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备考方法和选择机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P®备考方法和选择机构方式
“人一定要有梦想,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一句经典的台词,也就能说明最初想获得PMP®的原因。
在圈子内混,求职面试,升值加薪,说能力、说经验,那都算是“空口无凭”,直接甩上几个广泛认可的证书和几个有价值的运营的案例,胜过千言万语。
然,有价值的案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而有价值的证书却是可以奋斗一下就可以拿到的。
这也就是我考PMP®的原因,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同时在过程中再获得学习。
考PMP®原是去年就有的计划,但因为年底有计划内的事情耽误,加上可能换书,最终报考了18年6月的考试,也就是第六版《PMBOK®指南》的第一次考试。
得益于机构的整体考试安排,并严格的执行,最终以4A的成绩通过考试。
虽然冲击5A失败,但在过程中除了得到了理论知识的加强,在机构的学习群里认识很多共同的考友,也是很大的一个收获。
在确定报考机构以前也咨询过很多机构,机构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远程班收费上绝对不能算是便宜的。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机构,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1、机构有十多年的PMP®培训的经验。
证书培训这一行,和足球守门员一样,那就是“越老越妖”。
能存在十几年的培训机构,那一定是经过市场锤炼的,一定是比就在淘宝上有个页面,或者才进入这个市场三四年的机构要稳妥得多。
2、机构提供可靠的考试进度安排、差异化的计划以及班主任的全程关注。
机构机构的材料不是一次性全部就提供到位,而是根据整体的时间进度分段发放,在线课程分段解禁,保障学习的持续性,同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
这个对于不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来说,尤其很重要,只要严格跟着机构的计划进度学习,肯定是可以保障通过的。
同时还有班主任在每个时间节点会发邮件、打电话询问学习进度情况,并给出学习建议。
在模考的时候,也会根据模考的不同成绩,提供不同的补充
计划。
整体机构的计划是循序渐进的,有效的,并且是不停的督促学员按计划推进的。
不会像其他机构一股脑的给一堆资料,然后就完全靠自己。
3、机构在考过后的PDU积攒上还有详细的安排。
PMP®考试不是考过了就结束了,每三年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获得60个PDU才能在PMI®继续注册,完成证书的续命。
机构在后期的PDU积攒活动上比起其他机构来说,有很清晰的计划,不像其他机构,重点只考虑本次考试的通过。
然而,机构再好,最终还是要考自己。
每天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是要去想办法争取的。
上下班时间不开车,改坐公共交通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时间节约的办法。
而机构在今年推出的APP,可以在手机上听课,也大大的提高了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在前两个月的学习阶段,需要多动笔。
至尊图我从完全抄写到会完全默写,期间也是有至少10遍跟着机构培训过程走的反复操练。
《PMBOK®指南》上的原文描述本身比较生涩,实际上机构推出的自有的《成功通过PMP®》上下册就是高度浓缩的教材,如果觉得教材理解起来有困难,机构的这套书是很好的帮助理解的《PMBOK®指南》。
话说回来,《PMBOK®指南》本身也是需要好好读的,至少完整的两遍是一定不能偷懒的。
在最后冲刺学习阶段,将错题整理后单独打印出来,随时有空就看看,也是应考的好办法。
同时,机构的考友群,也有非常好的学习气氛,除了每次摸底考试错误TOP50的再进一步讲解,还有考友们的对于各种问题的套路。
问题越辩越明,真是这样的,尤其对于PMP®这类官方不给参考答案的考试。
同一题不同机构给的答案都可能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考友们的反复讨论,了解到出题的意思,了解到题真正的考点。
到最后,不仅仅学到的是题本身,而更重要的题背后的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被好好的记住了。
三个月的备考时间,现在来看也就是弹指一挥间。
非常感谢机构和远程班考友在这段时间的陪伴,有陪伴的备考远比单打独斗的备考高效。
因为上班周边人都在各忙各自的工作时,你会感觉到这个考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此文为光环国际PMP®学员撰写,为保护学员隐私,文中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