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孕栓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孕栓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庞云
【摘要】目的:对应用卡孕栓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预防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

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不做任何特殊处理;治疗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留置卡孕栓。

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剖宫产术后出血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卡孕栓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预防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10
【总页数】2页(P108-109)
【关键词】卡孕栓;剖宫产;术后出血;预防
【作者】庞云
【作者单位】山西省榆次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榆次城区防疫妇幼保健中心,山西晋中03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9.8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

临床上产妇由于分娩而导致出血,分娩结束后24 h的出血量占分娩后总出血量的80%以上,而上述阶段又以产后2 h内出血量最为集中,所以在这一时间段,临
床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对广大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1]。

产后出血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

本次研究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应用卡孕栓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进行研究。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

对照组产妇孕周34~43周,平均孕周(40.4±0.8)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7例;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2±1.9)岁;产妇体质量45~73 kg,平均体质量(54.6±1.3)kg;治疗组产妇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40.5±0.7)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6例;产妇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3±1.8)岁;产妇体质量44~71 kg,平均体质量(54.5±1.4)kg。

两组上述四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自愿选择通过剖宫产手术方式进行分娩,首先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然后按照常规步骤实施剖宫产手术操作。

术后对照组产妇不做任何特殊处理;术后30 min治疗组产妇经直肠置入卡孕栓1粒,深度控制在6 cm左右[3]。

1.3 观察指标:选择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出现剖宫产术后出血症状的人数、术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不良反应率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无效:产妇在剖宫产手术结束24 h后,阴道仍然处于持
续出血状态,需要进行抢救处理;有效:产妇在剖宫产手术结束24 h后,阴道出
血症状基本消失,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临床治愈:产妇在剖宫产手术结束24 h 后,阴道出血症状彻底消失,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产后治疗计划能够顺利实施[4]。

1.5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并实
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1 术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总有效率达到76.2%;治疗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总有效率达到
95.3%。

该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率: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剖宫产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失常、腹泻、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

见表2。

2.3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对照组产妇
在剖宫产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335.74±24.10)mL,在产后2 h出血量达到(416.28±25.42)mL,产后24 h出血量达到(1278.84±234.26)mL;治疗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213.56±19.73)mL,在产后2 h出血量达到(287.58±18.82)mL,产后24 h出血量达到(1026.59±122.72)mL。

三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4 剖宫产术后出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有16例出现术后出血
症状,比例达到38.1%;治疗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有2例出现术后出血症状,比
例达到4.8%。

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我国临床医学界呈现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如果的病例选择得当,施术的时机不能够保证及时,不但可以对母子的生命进行挽救,且可以使母女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保持正常,否则不仅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手术效果,还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远期不良影响,故实施手术操作之前必须要进行慎重的考虑
[5]。

剖宫产是手术助产的一个重要方法,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经历分娩的阵痛过程、产道不会发生裂伤、没有存在难产的忧虑;该项手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缺点是有出现大出血的可能性,且麻醉危险较高,产生血栓造成生命危险或术后伤口感染化脓等症状的可能性较大。

产后出血是目前临床上产科公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剖宫产手术分娩人数在临床上的不断增多,其产后出血症状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

临床上产妇由于分娩而导致出血,分娩结束后24 h的出血量占分娩后总出血量的80%以上,而上述阶段又以产后2 h内出血量最为集中,所以在这一时间段,临床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对广大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产后出血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临床上应用催产素预防该类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该药物是垂体神经素类药物的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巨细胞进行分泌,经下丘脑—垂体轴投射到产妇垂体的后叶,然后再释放入血。

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催生引产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产后止血作用,且能够使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该药物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引发子宫迅速收缩,对乳汁的分泌过程产生积极的有效刺激,并通过母婴之间的爱抚建立起良好的母子联系。

催产素虽然可以对子宫的收缩过程产生有效刺激,但它并不是分娩子宫收缩发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同时催产素对不同机体的敏感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对子宫产生的收缩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能于子宫平滑肌上存在的催产素受体有一定的关系,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超量给药也不能够起到明显的子宫收缩作用。

卡孕栓是卡前列甲酯栓的商品名,该药物可以对由于宫缩迟缓而导致出现的产后出血症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

其子宫收缩的作用相对于催产素更为理想,可以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显著提高,并使子宫平滑肌纤维明显缩短,并能使子宫中收缩频率显著增强。

显然催产素和卡孕栓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结合使用,可以在起效速度和半衰期上起到互补作用,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症状可以产生有效的预
防作用[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后留置卡孕栓的治疗组产妇产后出血症状的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5.3%,明显高于剖宫产后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6.2%,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且在围生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上述数据结果可以充分说明,在剖宫产手术后留置卡孕栓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可以使产妇的产后安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协作组.全国21省市自治区孕产妇病死率及死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26(12):112-113.
[2]黄卫红.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10,25(12):136-137 .
[3]范利.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内皮素、血栓素、前列腺素、心纳素含量测定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6(18): 477-478.
[4]刘莉.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8(14):605-606.
[5]刘彩霞,王德智.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32(14):122-123.
[6]冷雯,刘锦霞.卡孕栓预防妊高征产后出血108例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13(12):188-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