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综合练
一、选择题
1.我国春秋时代的大富翁陶朱公,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纱衣夏天卖。

这说明(..)
A.时间会影响某些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
B.陶朱公违反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C.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D.人们在夏冬两季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解析:选A。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纱衣夏天卖。

这说明时间会影响某些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价格,A符合题意;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B是错误的;价值决定价格,C、D是错误的,排除。

2.过去,北方冬季缺少夏季蔬菜,主要靠南菜北运解决北方城市居民吃菜问题,所以南方蔬菜价格曾一度上升。

最近几年,北方菜农大量兴建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导致南方的反季节蔬菜价格一跌再跌。

影响南方蔬菜价格变化的因素是(..)
①生产的变化.②供求的变化.③季节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格与供求之间关系等有关知识。

材料体现了生产、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②符合题意,③在题干中未体现,故选B。

3.2016年一件甲商品可以交换5件乙商品,一件乙商品可以交换4件丙商品。

2017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一件乙商品可以交换5件丙商品。

假定乙商品的生产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2017年一件甲商品可以交换20件丙商品.②生产一件甲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减少了25%.③生产丙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④生产一件丙商品耗
费的劳动量提高了20%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2017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2017年甲
商品的价值量为原来的1÷(1+25%)=4
5
,也就是说,此时一件甲商品可以换4
件乙商品,而一件乙商品可以换5件丙商品,即一件甲商品可以换20件丙商品,①说法正确;原来一件乙商品可以换4件丙商品,后来,一件乙商品可以换5件丙商品,则丙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4)÷4=25%,③说法正确;②④表述错误,商品的价值量变化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选项没有明确劳动量的性质。

该题选B。

4.假如某行业2016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每小时创造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40元。

如果某生产者2017年的劳动生产率是2016年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2倍,该生产者1小时创造出来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行业2017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10%.. B.15%
C.20%.. D.25%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价值的相关计算。

2016年该行业每小时创造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40元,那么每件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应为120元。

若2017年某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是2016年该行业的2倍,即1小时生产4件,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则每件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0元。

设该行业2017年劳动生产率提高x,则120÷(1+x)=100,x=20%,故选C。

5.图像中x轴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反比例关系,故选A。

6.(2016·高考江苏卷)“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
收的年份,农民的种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图(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解析:选C。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般来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即需求受价格影响的程度比较小。

粮食丰收,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会刺激需求,但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故价格下降后的粮食需求增长的幅度较小,C项图示符合题意,当选;A项图示表示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是错误的;B项图示表示的是供给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项图示表示的是需求弹性比较大,即需求受价格影响的程度比较高,不符合题意。

7.“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这些经济现象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是同向的.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③价格变动对高档消费品影响较大.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影响是相同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①表述错误,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是反向的,排除;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所以“大米涨价了,也得买”;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所以“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④错误。

本题答案选B。

8.下图为变动着的市场价格,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A.价格处于M时,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
B.价格处于N时,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价格处于Q时,就是均衡价格
D.价格处于M、N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
解析:选D。

价格最高时不一定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A不符合题意。

价格最低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均衡价格是指在供给量和需求量,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不等于价值与价格的相符,C与题意不符。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D符合题意。

9.甲与乙分别为牛奶和奶粉,丙与丁分别为手机和充电器。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关于需求与价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②丙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③甲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④丙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甲与乙分别为牛奶和奶粉,属于替代品,甲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①错误;甲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③正确。

丙与丁分别为手机和充电器,属于互补品,丙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②正确;丙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④错误。

故选C。

10.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销售有机蔬菜水果。

这些有机蔬菜水果在超市的价格要比普通蔬菜水果贵好几倍,但是销路依然很好。

这意味着(..)
①有机蔬菜水果的高质量决定其价格.②有机蔬菜水果的高需求决定其价
格.③有机蔬菜水果的价值量比普通蔬菜水果大.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生产规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因此认为有机蔬菜水果的价格是由质量决定的、由需求的状况决定的说法错误,故排除①②,并判断③正确;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较多,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④正确。

11.下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
1
为变动前曲线,S
2
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
致S
1向S
2
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图示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如果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加,故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生产者获利会増加,进而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的表述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故④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B项。

12.某企业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的大小
B.劳动力价格上涨降低了产品人工成本.
C.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D.劳动力价格上涨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
解析:选C。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上述材料中“某企业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因为劳动力属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刺激生产者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故本题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3.某班同学学习《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知识,走访了本地农贸批发市场,从市场统计信息部了解到,2016年9月~10月份鸡蛋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平均价格达到每斤5.15元,而去年同期该市场鸡蛋平均批发是3.8~4.0元/斤,仅一年时间,鸡蛋价格上涨超过25%。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一期间,恰逢中国传统的中秋和国庆“双节”,食品加工企业肉蛋采购量增加;另外,今年养鸡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也有上涨;加之前期肉价上涨让很多居民选择用鸡蛋作为代替品,这也是推动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1)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图中哪条曲线能够准确反映鸡蛋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为什么?
(2)请从同学们调查获得的信息中,分析引起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

解析:(1)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但是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据此可以看出,.A曲线能够准确反映鸡蛋价格上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2)本题考查引起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展开分析。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解答时从上述影响价格的
两个角度回答,并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A线。

理由: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鸡蛋属于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2)①价值决定价格。

养鸡饲料价格的上涨即成本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②供求影响价格。

市场需求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因素。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鸡蛋和肉类互为替代品,肉类价格上涨间接带动了蛋价上涨。

14.目前全国实施阶梯电价方案。

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每度涨3毛。

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

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对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结合材料,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答案:对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

②电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明显变化。

电价的调整有可能促使部分消费者使用其他替代能源。

③电价的调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缩小高能耗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低能耗节电产品的生产。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阶梯电价有利于调节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