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巧: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俊巧: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作者:刘锋曹佳静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9年第4期
核心阅读从“无忧诊所”到“爱心公社”,她所做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围。
吴俊巧,
一个心怀大爱的医务工作者,一个众口称赞的“中国好人”。
2018年11月3日,“无忧聚爱书屋”在赞皇县南邢郭镇西王俄村小学举行了简单的落成仪式。
汇聚在一起的各类图书以及书架、书桌、座椅等都是省城的爱心志愿者无偿捐赠的。
山村小学这间爱心书屋的发起人之一就是
“中国好人”吴俊巧。
吴俊巧是河北省中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多年热心公益的爱心志愿者。
2015年
她被评为“感动河北”年度人物。
2017年12月,吴俊巧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网民信赖的“无忧诊所”
吴俊巧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父母都是元氏县普通农民。
1984年,吴俊巧的奶奶去世,父
亲也不幸患上肺结核,但父亲咬紧牙关,靠耕种几亩庄稼,供养4个孩子读了大学。
1995年夏
天,52岁的父亲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早逝令吴俊巧心如刀绞,痛苦万分。
那时她就暗下决心:要
好好学医,治病救人。
1995年秋天,吴俊巧从河北医科大学护校毕业,来到省中医院麻醉科工作。
她刻苦学习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知识,获得了国家特色中医师资格。
多年来,吴俊巧刻苦攻读了历
代医学著作,如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大医精诚》《温病条辩》《医学衷中参西录》等经典著作,获取了大量传统医学的营养。
或许正是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吴俊巧认识到,要传承医术,做一名优秀医者,除了具备
足够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一颗慈悲之心,做一个好人、一个仁厚君子。
读书之余,吴俊巧开始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中医药知识和保健常识。
从最初的博客,到后来
的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她写下了数百篇中医保健文章,吸引了大量粉丝。
与网络相伴的
十多年里,她与数万粉丝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把她当作可以信赖的“保健医生”和“知心朋友”。
她在网上开办的“无忧诊所”粉丝越来越多,每天向她咨询、求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比如有网友深夜胃疼发作,或突然发烧,往往第一时间给她发私信,询问该咋办。
她每次都耐心地指导,根据病情出点子。
有的网友家人患重病了,也私信问她:究竟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我们全家就听你的!无论几点,无论白天黑夜,吴俊巧都不厌其烦,帮助对方分析利弊,一起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几年前
的一个晚上,一位甘肃高考生的母亲给吴俊巧发来十几封紧急求助信,说再有3天就要参加高考,可是孩子高烧不退,嗓子疼痛,输液4天了,一直没起色,全家人都急坏了。
吴俊巧一听也急了,说:“赶紧去找大夫,在耳尖的少商穴、商阳穴针灸!”对方按照她的建议找了一家诊所,医生诊
断后,也认为此中医疗法可行,于是对孩子实施了针灸刺血治疗。
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烧退了,一
家人对吴俊巧感激不尽。
救“驴友”感动河北
2015年5月8日中午,吴俊巧在石家庄市西郊山前大道前,遇到了昏倒在马路上的“驴友”
邱师傅。
那天,年过半百的邱师傅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到了赵县赵州桥,等返回到市区西郊山前
大道时,已经是午后一点半左右了,他又累又饿,加上体力透支,突然昏倒在马路上。
当时路上车
来人往,非常危险,吴俊巧刚好开车路过,见此情形,她毫不犹豫地把车横在马路中间,预防二次车祸,然后快速上前施救。
她运用传统中医的推拿手法,三下五除二就使邱师傅苏醒过来。
十几分
钟后,邱师傅能站起来了,他再三感谢吴俊巧并与之合影留念。
这一幕,恰好被围观的路人拍下来并发到了网上。
很快, “ 最美医生吴俊巧马路救人不怕讹”的新闻传遍石家庄,当地媒体也对她进行了整
版报道。
在当年的“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时,吴俊巧成功入选。
在颁奖典礼上,她谦虚
而诚恳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真是惭愧呀。
我要再接再厉,做更多的好事,为大家服务,回馈社会!”扶危济困献爱心2016年“7·19”洪灾发生后,吴俊巧去井陉县辛庄乡送救灾物资时,得知了一个消息:该县南峪镇贵泉村的村医董力平一家四口
都被洪水冲走了,村里缺医少药,灾后防疫形势相当严峻。
她当即决定,去贵泉村送药义诊,为村
民们设立“爱心诊所”。
“爱心诊所”所需要的心电图机、紫外线消毒灯、体重秤、高压消毒锅、颈椎治疗仪、水银柱血压计、听诊器、手术器材等,都是她专程送过去的。
这个小小的爱心诊所犹如雪中送炭,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
近年来,吴俊巧与爱心人士在贫困山区共同创建了两家公益慈善救助机构“蒲公英爱心公社”,一家建在元氏县牛家庄村,一家建在行唐县张小玲爱心养老院。
这两个“爱心公社”在自
助与互助基础上,实施“长流水式”的社会救助,就是把附近几十个山村的孤寡贫困老人集中起来,为他们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解决他们基本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蒲公英爱心公社”需要的米、面、油、菜等生活用品,主要由吴俊巧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捐助。
与传统爱心机构不同的是,
这里没有服务员, 也没有看护人员,老人们在生活上抱团互助,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干些力所能
及的事。
“爱心公社”还开辟了菜地,让老人们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同时,还买来鸡、羊、鹅等
禽畜,让老人们自己饲养,爱心人士出资认养,形成良性互动。
目前,两个“爱心公社”共有60多个老人。
吴俊巧还经常深入学校、厂矿宣传讲解医学和养生知识,有时会得到一些报酬,她也全部捐
给“爱心公社”。
在为石家庄市第41中学的师生们演讲时,她说:“平日里多做好事、善事,你
会吃得好,睡得安。
你们可以试试,帮助他人,一定能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