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地球的表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

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图片导入
1.教师:我们都居住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里,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二、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便捷的了解地形地貌。

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陆分布怎样?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地球的表面都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的高低。

地球表面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地理单元。

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2%;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海洋则连成一片。

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二)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从局部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过渡语: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中国,观察我国的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
(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我国地形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

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

教师提问:深圳的地形以丘陵为主。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你们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你们的家乡吗?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你能用词语来描述她的特点吗?小组进行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研讨。

2.了解地球面的主要地形
提问:地球的表面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呢?教师播放5种基本地形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小结: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形态,有5种常见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平原平坦广阔;丘陵起伏平缓;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高原地面坦荡,边缘陡峭;盆地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

3.观察图片中5种典型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谈话:我们再次缩小观察范围,从全国的地形地貌聚焦到五个具体的地方——香港地质公园、长白山天池、敦煌、黄土高原、黄河入海口,观察这五个地方的地形地貌,你能描述它们的特点吗?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仔细观察图片。

观察结束后再继续播放。

4.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推测出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的原因吗?把你们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

三、研讨
1.你推测什么原因形成了这些地形地貌?为什么?
2. 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你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四、拓展
同学们,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我们课上研究的5种地形地貌只是其中的几种形式,还有更多的地形地貌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学习。

课后,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图书、网上资源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资料库:
①弯曲的岩层。

图片呈现的地形位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其主要成因是,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波状弯曲。

②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口,经过漫长年代积水成湖。

长白山形成于约1200万年前的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

当火山休眠时,泉水从火山口涌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这是我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③敦煌的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地球表面的变化型的风蚀性地貌。

④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⑤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学生实验记录单】
1 地球的表面
▲探究起跑线
“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探究记录表
记录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①香港地质公园
②长白山天池
④黄土高原
⑤黄河入海口
影响地形变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