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组织效能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组织效能提升
摘要:在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正经历着提高应变
能力、价值增值能力,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
组织的结构、形态、特征必须与之相适应,组织效能提升迫在眉睫。
关键词:职位层级;定岗定编;编制;人力盘点;授权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 (2009) 12-0000-01 俗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它揭示了个人能力在组织上的无力感,也就
是说组织的效能提升很多时候往往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实现,他是个系统。
如果系统本身运转不灵,就如同汽车一样,每个零件再好,却不能够有效的配合,那样这样的汽车一定跑不快,跑不好!如何实现组织效能的提升,如何让组织系
统成为个人能力最大化的平台?
首先,要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开始组织结构优化之前,应作大量的梳理
和思考: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适合目前公司的发展和长期战略发展需
要吗?公司组织结构中管理层级的设定、岗位的设定、岗位人员的配置是合理的吗?等等,只有先理顺了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才能谈组织结构的优化。
第一步,扁平化组织结构,将“橄榄型”结构转变为“哑铃型”结构。
以一般公
司为例,职位层级设定一般不超过5个层级,即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专项主管-专员或文员,其中副总经理及专项主管属于可选层级,层级的取舍根据
经营规模和业务结构需要来设置。
第二步,合并机构管理,整合共享资源。
如一家大型化妆品公司有护肤品、
彩妆、美发等多个产品系列,如果每个产品系列都进行独立经营的模式,设定专
门的品牌运作部门或产品分销部门,将会导致业务岗位的批量产生,造成极大的
人力资源的浪费。
所以,可以考虑整合综合管理型的部门和岗位,公司内设立横
向管理的大品牌运作部门和产品分销部门,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享。
第三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度流程。
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梳理和
优化公司的审批、汇报流程,加强制度信息的传达和培训,达到公司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
其次,定岗定编。
优化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来后,要定岗定编,梳理各部门核
心职能和核心业务流程,分别制定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岗位人员设置及编制标准。
1.岗位精简。
减少辅助性岗位的设置,如业务助理、经理助理等,各部门不
设定副职。
另外,减少监督性、善后性、协调性岗位的设置。
通过流程的优化与
管理制度的完善,要求各工作环节做到“一岗到位”、“直接责任制”,如数据做单
员必须保证单据的准确性,不设核单员。
2.岗位职责扩大化。
根据业务规模及经营特点,进行岗位职责合并,如生产
型企业各部门的生产助理可兼任人事员的职能,一方面可减少岗位数量的设置,
另一方面有利于人员综合素质、技能的培养。
职能支持部门原则上只设两个层级,技能性强但“不带团队”的称为“专员”或“工程师”,淡化“官本位”思想,提高工作效率。
3.设定人员编制标准。
业务部门人员编制的设定依据可以参考同比增长率,
假设销售今年12月较去年同比增长10%,销售部门人均销售额应达到10万元/月,2009年12月销售额为100万元,则人员应该为10人,包含直接销售人员和辅助性岗位如数据员,以此,人员编制即可得出。
职能部门人员编制根据对应职能,
可按照业务规模设定人员编制。
如零售行业HR部门人员可按照HR人数与公司人
数比为1:200-300的比例配备人员,IT人员可按照1人负责50-80家店铺信息系统管理的标准配备人员等。
4.充分授权。
针对一线业务单元进行“自我管理”模式减少管理人员,即对基础管理人员进行一定授权,在签署“任务状“后,由其自行安排工作,自行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指导。
从而提升岗位价值,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管理人员倡导”走动式管理”,建立管理人员基层体验反馈工作机制。
在体验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倾听、指导为员工提供方便。
一方面,加深管理层对业务的了解,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另一方面,也使相关问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最后,人力盘点,实施员工培养发展计划。
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盘点,对盘点后的冗员,且无适合岗位调整的,应该直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现有岗位不胜任的相关人员,结合其工作态度及综合素质能力区别对待进行:工作态度及执行力较差者,直接淘汰;工作技能较差但有提升空间者,可通过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或转岗方式进行。
从人力结构匹配度而言,应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员工的负激励,同时应避免“小才大用”、“揠苗助长”,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影响员工的正常成长。
进行人力盘点后,人力资源部应与各部门负责人确认人员优化方案及对象,做好员工的沟通管理工作,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人力盘点结束后,须对现有员工实施培养发展计划,计划的制定须结合公司短期、中期发展目标,对组织结构及岗位梳理后,应及时对有工作内容调整的岗位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工作技能达到岗位要求。
人力资源部须拟定完整、完善的基础培训教材,基层管理人员的帮带实现入职培训与基础在岗技能培训,减少因集中培训产生的劳动成本、培训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Eisenberger. R. , R. Huntington, S. Hutchison, and D. Sowa,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6, 71, pp. 500-507.
[2]Blau, P.M. ,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64
[3]王文娟,李京文.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7,8
[4]袁凌,陈俊.感知义务对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