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初三语文国庆假期作业三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国庆假期作业(三)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惬意(qiè)怅惘(wǎng)泛槛(làn)稠密(chóu)
B.恍惚(huāng)灌概(gài)淙淙(zōng)污垢(gòu)
C.精髓(suí)繁衍(yǎn)翘首(qiào)籁籁(sù )
D.嶙峋(lín)吝啬(sè)攒聚(cuán)贮藏(zhù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玲珑剔透如愿以偿心往神驰分道扬镖
生意盎然千峰竞秀清奇俏拔浮想联翩
可见一班含苞欲放繁花似锦
梦魂莹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听泉》一文多处写到山泉,以泉水之美衬托山林之美。
B.《林中小溪》作者写小溪在林中自由自在地流向大海,抒发了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C.《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黄山诸景——峰石、松树、烟云、日出和温泉,着力歌颂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
D.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
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充分表现了陈涉的非凡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命运的愿望,同时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4.默写。
(10分)
(1)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2)月黑雁飞高,。
(《塞下曲》卢纶)
(3),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4),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5),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
(6)《捕蛇者说》中作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是,点明本文中心的句子是。
(7)写出古诗文中蕴含哲理或奉献的连续两句
,。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分)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杨桦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说,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杨桦委员说,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
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⑴请为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
(2分)
⑵请你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赏析(10分)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6.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陶渊明。
(2分)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便要还家(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9.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2分)
10.“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2分)
11.文中画线部分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图景,请你把它和和谐社会及目前要建设的新农村作一比较。
(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12—16题(20分)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2~16题。
(16分)
马尔代夫的水上屋
杜玮
①到马尔代夫旅游,不能不住那里的“水上屋”。
如果说马尔代夫1000多个岛屿犹如颗颗钻石镶嵌在碧蓝的大海上,那么“水上屋”就是这颗颗钻石上的名片。
②作为马尔代夫海边的特色建筑,“水上屋”最初只是岛上居民的住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岛上的居民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把风情浓郁的“水上屋”留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
③“水上屋”的魅力首先来自于独特的建筑形式。
屋子完全建在蔚蓝、透明的海水之上,十几间屋子一组,就像是蓝色锦缎上绣着一串绽放的花朵。
每间屋子都是独立的、斜顶木屋的样式,依靠钢筋或圆木柱固定在大海里。
屋子距离海岸有十多米至几十米,凭借一座座木桥连接到岸边。
有的“水上屋”更为浪漫,没有木桥连接,而是靠船摆渡过去。
住在其中,不仅能饱览海里五彩斑斓的热带鱼、鲜艳夺目的珊瑚礁以及岸边雪白晶莹的沙滩、婆娑美丽的椰树、返璞归真的茅草屋,还能聆听清亮的海鸟鸣叫……
④“水上屋”的设计非常别致。
其室内装修一般都用木头制作,有的卧室三面都是玻璃墙,使人有一种漂浮在大海上的感觉。
房间密封很严,基本上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在房间内睡觉你绝对不用担心海浪会吵醒你。
还有许多“水上屋”为
了让游客在房间里也可以看到水底景物,专门在屋内
地板上装上玻璃,这样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到海
里千奇百怪的热带鱼。
⑤“水上屋”的设计中,必须提到的还有露台。
露台的面积一般都很大,上面放几把躺椅,或是挂一
张吊床。
游客在清晨晚上,或仰卧躺椅,或斜倚吊床,可欣赏到绚丽、纯净的海上日出,能在满天繁星下,任思绪飞扬,沉醉在天堂般的幻境之中。
露台还是下海畅游嬉戏的地方,游客可以直接从露台经过梯子,下到海里进行海水浴。
很是方便。
⑥“水上屋”的建造和使用都很环保。
盖屋顶用的材料,是在马尔代夫随处可见的棕榈树叶。
由于棕榈叶含有大量的胶质且非常柔韧,用它做屋顶,除了凉爽和居住舒适外,还有耐盐、耐碱、抗风、防水、防虫、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
当地,人建房前,先将棕搁叶采摘下来进行挑选,然后晒干,再把它苫成厚厚的草帘,一层一层铺在屋顶上。
铺好后,为防止棕搁叶被风吹掉,还要用结实的细绳在屋顶拦上几道,进行加固。
⑦游客住宿时产生的垃圾和污物是不能排放到海里去的。
因此,这里的卫生间多采用智能、环保、节能的设计,废物、废水都有专门的回收设备,以保证“水上屋”不向大海里排放任何污物。
为节约用水,有的“
水上屋”卫生间还安装了节水装置,能自动收集洗澡水和净手水,通过添加节水专用制剂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⑧“水上屋”无疑是上帝赐给马尔代夫的最好礼物。
17.这篇文章的③至⑦段介绍了马尔代夫“水上屋”的哪些特征?(3分)
18.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9.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文章第①段中的“名片”一词?(2分)
(2)文章第④段“其室内装修一般都用木头制作”一句中,加点的“一般”可以删除吗?说说
理由。
(2分)
21.为了招引和保护鸟类,人们也专门给小鸟制作了屋子。
请给右图这个“人工鸟巢”写一段说
明的文字。
(不少于80字)(4分)
三、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
忍不住落泪。
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
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选自《读写舫·走笔》)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0
700
800
初三语文国庆假期作业三参考答案
一、1.D 2.镖—镳俏—峭班—斑莹—萦 3.B 4.略 5. (1)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2分)(2)一、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的比重,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
分值。
二、进一步加强保障青少年体质的系统规划和法制建设。
制定“青少年健康促进十年计划”,作为国家层面的中长期计划持之以恒地推进落实。
三、落实好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依据学生规模进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同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优先向学生开放。
(任选两个或提出其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一个建议2分)
二、(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
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
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一)6-9略10.给故事结尾一个巧妙的收场,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11.桃花源中的和谐美好生活,都是我们要借鉴的,但这毕竟是农耕时期生产落后似的美好,我们
的和谐新农村是现代化的,是建立在物质丰富、文化发达的基础上的。
(二)12.(4分)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
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4分。
)
13.(4分)(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答到其中两点即得2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答到一点得2分。
)
14.(4分)(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
(1分)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1分)(2)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
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1分)
15.(4分)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2分)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2分)16.(4分)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分)
(三)17. 建筑形式独特,设计非常别致,建造和使用都很环保。
(大意对即可。
每点1分,共3分)
18. 逻辑顺序(1分)
19.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水上屋”独特的建筑形式。
(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20.(1)(1)“名片”是指“水上屋”已经成为了马尔代夫的标志(特色),人们借助于“水上屋”来了解马尔代夫。
(大意对即可。
共2分) (2)不能,“一般”说明“水上屋”大部分是木头制作,但
也有例外;删除后就成了“水上屋”全部都是木头制作,与事实不符。
(大意对即可。
共2分)
21. 示例:这是一个构造简单、制作精细的人工鸟巢。
它是一个30cm高、17cm宽、19cm厚的木盒子,由普通的木板钉合而成。
盒子的上部做成斜坡,使雨水不会集存;前端开一个直径约5、6cm的圆洞,让小鸟出入;背板上下各长出一小截,便于把鸟巢捆扎固定在树上。
小鸟住在里面,有了温
馨的家园,安宁的港湾。
(抓住特征1分,说明内容1分,说明方法1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