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
(100分45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和空气的浓度有关,当空气的温度越低、浓度越稠密时,传声的速度就越快,教堂远郊的居民常用收听到的报时钟声的清晰程度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有一天,他们收听到的报时钟声一次比一次清晰,则该地区的天气将会越来越阴(选填“晴"或“阴”)。
2.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
如图所示,用一个纸糊的箱子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把一个玩具小矮人放在纸箱上,当用这个喇叭播放音乐时,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这是因为发声的物体振动而引起的,如果调节音响使响度增大,会发现小矮人舞蹈时跳得更高(选填“高"或“快")。
4。
我国河南信阳出土了一套13枚编钟,由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曾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这套编钟之所以能发出多种音调是由于13枚编钟的大小不一,在敲击时,大钟振动得慢,小钟产生高音。
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音色,②频率。
6.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
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习惯。
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8.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这种声波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340 m/s,而是340 mm/s,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你听到的声音将会是“吗好你”,这是因为声音的速度比你朋友步行的速度慢。
他向你走来时,后发出的声音(选填“先发出的声音”或“后发出的声音”)先传到你的耳朵。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题号
1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答案A C A A D D C
10。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1.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在看到发令枪的烟火时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空气的温度为
15 ℃,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
少了2.94 s B。
多了2.94 s
C。
少了0。
294 s D。
多了0。
294 s
12。
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A录到的有高音和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频率较低的B。
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D。
响度较小的
13.据说,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
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当声波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就能穿透数道墙壁而不被减弱,还能穿透石头、砖块和金属。
传统的房屋、屏障碰上这种武器就无安全可言.但被攻击的目标周围如果有一个很薄的隔离带的话,这类武器就无用武之地,这种很薄的隔离带是
A。
真空带 B.钢铁带 C.玻璃带 D.海绵带
1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乙图中,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丙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丁图中,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不同量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5.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响度B。
音调
C.音色
D.介质
16。
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不变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B。
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乙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比甲少
D。
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的波形
三、实验题(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5分,共25分)
17.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既会听到刻度尺(2分)振动发出的声音,又会听到刻度尺敲击桌子(2分) 发出的声音;
(2)该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的振动幅度(2分) 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的长度(或振动快慢,2分)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2分)(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8.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利用琴弦做研究。
(1)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3分) 的关系;
②若他要探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a(3分)和b(3分)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根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3分)点,最低的是按住B(3分)点。
四、计算题(第19小题14分,第20小题12分,共26分)
19.休渔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张华同学随爸爸一起乘捕捞船出海。
航行30 min进入作业区,声呐回波显示前方发现鱼群,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波的时间为4 s。
2 min后再次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变为3 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1)捕捞船应用声呐作为探测器,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2)发现鱼群时,鱼群距离捕捞船多远?
(3)鱼群相对捕捞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建立模型:捕捞船是静止的,鱼群是运动的)?
解:(1)方向性好. (2分)
(2)超声波从海面到鱼群所用的时间
t=×4 s=2 s(2分)
鱼群距离捕捞船
s=vt=1500 m/s×2 s=3000 m(2分)
(3)2 min后鱼群距离捕捞船
s'==2250 m (2分)
鱼群运动的距离
=s—s'=3000 m—2250 m=750 m (2分)
s
鱼
鱼群运动的时间
t
=60 s×2=120 s(2分)
鱼
则鱼群相对捕捞船运动的速度
v
==6.25 m/s (2分)
鱼
20。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速度为10 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途中司机按一下喇叭,2 s后司机听到回声。
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解:汽车在2 s内的路程
s 1=v
1
t=10 m/s×2 s=20 m(3分)
声音在2 s内的路程
s 2=v
2
t=340 m/s×2 s=680 m(3分)
司机按喇叭时距山脚的距离
s==350 m (3分)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
s 3=s—s
1
=350 m—20 m=33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