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授课人:蒙山县新圩中学刘长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
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与燃烧现象有关的一些因素。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二、重点
(一)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三、难点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三)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五、仪器、药品
(一)仪器:多媒体、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坩埚钳、火柴、小木条、药匙
(二)药品:木炭、硫、细铁丝、氧气、澄清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所以首先送给大家一个超级神秘礼物,这个礼物也只有有胆量上来回答问题的同学才能得到。
有哪一位同学上来回答我的问题,答出来了就可以获得我的礼物?
[教师]你的姓名?你喜欢化学吗?很好,这个神秘礼物归你了。
你可以现在就打开来给你的同学们看一下你得到了什么礼物。
[教师]瓶子里有什么?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有同学说里面有空气,哪我想提问同学
们: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都含有哪些物质?各占空气体积分数的多少? [教师]刚才也有同学猜里面是氧气,到
底是空气还是氧气呢?我们在学完这个课题后再来分析与验证,请这位同学保管好这瓶气体。
空气中有一种对我们生物来说非常地重要的气体,是哪一种呢?对,是氧气。
大家对氧气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与氧气有关的一些图片.
[多媒体展示]与氧气有关的图片 1.森林大火2.美丽的森林3.宇宙航行4.炼钢
[教师]很震撼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气体。
[电子板书]课题2 氧气
[学生上台]回答问题。
[学生]里面有一个瓶子,
瓶子里什么都没有?
[学生]有的,是空气。
(是
氧气)
[学生]不是,它由多种气
体混合而成,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的体积分数中: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
和杂质占0.03%。
复习上个课题的知
识并引导学生从熟
悉的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 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哪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教师](展示一瓶氧气。
)现在我们一起来描述氧气的色、态、味。
[讨论提纲]
1.说出氧气的色、态。
2.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水性?
[电子板书]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
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1.429g/L,比空气密度大)、溶水性(不易溶于水)
[教师]为什么说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不溶于水?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例子可以说明氧气并不是不溶于水的?
[教师]为什么在说到物理性质时,我们要说是在通常状况下呢?不说行不行?
[多媒体]展示氧气的三态转化图及氧气瓶 [学生]回忆并回答:
物理性质是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色、态、味、密度、熔、沸点和溶解性。
[学生]观察、讨论,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学生]因为在1升的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
如:水中生活的鱼,它是需要呼吸的。
[学生]如果条件不同,氧气的状态会不一样。
初步了解研究
物质的程序。
让学生逐步形成认
识物质的方法;培
养学生树立科学研
究的严谨态度。
培养学生的语
言组织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
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
严谨的学习态度。
活动二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描述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学习完氧气有物理性质,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我们在前
面曾经探究过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的区别,人体在吸入空气后,空气中的氧气在人体内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说明了氧气的一个什么化学性质?
[电子板书]2.氧气的化学性质
A.氧气能供给呼吸[学生]这说明了氧气
能供给呼吸。
使学生养成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分析并从中得出结论。
活动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氧气除了能供给动植物呼吸外还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我们首先回忆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在反应前的状态,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什么现象?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会一样吗?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其它同学一起来观察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同时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电子板书]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红光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较在空气中燃烧时明亮的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教师]这种无色气体会是什么气体呢?你怎么知道是二氧化碳?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吗?
[教师]这个反应的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用一个式子来表达这个反应呢?
[教师]解释文字表达式意义: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中间用箭头连接,并注意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是点燃。
[学生]激起实验探究
的欲望。
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的程序。
[学生](上台实验)
[学生]木炭反应前是黑色的固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红光。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较在空气中燃烧时明亮的光,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学生]是二氧化碳。
可通过气体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现象来推断气体的成分。
[学生](实验)
[学生]一起描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并上黑板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通过实例让学
生初步掌握观察实
验的程序,并掌握
实验探究的方法步
骤。
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和准确描述
实验现象的能力。
加深对文字表
达式的认识。
活动四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
[教师]除了木炭外,氧气还能不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我们
[学生]上台实验,并阐述硫在燃烧前的状态、
一起来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硫燃烧前的状态是怎样的?燃烧时的现象
如何?燃烧后又如何?
[电子板书]硫加热后在空气中、纯氧
中反应的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
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热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在纯氧中发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热量。
[教师]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是
什么气体呢?对硫燃烧生成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 2),它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同学们最好不要燃放它。
接下来我们也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这个反应。
[教师]为什么木条、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它说明了什么?(提示:可从氧气含量去分析)。
[教师]不错,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所以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1.它说明了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2.也说明了氮气不支持燃烧。
燃烧时、燃烧后的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后,积极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那种刺激性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开动脑筋回忆
并思考,可能的回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氧气支持物质燃烧,氮气不支持
燃烧。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你见过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吗?我们在通过实验来观察,有请两位同学上到讲台。
[电子板书]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生成
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会烧红。
学生代表上讲台做演示实验。
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
考,培养学生对实
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和深
入
[教师]大家可以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吗? [教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预先在集气瓶的底部留有一些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那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教师]对就是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
落下来的熔渣和生成物把集气瓶炸裂。
除了
留一层水之外还可以预先铺一层细沙也行。
[教师]为什么硫燃烧不需要铺细沙
呢?
[教师]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氧气
中反应,我们可总结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电子板书]B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可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教师]在此大家分清氧气具有的是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否则我们就会有生命危
险了。
请同学们再说说你所知道的氧气支持
燃烧的例子。
[教师]我们发现氧气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体现出氧气的性质。
[电子板书]3.性质 用途
[学生]代表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渣和生成物把集气瓶炸裂。
[学生] 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
[学生]参照实验具体
内容来观察、分析。
[学生] 思考,各抒己
见。
加强记忆
质疑,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能力。
让学生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活动六 如何区别空气和氧气?
决定 体现
[教师]现在桌面上有A、B两瓶气体,
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同学们能看出哪瓶是什么气体吗?能闻出来吗?
[教师]下面有请得到礼物的那位同学讲台上来为我们演示一下区分空气和氧气的方法,并验证你自己手中的那瓶气体是什么气体。
[电子板书]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
[学生]不能。
[学生]得出结论:使
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或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
气。
使学生通过实
验加深氧气的检验
方法。
活动七化学反应类型的学习
教师]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不错我们把类似这些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它们的特点就是:多变一
[电子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之。
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之。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
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类氧化叫缓慢
氧化
[教师]象燃烧这样的氧化反应非常剧烈并发光、放热。
但也有一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类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学生]都是由两种物
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都
需要点燃的条件,都有氧
气参与反应。
使学生了解化合反
应的定义和区分的
方法。
使学生了解氧化反
应的定义和缓慢氧
化反应。
活动八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热。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
B、氧气+氢气水
C、氢气+氧化铜铜+水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3.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
分别由瓶口缓慢地伸入装满某种气体的两个集气瓶至
接近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旺且
时间长。
则该气体是___________,同时说明该气体具
有的性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活动九课后探究
[教师]同学们,神七航天员们已经为我们的
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荣誉和航天经验,但我们国家探索太空和宇宙的行动却不会因此而停止,我国的“嫦娥探月”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我们要争取移民月球,而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生存所需氧气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争取为我国早日解决这些难题,报效祖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的欲望,
增强学生的爱国精
神.
点燃
通电点燃加热
分析:
这是2010年10月我在梧州市化学优质课比赛中所用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设疑的导入并让疑问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这样可以先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解决问题而更认真预习。
在教学的中途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可以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非常之大的,让学生上台动手会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参与的面更广。
在演示实验中穿插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可以更好地防止他们在实验室进行操作时出错,同时学生上台操作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鉴别记忆更加深刻和容易。
在反应文字表达式的板书过程中通过类比法让学生更容易给化合反应下定义,也容易记忆。
在课堂的后半程有课堂练习,这可以及时巩固学生的知识,打铁要趁热,巩固知识也要趁学生的新鲜感还在就要进行了。
最后通过课后探究来激发学生未知的欲望和爱国的情操,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以后学生学好化学打好基础。
应该说整个课堂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演示的操作过程中能参与进去的面还是不够广,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学生操作的任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