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 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名词解释
意境: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个境界不同于自然景物的真实境界,而是融入了作者强烈情感的艺术境界。
我们知道,人类在客观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一定时代的文学意境产生的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审美经验,就不会有文学意境的产生。
文学意境只能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并且必须反映和表现那个特定的时代精神风貌和审美趣味。
人们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受到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陶冶,获得感情上的美的愉悦,产生共鸣,发挥移情作用,进入或接近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的心灵世界。
但文学意境绝不是单纯的主观臆造,它总是以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与概括为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艺术形象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结合。
文学意境既有情调韵味,又有思想意义,是二者的统一。
意象:也叫意境,“意”是主观的“意”,“象”是客观的“象”,“意象”就是把客观的“象”组织起来,给人以生动的形象。
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立象尽意,即所谓“立意以尽意”。
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中的“意象”,则是指这些文学体裁中出现的生动的富有含义的景、物、人等生活形象,或者把那些以各种形态构成的艺术形象及其内在含义,称之为“意象”。
意象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意”,即主观的意愿;二是“象”,即客观的外物。
前者是主观,后者是客观。
“意”与“象”有机地结合,就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意象系统,有的意象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思想和情感。
“意象”所展示的意境和意蕴,正是文学意境的核心和实质。
比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字面上看,是写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和战胜困难的乐观态度,但在创作中,却饱含着诗人力求进取,奋发有为的思想情怀,这是他的理想,是他的自信,是他的抱负,也是他的志向,这就是他的“意”。
至于“会有时”的现实基础和对未来的信念,则已蕴藏在诗句之中,读者可以从其“意”中体会到。
“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直”,似乎明白如话,但我们不能单从字面上去解释,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可以指诗人将大展宏图的决心,也可以指对实现理想的乐观态度,还可以指当时的一帆风顺的形势,另外,它也可以作另外一层理解:那就是诗人并非空有理想,不付诸行动,而是已经做好了准备,只待机会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