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步走和新三步走 15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三步走和新三步走 1500字
邓小平同志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老“三步”。

江泽民同志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继承并发扬了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思想,提出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头50年的奋斗目标,即新三步”。

特别是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使新“三步”战略目标具体化,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前勾画的美好前景,越来越可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因此,探讨新“三步”与老“三步”的内容及辩证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同志的老“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经过分阶段、长时期的努力。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在1979年3月,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概念。

1980年1月,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
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接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全面提出分三步的战略步骤。

1987年8月,又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了温饱和小康,下一个世纪用30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更是一个宏伟目标,是切实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逐步形成。

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工业的装备水平落后,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不高;农业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基础差,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还较困难;教育远远跟不上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这就决定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超越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

二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

人口多,耕地少,必然制约现代化的
进程。

因此,我国的发展目标的具体指标不能定得太高,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不能太短三是我国资源短缺。

人均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其人均占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因此,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必须与人均资源短缺这一国情相适应,步子不能太快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一元发展战略,而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多元战略。

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里的“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争取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指的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

“三步走”战略中的每一个目标,都有经济发展目标,同时有人民生活改善、人口控制等社会发展目标。

二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娜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