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八下·武威月考)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定律是通过斜面上小车运动实验直接得到的
B . 该定律不能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 . 该定律可以用实验证明,因为它是力学基本规律之一
D . 该定律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规律
2. (2分)(2018·巴中)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 .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C .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D . 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
3.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 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
C . 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有时三者可能相等
D . 隔着篝火的火焰观察对面的人,发现人的形状是扭曲的,这是由于光的传播发生了弯曲的结果
4. (2分) (2017八上·徐州期中)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A . 凝华需要放热,熔化需要吸热
B . 凝华需要吸热,熔化需要放热
C . 凝华需要放热,熔化也需要放热
D . 凝华需要吸热,熔化也需要吸热
5. (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 . 橡胶
B . 盐水
C . 油
D . 玻璃
6. (2分)对于家庭用电常识,有下列陈述:①在三孔插座中,除了有两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接地;②在现有的照明电路中增加用电器时,只需要考虑更换额定电流更大的保险丝即可;③对于高压带电体,只要我们不去接触它,就可以避免触电事故;④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36V.上述中全部错误的选项是()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7. (2分)(2017·宝应模拟) 无线充电是一种增加手机续航时间的方式,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的技术原理是,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如图2所示.受电线圈处用到了选项中哪个实验的原理()
A .
B .
C .
D .
8. (2分)(2014·大连) 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
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
A . 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 . 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 . 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 . 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9. (2分)小均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g 取10N/kg)()
A . 有用功为200J
B . 额外功为500J
C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D . 小均的功率为200W
10. (2分) (2015九上·港南期末) 巨磁电阻(GMR)在磁场中,电阻会随着磁场的增大而急剧减小,用GMR 组成的电路图如图所示,S断开.A2有示数,电源电压恒定.则()
A . S闭合时,A2示数减小
B . S闭合时,A2示数不变
C . A1示数减小时,A2示数不变
D . A1示数增大时,A2示数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
11. (2分)人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s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 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2分)(2018·大连) 2018年6月5日,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H星)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气象服务。
卫星将观测到的气象信息通过________波传递回地球(选填“超声”或“电磁”)。
13. (2分) (2017九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_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
14. (2分) (2020八下·鹤山月考) 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
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5. (2分)(2017·苍溪模拟) 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16. (2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Ω。
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 ,电流表示数是0.3A;若再闭合 S1 ,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三、计算题(17题4分,18题6分,共10分) (共2题;共8分)
17. (4分) (2019八下·封开期末) 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当把甲乙两物体如下图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4.4m,支点O距端点B的距离为2.4m,物体甲的质量为12kg,物体乙的体积为0.002m3(g=10N/kg忽略绳重)求:
(1)甲物体的重力:
(2)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乙物体的密度。
18. (4分)(2019·长春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为定值电阻,小灯泡L上标有“6V 6W”的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6A。
求:
(1)电阻R的阻值;
(2)通电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四、综合题(共计28分) (共7题;共31分)
19. (5.0分) (2016八上·黄石期中)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小明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两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则测得试管内水的温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4)沸腾是从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丁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20. (5.0分)(2017·高密模拟) 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A . 倒立放大
B . 倒立缩小
C . 正立放大.
21. (5.0分)(2019·江阴模拟) 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
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已知ρ水=1.0xl03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人适盘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__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________。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22. (5.0分) (2018八下·阳江月考)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
(3)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________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________Fb (填“大于、小于、等于”)。
23. (4.0分)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
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____ .
(2)
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
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A.
实验次数12345
电阻R/Ω510152025
电流V/A0.60.30.20.15
(5)
实验结果是:________
(6)
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5Ω换成10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户应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7)
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________ 伏.
24. (2分) (2017八下·南昌期末) 小鸿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a、b、c、d、e是五个步骤示意图.
(1)指出上述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错误步骤:________(只要填图所标的序号),改正: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读出(a)、(b)、(d)、(e)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
①由 a图和图________中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
②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
③如果关系式________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④若在d步骤中石块未能完全浸没到液面下,其它测量均正确,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③中所填写的关系式?
(3)从结论普遍性考虑,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5. (5.0分)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 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 ,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
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 (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
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1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_ (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表:
次数电压/V电流/A实际功率/W电阻Ω
1 1.6O.20O.328.00
2 2.5O.24O.601O.42
3 2.8O.26O.731O.77
(4)
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________ .
(5)
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__ 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6)
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________ 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三、计算题(17题4分,18题6分,共10分) (共2题;共8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四、综合题(共计28分) (共7题;共31分)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1-1、
21-2、21-3、22-1、
22-2、22-3、22-4、23-1、
23-2、23-3、23-4、23-5、23-6、23-7、24-1、
24-2、24-3、
25-1、25-2、25-3、25-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