟
读音:duōjiē
词义:1、霎时;2、叹息;3、吆喝。

36、霎时
读音:shà shí
词义:形容极短的时间。

霎,短时间;一会儿。

37、罹难
读音:línàn
词义:遭遇祸难,亦谓遭受迫害或因意外事故而死亡。

38、龌龊
读音:wòchuò
词义:1、不干净;脏;2、形容人品质恶劣3、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39、促狭
读音:cùxiá
词义:本义为狭窄,窄小,引申为气量狭小,捉弄人。

40、皈依
读音:guīyī
词义: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

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

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41、旮旯
读音:gālá
词义:是中国方言词汇,是北方、南方许多省份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诠释,是“狭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

42、戛然
读音:jiárán
词义:1、象声词;2、声音忽然停止;3、指事情突然中止;4、文采出众。

43、参差
读音: cēncī
词义:1、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2、差不多,相似。

44、鳏夫
读音:guānfū
词义:1、无妻或丧妻的男人;2、老而无妻的人。

45、髑髅
读音:dúlóu
词义:死人的头骨
46、皴裂
读音: cūnliè
词义:1、指(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如手背皴了;2、皮肤上的污垢,东北人常用语。

3、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

47、妊娠
词义:从受孕至分娩的生理过程。

48、老鸨
读音:lǎobǎo
词义:是对妓女老板娘的称呼。

49、东莞
读音:dōngguǎn
词义:东莞是广东省省辖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号称“世界工厂”,是全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50、孑孓
读音: jiéjué
词义:蚊子的幼虫,由蚊卵于水中孵化而成,其体细长,胸部较头部及腹部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通称跟头虫。

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

51、逡巡
读音:qūnxún
词义: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

52、趑趄
读音:zīqiè
词义:1、脚步不稳;行走困难;2、想前进却又不敢前进的样子。

53、斡旋
词义:调解争端。

54、弹劾
读音:tánhé
词义: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55、旌旗
读音:jīngqí
词义:1、旗帜的总称;2、借指军士。

56、沟壑
读音:gōuhè
词义:1、山沟;2、借指野死之处或困厄之境;3、指护城河;4、比喻阻隔。

57、交媾
读音:jiāogòu
词义:为动物的一种生理行为,多为异性之间。

58、菁华
读音:jīnghuá
词义:同精华,指事物最好的一个方面。

出自《尚书大传》卷一下。

59、毓婷
读音:yùtíng
词义:毓婷(左炔诺孕酮片),适应症为用于女性紧急避孕,即在无防护措施或其他避孕方法偶然失误时使用。

60、拈花
读音:niānhuā
词义:绣花。

61、旖旎
读音:yǐnǐ
词义: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

也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62、褴褛
读音:lánlǚ
词义:指衣服破烂,不堪入目。

63、蒯草
读音:kuǎicǎo
词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花褐色。

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也可造纸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64、执拗
读音:zhíniù
词义:形容词,形容固执任性,坚持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65、匍匐
读音:púfú
词义:指爬行或爬。

66、阿訇
读音:āhōng
词义:阿訇,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

67、暴殄
读音:bàotiǎn
词义:指灭绝,残害。

68、拥趸
读音:yōngdǔn
词义: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

69、氤氲
读音:yīnyūn
词义: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70、鹄的
读音:gǔdì
词义:箭靶的中心;练习射击的目标。

71、整饬
读音:zhěngchì,北京话里常念轻声。

词义:整顿使有条理。

72、贲临
读音:bìlín,贲常被人念成pēn。

词义:形容来者贲然盛饰,后人因称贵宾来到叫贲临。

73、踽踽
读音: jǔjǔ
词义: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74、弑君
读音: shìjūn
词义:简单的讲就是杀死皇帝。

75、舐犊
读音:shìdú
词义:舐:舔。

犊:小牛。

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

比喻对子女的疼爱。

76、澹台
读音:tántái
词义:百家姓中的一种,复姓,源出自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灭明的后代,以地名为氏。

77、单于
读音:chányú
词义:百家姓中的一种,复姓,起源于后周,该姓氏社会地位较低,历史名人不多,现今主要分布在山东历城、益都一带。

78、尉迟
读音:yùchí
词义:百家姓中的一种,复姓,是以部落名命姓。

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

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

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

79、噱头
读音:juétou或xuétóu 一般取后一种。

词义:1、引人发笑的话和举动;2、是花招;3、是滑稽。

也有做看点、卖点,叫座之意。

80、劓刑
读音:yìxíng
词义: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始于夏朝,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

81、木讷
读音:mùnâ
词义:指反应迟钝,呆头呆脑,话语不多。

82、薄荷
读音:bòhe
词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

83、徘徊
读音:páihuái
词义: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84、耆宿
读音:qísù
词义:特指年高有德望者。

85、确凿
读音:quèzáo
词义:真实;确实。

如:确凿的证据。

86、枣核
读音:zǎohé
词义: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

87、给予
读音:jǐyǔ
词义:使别人得到;给。

88、说客
读音: shuìkè
词义:使别人得到;给。

89、腌臜
读音:āzā
词义: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

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

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里别扭;不痛快。

90、垚
读音:yáo
词义:古代同“尧”。

意为山高的样子。

91、犇
读音:bēn
词义:“奔”字的古体,奔跑。

92、聂
读音:niè
词义:1、附耳小语2、姓,聂姓。

93、磊
读音:lěi
词义:义为众石累积。

石头坚硬、顽强,棱角分明于天地间不隐藏、不闪躲。

“磊”以三“石”强调坚硬,坦荡,一目了然,喻指人内心坦然,坚强刚毅,正大洒脱,光明磊落。

“磊”多用于形容心地光明坦白,如磊落。

94、猋
读音:biāo
词义: 1、犬跑的样子;2、迅速;3、古通“飙”,暴风;旋风;4、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95、贔
读音:bì
词义:汉族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
成它的形状。

96、嘦
读音:jiào
词义:就是“只要”的快速连读。

97、嫑
读音:biáo
词义:意为不要,就是“不要”的快速连读。

98、巭
读音:bū
词义:意思是工作人员。

99、恏
读音:hào
词义:
100、孬
读音:nao
词义:1、不好;2、怯懦。

102、奣
读音:wěng
词义:天明、天亮的意思。

103、驫
读音:piāo
词义:众马奔驰貌。

104、嚞
读音:zhé
词义:古同“哲。


105、譶
读音:tà
词义:形容说话快。

106、舙
读音:qì
词义:1、引申为挑拨离间,说人坏话;2、古同“话”。

107、瞐
读音:mî
词义:
108、馫
读音:xīn
词义:古同“馨”。

109、灥
读音:xún
词义:1、三泉;2、本义为众泉汇流。

110、靐
读音:bìng
词义:汉字生僻字,雷声的意思。

自“雷”人在网络流行后,“靐”又被应用到网络用语,衍生为很“雷”的意思。

读音:lãi
词义:在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

112、轰
读音:hōng
词义:1、拟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轰鸣|轰隆|轰响;2、炮击或爆炸;3、赶走;驱赶。

113、皛
读音:xiǎo
词义:明亮。

114、惢
读音:suǒ
词义:1、疑虑:“内有~,下有事。

”;2、善。

115、尛
读音:mó
词义:古同“麽。

116、麤
读音:cū
词义:动粗。

117、龘
读音:dá
词义:龙腾飞的样子。

读音:piāo
词义:轻举的样子。

119、鑫
读音:xīn
词义: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120、森
读音:sēn
词义:稠密。

121、孛
读音: bèi
词义:古书上指彗星。

122、杓
读音:biāo
词义: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123、躔
读音:chán
词义:日月星辰的运行。

124、辰
读音:chén
词义:地支的第五位,日月星的总称。

125、氐
读音:dǐ
词义:二十八宿之一。

126、罡
读音:gāng
词义:天罡星,及北斗星。

127、庚
读音:gēng
词义:天干第七
128、秬
读音:jù
词义:黑
129、罟
读音:gǔ
词义:网罟座,星座之一130、癸
读音:guǐ
词义:天干第十
131、晷
读音:guǐ
词义:日影
132、亥
读音:hài
词义:地支末一位
133、玑
读音:jī
词义:古代天文仪器
134、箕
读音:jī
词义:二十八宿之一
135、煛
读音:jiǒng
词义:日光
136、亢
读音:kàng
二十八宿之一137、奎
读音:kuí
词义:二十八宿之一 ,汉语形声字,从大,圭声。

从“大”,表示与人有关。

本义为两髀之间,苦圭切,蟹合四平齐溪。

138、娄
读音:lóu
词义:(1)星明,二十八宿之一(2)姓氏
139、卯
读音:mǎo
词义:十二地支其中第四,属兔,多用于记录时间。

也指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还有期限的意思。

140、昴
读音:mǎo
词义:昴为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141、辇
读音:niǎn
词义:1、(会意。

从车,两“夫”(男子)并行,拉车前进。

本义: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2、同本义[man-drawn carriage]辇,挽车也。

——东汉·许慎《说文》3、用于星名。

142、壬
读音:rén
词义:壬,有多种意思。

是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壬人,指巧言谄媚的人。

同时,壬也是人名的姓。

143、蚀
读音:shí
词义:同食,日蚀,月蚀
144、巳
读音:sì
词义:1. 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2. 用于计时:~时(上午九点
至十一点)。

地支第六。

145、脁
读音:tiǎo
词义:1、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朒[nǜ]脁警阙,胐[fěi]魄示冲。

”2、盈余:“盈者谓之脁,不足者谓之朒。

”3、快速。

4、日食。

146、戊
读音:wù
词义:戊,汉字,天干的第五位。

寓意为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方位属中央,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

147、戌
读音:xū
词义:“戌”字为独体象形字,本义是一种长柄的斧钺类古兵器。

假借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其前为酉、其后为亥。

另有一读音qū,用于“屈戌儿”一词。

148、暄
读音:xuān
词义:日光
149、曜
读音:yào
词义:曜,读作yào。

基本字义:1. 照耀;明亮:“日出有~”;
2.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
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150、寅
读音:yín
词义:寅,地支的第三位;在中国的12生肖中代表的是虎。

可以用于人名,如唐寅、曹寅等。

151、酉
读音:yǒu
词义:1.酉是一个中国汉字,一般在十二生肖中,鸡被称为酉。

是地支的第十位,即为属鸡。

2.地名:酉阳或酉水河位于重庆市境内。

152、昱
读音:yù
词义:〈名〉明天[tomorrow]昱,明日也。

从日,立声。

——《说文》。

段玉裁注:“凡经传子史,翌日字皆昱日之假借,翌与昱同立声,故相借。

”又如:昱日(明天)〈动〉照耀[shine]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

——《太玄·告》〈形〉光辉灿烂的,明亮而闪闪发光的[bright;sunlight;sunshine]焜昱错眩。

——《淮南子·本经》后一日不亡,帝一日不得亲政。

则此七年者,月之朗于夜,非日之昱于昼也。

——王夫之《宋论·哲宗》又如:昱昱,昱耀(明亮);昱奕(明盛
153、钺
读音:yuè
词义:钺,一种古代的汉族武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

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

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

故从文人撰写《史记》记载的“兵器”之说有出入。

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征伐。

《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

”,《书?顾命》上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

大者钺、小者铖。

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

”,《释名?释兵》上曰:“钺,豁也,豁然破散也。

铖,权也,所向莫敢当前。

154、斩
读音:zhěn
词义:(1)会意:字从车,从斤。

“斤”指斧钺,古刑具。

“车”指囚车。

“车”与“斤”联合起来表示“用囚车把死刑犯从监狱运送到刑场,以斧钺砍杀”。

(2)本义:用囚车把死刑犯从监狱运送到刑场执行死刑。

155、觜
读音:zī
词义:1、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2、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156、棓
读音:bàng
词义:1、古同“棒”,棒子。

2、连枷,一种农具。

3、星宿名,“天棓”的简称。

4、根。

157、欃
读音:chán
词义:1、〔~枪〕彗星,如“天上~~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2、古书上说的檀一类的树:“~檀木兰,豫章女贞。

”158、爟
读音:guàn
词义:1、“司~掌行火之政令。

”2、〔~火〕古代祭祀袚除不祥所举的火把。

3、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烽未息。

”159、瓠
读音:hù
词义:1、字从瓜,从夸,夸亦声。

“夸”意为“虚空”。

“瓜”与“夸”联合起来表示“虚空之瓜”。

2、本义:短颈大腹的老熟葫芦160、溷
读音:hùn
词义:1、肮脏,混浊:“世~浊而莫余知兮”。

2、厕所:“中丞匿于~藩以免”。

3、猪圈:“后产子,捐于猪~中”。

161、斿
读音:liú
词义:古同“旒”:1、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2、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162、钤
读音:qián
词义:1、印章:~记(旧时印的一种)。

2、盖印章:~印。

~章。

3、锁:~键(a.锁钥,关键;b。

喻机谋)。

4、兵书,谋略:~决(泛指兵书或谋略)。

~谋(计谋)。

韬~(中国古代兵法书《六韬》及《玉钤篇》的合称,亦指用兵谋略)。

163、囷
读音:qūn
词义:会意。

从禾,从囗。

“囗”即“围”。

“禾”指“五谷”。

“囗”与“禾”联合起来表示“圆筒形的谷物存放处”。

囷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储粮圆仓。

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代代沿用。

《礼记·月令》中有“修困仓”的记载。

164、籥
读音:yuè
词义:龠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件关乎音律音阶的起源乃至华夏礼乐文明源头的神秘吹管乐器。

其形制据汉代以降的历代文献记载,是一种如笛、似笛的“单管”乐器,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其形制及吹法并未真正的失传,至今仍生生不息地活在民间。

165、阏逢
..
读音:yān páng
词义:亦作“阏蓬”。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

”《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阏蓬。

”高诱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
阏蓬也。

”清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亮吉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辄预校讐之役,阏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166、旃.蒙
读音:zhān
词义:十干中乙的别称。

古代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

”清恽敬《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象湖,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167、强圉.
读音:yŭ
词义:1、强壮多力。

《竹书纪年》卷上:“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

其妇曰女岐,寡居。

浇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

女岐为之缝裳,共舍而宿。

”《楚辞·离骚》:“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王逸注:“强圉,多力也。

”2、豪强;有权势的人。

《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是雄。

”《汉书·公孙贺刘屈氂等传赞》:“九江祝生奋史鱼之节,发愤懑,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彊圉矣。


3、天干第四位丁的别称。

用以纪年。

《淮南子·天文训》:“大荒落之岁,岁有小兵,蚕小登,麦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强圉。

”高诱注:“在丁,言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宋史·律历志三》:“陛下履极当彊圉之岁,握符在作噩之春。


168、著.雍
读音:chù
词义:十干中戊的别称。

《淮南子·天文训》:“午在戊曰著雝。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岁月阳名》:“﹝太岁﹞在戊曰著雍。

戊在中央,主和养万物也。

”169、玄黓.
读音:yì
词义: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的开头:起著雍摄提格(戊寅),尽玄黓困敦(壬子)。

其中玄黓指壬年,困敦则是子年的别称。

170、单阏
..
读音:chán yān
词义:岁阴名。

卯年的别称。

《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阏。

”《史记·天官书》:“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

”司马贞索隐引李巡曰:“阳气推万物而起,故曰单阏。

”汉贾谊《鵩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鹏集予舍。

”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单阏之举,子罢予解,北上折翼,嗷於中野。

”171、敦牂.
读音:zāng
词义:古称太岁在午之年为“敦牂”,意为是年万物盛壮。

《尔
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郝懿行义疏:“《占经》引李巡云:‘言万物皆茂壮,猗那其枝,故曰敦牂。

’”《史记·历书》:“商横敦牂后元元年。

”张守节正义:“孙炎注《尔雅》云:敦,盛也。

牂,壮也。

言万物盛壮也。

”172、涒.滩
读音:tūn
词义:岁阴申的别称。

古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吕氏春秋·序意》:“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高诱注:“岁在申名涒滩……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

”陈奇猷校释引谭戒甫曰:“涒、滩为双声联緜字,亦为汉代方言。

”《史记·历书》:“横艾涒滩始元元年。

”张守节正义:“孙炎注《尔雅》云:‘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慈云岭石刻》:“杭州慈云岭石壁,有吴越镌字八行,文云:‘梁单阏之岁,兴建龙山,至涒滩之年,开慈云岭。

’”173、玄枵.
读音:xiāo
词义:玄枵是十二星次之一。

源于汉族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十二星次是古代汉族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划分。

为了说明星辰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也是将黄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

配十二辰为子时,配二十八宿为女、虚、危三宿。

按《尔雅》古以虚宿为标志星。


《汉书·律历志》,日至其初为小寒,至其中为大寒。

明末后译西方黄道十二宫中的宝瓶宫为玄枵宫。

174、诹訾
..
读音:zōu zī
词义:星次名。

即娵訾。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汉郑玄注:“此云孟春者,日月会於诹訾,而斗建寅之辰也。

”《汉书·律历志下》:“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

”175、噣
读音:zhuó
词义:形声。

字从口,从蜀,蜀亦声。

“蜀”意为“带孔眼的网罩”。

“口”与“蜀”联合起来表示“鸟喙”。

本义:鸟喙。

说明:鸟喙上面的鼻孔就是孔眼。

176、咮
读音:zhòu
词义:字从口,从朱,朱亦声。

“朱”意为“成年”。

“口”为“喙”省。

“口”与“朱”联合起来表示“成鸟之喙”。

本义:成鸟之喙。

177、彴
读音:bó
词义:本义:看一步走一步。

引申义:在山间溪流中看准踏脚石走路。

特指:踏脚石。

说明:在泥沼地或溪流中本没有路,需要
看准一点才能把脚搁上去。

178、觜觿.
读音:xī
词义:1、星座名。

“觜宿”的早期名称。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

”《史记·天官书》“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主葆旅事。

”2、大龟。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甲瑇瑁,戕觜觿。

”李贤注:“觜觿,大龟,亦瑇瑁之属。

”汉刘桢《清虑赋》:“布玳瑁之席,设觜蠵之牀。

”179、罗睺.
读音:hóu
词义:从印度传入的假想天体之一,梵文rahu,与另一假想天体计都(梵文ketu)为一对。

古时称隐矅,蚀(食)神。

现在一般认为是黄道与白道的两个交点(升交点,远交点)。

180、朏
读音:fěi
词义:新月开始生明,亦用于阴历初三日的代称。

《汉书•律历志下》:引古文《月采篇》:“三日曰181、旻
读音:mín
词义:字从日,从文,文亦声。

“日”指“时间”、“季节”。

“文”指龟壳经火灼斥裂之后形成的纹样,转指“验证结果”。

“日”与“文”联合起来表示“龟壳纹样表示的占卜结果得到验证的季节”。

本义:秋季
182、掾
读音:yuàn
词义: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史。

~吏。

~属。

~佐。

183、谶
读音:chèn
词义: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184、狻猊
读音:suān
词义: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85、贲
读音:bēn
词义:古代称勇士。

186、辔
读音:pèi
词义: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187、鄠
读音:hù
词义:户县,在陕西省。

188、隗
读音:kuí
词义:姓。

189、袅
读音:niǎo
词义:炊烟上升的样子。

190、弑
读音:shì
词义:古时候指臣杀君、子杀父母的行为。

191、潸
读音:shān
词义:流泪的样子。

192、茕
读音:qióng
词义:没有弟兄。

193、轸
读音:zhěn
词义:古代车后面的横木。

194、遽
读音:jù
词义:急忙。

195、谯
读音:qiáo
词义:古代城墙上建筑的楼,可以瞭望。

196、戾
读音:lì
词义:罪过。

197、馥
读音:fù
词义:香气。

198、匡
读音:kuāng
词义:扶正。

199、旄
读音:máo
词义:古代用牦牛尾马做成的旗子。

200、愆
读音:qiān
词义:过,过失。

201、搦
读音:nuò
词义:挑惹。

202、帻
读音:zé
词义:古代的一种头巾。

203、飐
读音:zhǎn
词义:风吹物体使颤动。

204、崤
读音:xiáo
词义:山名,在河南省。

205、赀
读音:zī
词义:1、计量(多用于否定);2、同“资”。

206、踅
读音:xué
词义:折回。

207、轘
读音:huàn
词义:古代用车分裂人体的一种酷刑。

208、咥
读音:xī
词义:大笑。

209、蒯
读音:kuǎi
词义:姓。

210、谌
读音:chén
词义:相信。

211、麴
读音:qū
词义:同“曲”。

212、搴
读音:qiān
词义:拔取。

213、鍪
读音:móu
词义:古代的一种锅。

214、磾
读音:dī
词义:人名。

215、曩
读音:nǎng
词义:从前的,过去的。

216、翊
读音:yì
词义:辅佐,帮助。

217、郿
读音:mé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