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情境创设
• 你是否观察过放置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盆栽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 么特点?并展示相应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五、教学流程
• 课前下发预习案,学生完成通过看书和简单的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各经典实验的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并在预习案中将学生需要提 前掌握的相关信息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告知给学生,如胚芽鞘、锡箔、 琼脂块等。课上下发探究案,引导学生的思考、讨论和交流。学生 小组讨论交流的结果,由学生代表进行阐述。
课堂部分内容展示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实验
实验①与实验②对比,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③与实验④对比,能得到什么结论? 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 的是哪一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部分?你怎么样解释 这一结果?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生长素的发现
鲍森詹森实验
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分析该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 不够严谨,应如何改进实验?结论是?下一步要研究 的问题是什么?
5、难点及分析:
• ①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在探索胚芽鞘向 光生长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遵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 和对照原则,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 性。
• ② 生长素的运输
• 学生对形态学上、下端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 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二、学情分析
• 本章内容在《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之后,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 活动调节有了一定的认识。且高二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较强, 对于简单知识能做到通过阅读和分析自主解决,但逻辑思维能力和 实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头脑中的知识的梳理并将其转化成语言 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和提升。因此教学过程中,以“引 导探究”为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交流和展示培养学 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能简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 能解释植物向光生长产生的原因; • 能准确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 能说出生长素的产生的部位、运输的方式和分布 2、能力目标 • 通过自主阅读、分组讨论的过程,提高知识归纳的能力和语言表述
的能力;经历师生对实验的分析过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评价项目:预习案和探究案的完成情况 、课堂讨论、展示环节、课 堂习题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 评价指标:预习案的自主学习内容是否准确;探究案能自主完成的 多少,完成的准确度;课堂讨论中能否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提 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环节中能否正 确解释问题,且语言表达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热情、主动;合作意识的强弱。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
乌兰浩特一中 陈晓辉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情境创设 • 五、教学流程 • 六、板书设计 •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内 环境和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调 节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生命系统整体的认识。《植物生长素的发 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 用下产生的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 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为继续探究第二节、第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奠定基础。教材中以生长素 的发现科学史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 逻辑思维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
4、重点及分析:
• 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 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根据分析提出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 现历史中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 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也是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实验 方法以及严谨的思维逻辑过程。
生长素的发现
拜尔实验
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要在黑暗中进行该实验?结论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是什么?
生长素的发现
温特实验
请说出温特实验的对照组处理及实验现象。温特的实 验与拜尔实验相比有什么巧妙之处?结论是什么?下 一步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生长素的发现
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为_吲__哚__乙__酸___(IAA)
•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 评价项目: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安排、教 学基本功、学生方面。
• 评价指标:教学目标是否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的表述 是否准确,是否可操作,可落实;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学生课堂 的主体性表现;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是否能做到知识正确,课堂容量适当,学生 能接受;问题的提出是否清晰,指向性是否明确;教材的处理是否具 有科学性;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逻辑严谨;板书设计是否具 有科学性、工整、完美、简明、条理清晰;教学中能否熟练运用现代 化教学设备;能否适时追问;学生的参与度大小;学生是否敢于提出 问题,发表见解;各层次的学生是否均有所收获。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外因: 单侧光 照射
尖端
生长素横向运输 (向光侧 背光侧)
内生长素分布多 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
背光侧生长快 向光侧生长慢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
• 六、板书设计
• 板书设计不但体现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内容中,还展现科学发现 史和科学研究的过程,隐含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