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3.1.2 速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1 m/s=3.6 km/h,所以20 m/s=72 km/h;正 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远远小于20 m/s,在高 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的速度远远大于72 km/h,正 在快速爬行的蚂蚁的速度远远小于20 m/s,正在平直公 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约等于72 km/h。
【答案】D
【答案】B
13.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 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 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 描述正确的是
()
【点拨】根据图示可看出,中间的刻度线相当于刻度尺,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比相同时间 内木块通过的路程可看出:下面的木块在做匀速运动, 上面的木块在做加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应 当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加速运动的vt图像应 当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点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速度v的 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是个定值,也就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60h
15.【中考·嘉兴】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 识,其实只要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做出合理解 释。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有即时测速,还有区间测速, 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 个监控点的时间来测算车辆有无超速。在如图 所示限速要求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 得某辆小车于8:10以120 km/h的速度通过, 相距30 km的第二个监控点于8:22测得该小车 以118 km/h的速度通过。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小 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
解:s=40 m+260 m=300 m,t=30 s,那么运输车的速度为 v =st=33000 sm=10 m/s,由于运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这座桥,则 速度相等,那么运输车通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 s′=vt′=10 m/s×24 s=240 m,则桥的长度为 s″=240 m-40 m=200 m。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 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骑马以 25.2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 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 km。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 C.小王速度最大 D.小张速度最大
【点拨】小王的速度为 v 王=6 m/s=21.6 km/h;小李的速度为 v 李=0.54×60 km/h=32.4 km/h;小张的速度为 v 张=25.2 km/h;因 为 v 李>v 张>v 王,所以小李的速度最大,小王的速度最小。 故选 B。
2.___速__度___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物体在 ___单__位__时__间__内_____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 v=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与路程 s、时间 t 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D.速度 v 与时间 t 成反比
1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 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 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 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 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 且保持不变)( )
【点拨】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运 动越快,速度越大。
5 . 【 中 考 ·杭 州 】 一 个 成 年 人 正 常 的 步 行 速 度 大 约 是
( A)
A.1.2 m/s
B.24 m/s
C.36 km/s
D.48 dm/s
6.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可能为20 m/s的是( ) A.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B.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C.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D.正在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
【答案】B
10.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 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 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20 cm, 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___1___m/s, 该 水 滴 下 落 过 程 是 _____变__速__直__线_____( 填 “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点拨】平均速度 v=st=00.1.2sm×2=1 m/s。
1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从不同的两点同时同向 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 s甲、 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出发点的两点间 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C.v甲<v乙,s=16 m D.v甲<v乙,s=8 m
1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自左向右运动,某人拍摄了 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 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 m。
(1)甲、乙两辆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运动的是___甲_____车。 (2)该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约为____6____m/s。
【点拨】(1)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2) 根据车长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再利用公式 v=st计算速度。
7.【中考·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
பைடு நூலகம்
速为216 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 s,则隧
道长度约为( B )
A.60 m
B.600 m
C.2 160 m D.7 776 m
【点拨】单位换算成统一,根据s=vt进行计算。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 越跑越快,最后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小 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明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点拨】平均速度 v=st=11020.5ms=8 m/s。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速度
1.“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 过比较__相__同__时__间__内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长__短______,认为跑在前 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 判 员 ” 通 过 比 较 __通__过__相__同__的__路__程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多__少____ ,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__速__度____来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 1 s 末,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在 B 点的时刻应该是 1 s+0.12 s=1.12 s,汽车从 A 点到 B 点行驶 的时间是 t=1.12 s-0.16 s=0.96 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 sAtB=103.9.66ms ≈14.17 m/s。
【答案】D
【点拨】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s=30 km,t=0.2 h, v=st=300.2khm=150 km/h, 150 km/h>120 km/h, 该小车行驶途中超速。
16.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 m,匀速通过长260 m的山洞 时,所用时间为30 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 所用时间为24 s,求桥的长度。
【点拨】(1)据图像可知,甲、乙两人在距离乙家 1 km 的地方相 遇,那么甲行驶的距离为 4 km-1 km=3 km。(2)相遇时,甲行 驶了 3 km,乙行驶了 1 km,那么甲、乙速度之比 v 甲∶v 乙=s 甲∶ s 乙=3 km∶1 km=3∶1,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3 倍。(3)整 个过程中,乙的路程为 2 km,时间为 15 min,那么乙的平均速 度为 v 平=st=21k5m=8 km/h。
【点拨】根据图像知,当 t=6 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 12 m,当 t =12 s 时,乙通过的路程为 8 m,根据 v=st可知,v 甲>v 乙。由 图像可知,经过 6 s 时,甲行驶的路程为 12 m,乙行驶的路程为 4 m,所以两出发点间的距离为 s=s 甲-s 乙=12 m-4 m=8 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B,经过的时间 为 t2=0.224 s=0.12 s,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 波 2=v 波×t2=340 m/s×0.12 s=40.8 m,所以 AB 之间的距离为 sAB=s 波 1-s 波 2=54.4 m-40.8 m=13.6 m;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时间间隔为 1 s, 且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 0 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 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A,经过的时间为 0.16 s;
【答案】A
1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乙同学家,乙同学得知消息后, 步行去迎接,接到甲后他们同车返回乙同学家。整个 过程他们与乙同学家的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____3____km。 (2)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____3____倍。 (3)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8____km/h。
A.28.33 m/s C.14.78 m/s
B.13.60 m/s D.14.17 m/s
【点拨】根据公式 v=st 知: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 遇的地点 A 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B 之间的距离 sAB,并能 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由图知:超
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 A,经过的时间为 t1=0.322 s=0.16 s,,因为 v=st,所以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 波 1= v 波×t1=340 m/s×0.16 s=54.4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