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体会。
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2018.6-2019.6期间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2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总结其术后的复苏护理体会。
结果在12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共有1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在进一步接受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生,生命体征均平稳。
结论复苏护理可帮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平稳渡过苏醒期,促进其快速康复。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此手术方式可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治疗疾病,并可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与降低手术风险,最终达到促进患者抗诉康复的目的[1]。
目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一直是临床高度重视的环节,患者从接受麻醉到手术顺利完成直至患者清醒,是一个异常关键的时间段,因患者受到麻醉药物残留与手术创伤的影响,其在复苏期具有相对较弱的生命体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严密观察并实施有效措施,不然则可提高患者发生严重发生症的危险,甚至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
因此,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总结术后复苏护理的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2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63:57,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42±3.35)岁。
1.2 方法
1.2.1 呼吸道护理
(1)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肌张力、呼吸节律、神志(如伸舌、摇头、睁开眼睛等)及表情面色等,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节奏、呼吸深浅及呼吸频率等异常情况,需肌力给予吸氧,利用呼吸机尽量引导患者进行自主呼吸。
(2)需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对于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并进行深呼吸,以促进排痰。
另外,若有必要可除去吸痰器给予患者吸痰,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吸痰时间每次需<15s,以避免损伤患者黏膜,且在吸痰前后均需给予患者充分吸氧,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处于安全范围,而在吸痰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变化情况,若存在心律不齐或心率显著加快等情况,需停止吸痰,等稳定后再给予吸痰。
(3)若患者口腔或鼻腔之中因手术原因遗留有凝血块或填塞有纱布,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窒息,以及时给予处理,且需避免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由于舌根后坠而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对于存在前会厌、前位喉头及巨舌的患者更需加倍注意。
另外,若患者存在异常呼吸音、胸廓活动受限、胸骨切迹下陷及鼻翼煽动等情况,需立即进行处理,需先使患者取侧卧位或头部取过度后仰位,并将其下颌托起,再放置鼻咽或口咽通气管,以有效解除梗阻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尖锐喉鸣音,此说明患者发生喉痉挛症状,需立即进行抢救,以消除诱因,并充分加压给氧,若有必要还可告知麻醉师给予药物治疗。
(4)对于存在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及严重低氧血症情况的患者,若奇特氧疗支持方法无法立即改善症状,则应告知麻醉师再次给予气管插管,以使患者得到机械通气治疗。
1.2.2 循环系统护理
(1)部分患者在术后均极易出现高血压症状,此症状一般常发生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患者之中,且术后缺氧、尿潴留、寒战、疼痛及气管拔管均可引发高血压,故必须明确原因,根据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以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2)残留麻醉药物与血容量不足均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症状,对于此症状,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变化情况,并需结合患者术前情况,核查术中、术后患者的出入量以评估其血容量,遵医嘱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且需严密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量、质、色及患者面色,以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体征,如:血压持续降低、烦躁焦虑、呼吸浅快、脉快细弱、皮肤湿冷多汗及面色苍白等,同时需注意鉴别术后出血与麻醉药物的影响情况。
1.2.3 恶心、呕吐护理
麻醉与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恶心、呕吐,患者不仅可感到不适,发生持续的恶心、呕吐症状,还可发生吸入性肺炎与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且可能随着病情愈发加重而直接造成其死亡。
因此,患者一旦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护理人员应注意下面几点:(1)及时改变患者体位,将其头部偏于一侧,并尽量取头低足高位,同时吸出患者的呕吐物。
(2)护理人员可建议医生适当给予药物进行防治恶心、呕吐。
(3)若患者存在剧烈呕吐情况,需遵医嘱进行补充电解质。
1.2.4 心理护理
在患者从麻醉中逐渐清醒时,因残留麻醉药物的影响,患者尚未完全恢复意识,但其潜意识还对麻醉、手术存在一定的空滤与焦虑,故护理人员需保持室内适宜的灯光与温度,善于观察患者的动作与眼神,及时知晓患者想表达的意思,充分的关心与体贴患者,使其具有安全感。
2结果
在12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经复苏护理后共有1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其中血压异常者有7例,占比38.89%,恶心、呕吐者有9例,占比50.00%,其他症状者2例,占比11.11%,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进一步接受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生,生命体征均平稳。
3讨论
目前,全身麻醉手术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而麻醉复苏期是患者全面恢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患者极易出现循环功能不稳定、寒颤、误吸、窒息、心律失常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而护理措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3]。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观察病情进展情况,最大程度的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并遵医嘱快速处理并发症,以患者为中心积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从而确保患者平稳渡过苏醒期,促进其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仙花,万政佐,阙彬.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于复苏期诊疗要点及观察处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9,(6):847-848.
[2]康效艳.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8,32(14):2310-2311.
[3]罗恒,田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J].重庆医学,2016,45(31):446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