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
析
单选题(共20题)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A
2、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 B
3、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
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
思想者”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 A
4、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
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5、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这些
措施的作用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A
7、1~5岁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是
A.成人剂量的1/2
B.成人剂量的1/5
C.成人剂量的1/8
D.成人剂量的1/4
E.成人剂量的2/3
【答案】 D
8、康熙帝有诗云:“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这里描述的事件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三征噶尔丹
C.平定回部叛乱
D.进军雅克萨
【答案】 B
9、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10、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真迹放大”。
此言论说明史料可靠性要考虑()。
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
B.记录者动机
C.语言取舍与文饰
D.当事人记忆
【答案】 B
1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
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
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12、1967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游行民众反对的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 B
13、据史料统计,1872—1890 年间,进口棉纱的价格下降了 1/4
以上,如以 1872 年的进口棉纱价格为基数,1886 年进口棉纱的价
格仅为它的 66.9%。
这一变化引起的直接后果是()。
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答案】 C
14、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
”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答案】 A
15、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16、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
这部电影是()。
A.《摩登时代》
B.《浮华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大独裁者》
【答案】 B
17、规定取消旧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的不平等条约是( )。
A.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
B.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C.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D.1898 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答案】 A
18、有西方学者评论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他所评论的事件是()。
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D
19、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
A.南部种植园主要分裂
B.印第安人要求自治
C.黑人要消除种族歧视
D.殖民地人民要独立
【答案】 D
2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 A
大题(共3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
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
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
供应。
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
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
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
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
只
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
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
物价问
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
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
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
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
几百亿元。
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
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
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
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
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
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
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
到41184个。
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
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
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
1993年2月,国务
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
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
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5分)(2)根据材料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5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
史作用。
(6分)
【答案】(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
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
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
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
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
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
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
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
康发展。
二、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
对这些文化遗
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圜丘,
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
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
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
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
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问题:(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
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各遗产的
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
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
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
【答案】(1)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前朝后寝;地面建筑严格安置于中
轴线。
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规范了明清两朝的
帝陵风格。
(2)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昆曲再现古典戏曲原貌,近代百戏源于昆曲。
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昆曲创作脱离舞
台实际;新戏曲贴近百姓生活,对昆曲造成了冲击。
(3)上述遗产所
述类别:明孝陵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有:文化遗产是创新文明、汲取借鉴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之权威停止
法律或停止法律僭越之权力,为非法权力。
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
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力。
C.未经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借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
会准许之时限或方法者,皆为非法。
D.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E.除经议会同意之外,
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行为。
——摘自蒋相泽
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回答问题:(1)以上内容出自哪份文件?
限制了国王那些权利?(2)以上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答案】(1)《权利法案》。
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权。
(2)《权力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授予,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议会权利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