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区污水站主要工艺单体和设备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解预沉池和沉淀池操作规程
一、刮泥机每个班运行一个周期,刮完泥以后1个小时开启2台排泥泵进行排泥,
每台排泥泵开启1小时,每两台水泵交替运行。

刮泥机在运行期间必须有人在旁边巡视,以防轮子脱轨或行程开关卡住。

二、进水槽槽底应定时清理以防槽底进水孔被淤泥和杂物堵上。

三、调节池在水量少的情况下只需开启1台调节池提升泵并关闭阀门关至最小流
量进行连续运行。

调节池应保证水位在台阶以下。

四、调节池1小时必须巡视1次,以防水泵抽空或者水面过高。

五、沉淀池刮泥机每个班运行1个周期,刮完泥以后1个小时开启排泥泵进行排
泥,每台排泥泵开启1小时,两台水泵交替运行。

刮泥机在运行期间必须有人在旁边巡视。

六、排泥泵在开启后一定要确定水泵出水,防止水泵空转。

气浮池操作规程
一、刮渣机每个班运行一个周期,在运行期间必须有人在旁边巡视,以防轮子脱
轨或行程开关卡住。

二、正常情况下(夏季)气浮池的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在调节池提升泵开启的时候
开启。

在冬天时需24小时开启,只在白天气温较高并且调节池提升泵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关闭,每天至少关闭1个小时。

三、手动运行时溶气水泵和空压机开关打到手动状态,电磁阀开关打到自动运行
状态,开启时只需启动溶气水泵和空压机按钮即可。

加药间操作规程
加药设备维护制度:
1、巡视搅拌机和计量泵运行是否正常,加药箱液位是否足够。

一小时至少巡视一次。

2、Y型过滤器要经常清洗,每班至少清洗两次。

3、及时清理药箱内沉淀物,一周至少清理一次。

4、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PAM配药注意事项:
1、溶解时应注意将产品均匀慢慢加入带搅拌和加热措施的容器中避免结固。

2、应避免长时间过剧的机械搅拌。

3、PAM水溶液应做到现用现配,避免长时间放置。

集水池快滤池操作规程
一、集水池水位不能超过快滤池反冲洗排水管口,应及时用提升泵将集水池的水
打回到调节池。

二、正常过滤时要注意快滤池内的水位,当水位上升到布水堰时进行反冲洗以保
证过滤速度。

三、反冲洗程序:
1、反冲洗之前先将反冲洗水泵的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将泵腔里的空气排净。

集水池液位在低液位。

2、关闭中间水池提升泵。

3、将快滤池的阀门调整到反冲洗的状态。

反冲洗时两个快滤池分开反冲洗。

4、开启反冲洗水泵,并注意快滤池内水质变化,当出水变清时停止反冲洗。

一定要保证反洗排水变清才能终止反冲洗。

5、反冲洗的同时注意集水池的液位不能超过反冲洗出水排放管。

四、过滤时要注意中间水池的液位不能过低,以防中间水池提升泵抽空。

五、反冲洗时要注意集水池水位,水位不能超过设备间排水管道出水口。

脱水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A 准备阶段
1.按工艺要求配制好絮凝药剂待用。

2.检查各加药、冲洗水、污泥管道及阀门,准备进行工作。

B工作阶段
配电柜送电。

C启动脱水系统电源
1.启动空压机。

2.启动带式压滤机。

3.启动加药泵、絮凝反应器,调节加药泵流量,使絮凝剂加入量符合工艺参数
要求。

4.启动污泥泵、冲洗泵、皮带输送机,调节污泥流量,原则应由小到大,以保
证脱水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5.工作中应随时观察污泥絮凝状态,配合调节污泥流量和加药量,使带式压滤
机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以分离出污泥和水。

6.随时观察气源压力、冲洗压力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停机阶段
1.关闭污泥泵。

2.关闭加药泵、絮凝反应器。

3.带式压滤机卸料结束后,关闭皮带输送机。

4.滤带冲洗干净后关闭冲洗水泵。

5.关闭空压机。

6.关闭带式压滤机,并用手动换向阀卸压。

7.切断配电柜电源。

二、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调节气动系统中减压阀,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2.检查机动换向阀及滤布控制等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3.絮凝剂的配制:每1.0kg聚丙烯酰胺配成 1.0M3絮凝剂。

4.按操作顺序依次开机,开动压滤机后应空车运转3-4分钟,经检查一切正常
后,再进行以后的操作。

5.停机时先关闭污泥泵和加药泵,待滤带运行两周清洗干净后,再停止机器运
转。

6.每次操作结束后,应对机器及周围场地进行清洗,保持机器周围场地整洁。

7.操作时,要及时观察储泥罐的液位,以便及时补泥,当储泥罐泥位过高或过
低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适当的泥位。

8.长时间停机需开启絮凝反应器底部排泥阀、排净反应器内已反应的残存污泥,
防止沉积。

9.配电柜面板上“联锁—自控”旋转开关,在单独试验污泥泵时,将其置于“自
控”侧,污泥泵可单独启动;正常生产时,应置于“联锁”侧,由加药泵锁住污泥泵,以确保不经加药絮凝反应的污泥无法上机,防止发生工艺紊乱。

10.速溶机的工作不受系统电源控制,只要配电柜电压表指示正常,即可进行工
作。

11.聚丙烯酰胺(PAM)溶解时间一般不得低于1.5小时,具体搅拌时间应视其分
子量决定,其它无机药剂溶解时间不做严格规定,只需充分溶解即可。

12.发生意外情况时,可迅速扳动带式压滤机上的急停开关或按下配电柜上的红
色蘑菇头急停按钮,切断系统电源。

三、养护保养
1.各传动部件的轴承和滑动面应定期加油润滑。

2.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元件是否正常。

3.机器长期不用时,应将机器各部件清洗干净,并在金属外露加工表面涂防锈
油脂以防机器设备锈蚀。

4.滤带接头部位及滤带边缘有局部破损应及时修补。

5.空压机启动、停机压力范围是否正常。

6.速溶机给粉装置、旋流器、溶、贮液箱内清洁状况、,要及时清理。

7.随时排泄气源三联件空气滤清器水杯内和空压机贮气罐内积水,气源三联体
油雾器内油量减少应及时补充。

8.每天坚持冲洗带压机各部残存污泥,刮泥板刃口处充塞污泥和皮带运输机尾
部滚筒表面的污泥应随时清理。

空气压缩机使用与保养制度
1、压缩机出厂时,机体不带润滑油,开车前须加油至窗中部(双缸压缩机加油约
1.1kg)。

2、每次开车前必须检查油面线,应经常加油使油面线不低于窗底部,(注意不可
将存油误当油面线)切不可断油使用,一般使用500小时左右彻底更换一次新油,并将油池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3、压缩机使用前应先盘动皮带轮,皮带松紧要适当(可以通过电机脚部螺栓调
整),压缩机盘动无障碍时再接电源线启动空压机,此时应注意主机轮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冷却风应朝气缸方向吹。

4、压机空转半小时后,再逐步升高压力,校对压力控制器使之处于所需的压力
要求范围。

校验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一切正常后即可正式使用压缩机。

5、手动的控制压缩机时,须用控制箱上的开关,不可直接使用电源插头控制,以
防烧毁电机,压缩机的开停频率每小时不得超过15次。

6、控制箱内的放空装置损坏而未能及时更换时,空压机每次启动前应将储气罐
的气体放尽。

7、电源线不宜过长,红径不宜过细,电源线应带有地线。

8、空压机应置于空气流通及清洁阴凉处,不要在空气污浊、燃料或腐蚀性蒸汽
废气等环境下工作,不要在阳光下暴晒,空压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5-40℃,工作时空压机应水平放置。

9、消声器应经常清洗以防堵塞。

10、每工作16小时后将储气罐下面的放水阀打开,将罐内冷凝水放尽。

11、储气罐的使用与定期检查应按国家的劳动部《压力窗品安全技术考察监
察规程》进行。

12、全阀的工作可靠性必须每季度检查一次。

13、当空压机长期停用时,应将气缸、气阀拆下清洗,涂油进气口封好,整机加
罩放置好。

刮泥机操作规程
一、结构及性能特点
刮泥机主要由驱动机构、传动轴、刮板、刮臂等组成。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动力消耗小,耐腐蚀性能好。

二、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池中及行走路面上的杂物,外观检查无缺漏、碰撞后向减速机等各
加油点加足润滑油脂。

2、接通电机电源,行车行驶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进行空车试运转,启动开关后开车运行若干圈,设备各部件应运行正常,
无异常噪音,则可向池中注入清水至设计标高。

三、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运行:按下“启动”按钮实现刮泥机运行。

2、停机:按“停止”按钮,刮泥机停止运转。

3、运行时注意事项:
(1)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2)有无异常声音;
(3)电动机是否过热;
(4)检查减速箱是否漏油,通气孔是否畅通;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电动机有杂音,需停机检查电动机。

2、当发现池下有异常声音,需将池水放完后检查。

五、日常维护和保养:
1、严格按润滑台帐进行润滑,对磨损严重的应予以更换。

2、每年定期对设备作一次全面检修,对磨损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同时做好防腐处理。

3、刮泥机一般连续运行,不能长时间不用,以防污泥沉积严重而启动困难。

如长时间不用,需放空池中污水,人工去除沉积污泥,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消毒部分操作规程
一、CLO2发生器操作方法:
(1)启动
首先打开动力水阀门,将水压力调至0.2MPa,(水射器正常工作水压为0.15~0.4MPa)使水射器正常工作。

接着合上设备电源开关QS,KZQ-200控制器得电,LCD点亮显示操作画面,默认自动工作模式;按压手/自动控制方式键,工作模式转为手动方式,按压脉冲设定键,进入计量泵脉冲设定,通过增量键▲或减量键▼将脉冲调至合适值,使之达到所需流量,再按压确认键■,脉冲设定完毕最后按压手/自动控制键,转为自动工作模式;如果计量泵管道中有空气,应先排出空气,设备即可正常运行。

(2)设备运行设定温度为60℃,出厂前已调整完毕,勿改动。

(3)计量泵流量的调节:
计量泵流量应根据水中余氯量的大小来修正。

如果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中余氯较高,•可以减少脉冲将进料流量调低;如果余氯不够,可以增加脉冲加大流量。

计量泵流量可通过调节行程和运行频率来实现。

行程的调节:计量泵运行时,调节泵后行程调节旋钮即可;频率的调节:计量泵上部控制器上有一频率调节旋钮,运行时按一定比例调节即可。

注意:一般情况下,应固定行程,调节运行频率;调节行程时,务必带电操作。

(4)关机:
关机时,应提前1小时断开设备总电源开关QS,计量泵随之停止加料,这样使水射器将反应器中的气体尽量抽完,以防止滞后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外溢,停料1~2小时后关闭动力水,水射器停止工作,设备即关机。

二、维护
(1)反应器的清洗:
设备主机背侧有排污口,可进行清洗排污。

设备在拆迁或长期停用时,要进行清洗排污。

清洗时,在水射器正常工作状态下,从进气口抽入清水,清水将随反应室内的液体一同被水射器抽走;也可打开安全阀,往里注入清水进行清洗,当反应室液位管液体颜色变浅后,打开排污阀,将残液排净,反复几次,直至清洗干净为止。

(2)给料管、水射器的清洗
在原料和水中含有杂质的情况下易堵塞,应注意清理疏通,并应经常清理原料罐的沉淀物。

(3)计量泵日常运行保养维护注意要点
①定期检查管路,严禁空运转!!!!
空运转请立即停泵并检查。

空转原因一是贮液灌没有液体(加液位开关即可避免),二是泵出口管路有气体而产生气锁现象。

发生气锁现象时请马上排气。

并检查管道是否漏气并排除。

对于EH-B10、15、20泵头有排气阀可手动排气。

B30泵头无排气阀,请通过背压阀排气,具体操作是拧开背压阀侧面的帽,将螺丝拧松使压力调到O,排气后再拧紧到合适的压力。

背压阀的作用是防止虹吸和
液体过量供给,如果频繁产生气锁现象,在无虹吸现象时,请将背压阀压力调到O,这样可避免气锁。

空运转会引起过热导致泵头变形漏液,膜片变形破碎,并引起内部腐蚀等一系列其他问题甚至导致泵烧控制器烧线圈而报废。

判断是否发生气锁空运转可根据泵头判断,比如泵头颜色发白、变形、膜片分层甚至融化。

另外空运转会造成控制器过热损坏,判断的依据是与泵的接口塑料是否凸起?正常是平的。

②定期检查泵头螺丝:如果发现松动,腐蚀,请拧紧或者更换。

③定期清洗阀门组件:清洗时注意不可丢失,装反。

④定期校正:目测或用量筒测并调整冲程旋钮比例即可。

⑤定期检查膜片情况:膜片寿命是8000小时,约一年需更换一次。

更换时注意手法,不可掐密封边缘以免漏气不能自吸。

冲程旋钮拧到0%安装膜片,然后调整到100%再安装好泵头。

否则膜片装不到位,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

⑥其他:流量调节时一般把冲程旋钮放到100%,调整频率来改变流量。

原因是冲程长度越大,压缩比越高,泵的效率和自吸能力也越强。

潜水排污泵操作规程
1、潜污泵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池中的水位是否适宜水泵的启动,水池中是否有大的杂质。

(2)在启动水泵前,应用0~500V兆欧表检查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状况。

应不低于100MΩ,否则应对电机绕组进行烘干处理。

(3)先检查电机的接线和供给的电压是否正确。

(4)检查电机运转方向。

如果转向不对,应调换三相电中任意两项接线位置,以获得正确的运转方向。

(5)检查电缆线是否有破损、折断。

检查接地是否正确可靠。

(6)检查潜水泵的出口阀,应开关灵活好用,并处于全开状态。

2、初次启动或停用一个月后还应检查以下事项:
运行前先把水泵提至地面,进行检查。

检查叶轮旋转是否灵活,叶轮中是否有杂质。

检查电机接线盒上密封和其他各密封件的密封情况。

水泵从导轨放下时应放置到位,使耦合装置密封严密。

3、启动:
设备启动可以在现场或在控制室,根据水量和水位的情况调整轮换泵时间。

正常时8小时轮换一次。

4、运行中检查:
(1)检查泵电流、电压,检查泵的运转声音,检查有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发现异常,须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2)检查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是否与潜水泵的工况符合。

(3)检查泵周围是否有水流翻动,如果有水流翻动,可能是自耦装置密封不严或止回阀失效,应先启动备用泵,再停泵检查。

检查集水池内是否有大的杂质。

检查出水管线、阀门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5、发生以下情况应停车并通知检修人员检修:
突然有异常的噪声与振动;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显示值过低或过高;
管线、阀门、流量计等处大量漏水;
电缆接线出现冒烟、电火花或线路焦糊等电气故障;
其他危及到安全生产的情况时。

6、停机:
按下控制室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钮即可。

7、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和预防性保养,确保运行更为可靠。

至少每三年做一次大修。

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小时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漏量。

当泄漏量超过5mL时,应进行0.2MPa的气压试验,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当泄漏量不超过25mL时,可继续使用。

检查后应换上规定的润滑油。

经过修理的油浸式潜水泵,应先经0.2MPa气压试验,检查各部位无泄漏现象,
然后将润滑油加入上、下壳体内。

每周应测定一次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其值应无下降。

离心泵操作规程
1、污水泵启动前的检查:
开车前,先检查电机的接线和供给的电压是否正确。

开泵前,检查泵的进排出阀门的开关情况,泵的冷却和润滑情况,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等是否灵敏,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盘车数周,检查是否有异常声响或阻滞现象。

按要求进行排气和灌注。

应检查泵及管路的密封情况。

2、启动:
(1)启动泵后,检查泵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2)当泵达到额定转数时,检查空负荷电流是否超高。

当泵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

泵开启后,关闭出口阀的时间不能超过3min。

因为泵在关闭排出阀运转时,叶轮所产生的全部能量都变成热能使泵变热,时间一长有可能把泵的摩擦部位烧毁。

3、停泵:
停泵时,应先关闭出口阀,使泵迸人空转,然后停下原动机,关闭泵入口阀。

拆卸重装时应注意检查密封件,发现损伤应及时更换,密封部位须盖严紧固。

对于不常使用的阀门,应定期检查保养运行操作,建议每月运行一次,每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维护保养:
(1)泵运转时,应经常检查泵的压力、流量、电流、温度等情况,应保持良好的润滑和冷却,应经常保持各连接部位、密封部位的密封性。

(2)如果泵突然发出异声、振动、压力下降、流量减小、电流增大等不正常情况时,应停泵检查,找出原因后再重新开泵。

(3)轴承的维护。

对于装有滑动轴承的新泵,运行100h•左右就应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工作300~500h换油一次。

在使用较少的情况下,每半年也必须更换润滑
油。

滚动轴承一般每工作1200~1500h应补充一次润滑油,每年彻底换油一次。

每次停车后均应及时擦试泵体及管路上的油渍,保持机具清洁。

累积运行2000h•以上进行一次大修。

螺杆泵操作规程
1、运行前的检查:
先检查电机的接线和供给的电压是否正确。

检查轴承处和减速箱的油位、油质的情况。

检查各部联结螺栓是否牢固,应牢固无松动。

检查密封情况。

检查PAM药箱的液位是否正常。

检查管路上的阀门启闭是否灵活。

应先对泵的吸入室内灌满药液,并手动盘车,以免干运转损坏泵的转子、定子。

对停止运转7d以上或检修后的水泵,在启动前,应手动盘车,检查联轴器转动是否灵活,泵内有无异常摩擦。

并试运转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

自动启停:进、出口的阀门均应先开启。

2、手动启动:
先开启管线上的进、出口阀门。

按下“启动”按钮。

调节阀门和减速箱来调整加药量。

3、运行中检查:
检查液位,防止液位过低。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检查泵及整个传动部件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摩擦,有无异常噪声等。

检查密封情况。

当密封为填料密封时,填料处允许有正常少量泄漏。

发生以下情况应停泵,通知检修人员检修:
管道、阀门或密封处出现大量泄漏;
泵或电机出现强烈振动和噪声;
轴承温度过高或轴承烧毁;
泵体出现过热;
电机过热、冒烟、接线处出现电火花或线路焦糊等电气故障;其他危及到安全生产的情况时。

4、手动停机:
先按下“停止”按钮,再关闭出口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