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钢闸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板和次梁的设
第三节二、次梁设计计
面板水压力按面板跨度的中心线划分传给水平次梁受到均布荷载水平次梁支承在竖直次梁上,为连续梁:次梁轴线处的水压强度a上、a下:水平次梁轴线到上下相邻梁之间的距离
第3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水平次梁和竖直次梁同时支承着面板,面板上的水压力由水平次梁和竖直次梁共同分担,面板上的水压力按梁格夹角的平分线划分各梁所承担的水压力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2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2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水压力作用时,在面板(四边固定)A点上游面受拉
,下游面受压;
参与梁整体弯曲时,梁上翼缘受压,板也受压板上游面处于异号应力作用,易破坏。
第2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近似取面板区格中心处的水压强度作为面板区格的均布荷载
第2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四边固定的面计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在面板支承边长边中点处
:弯应力系数(与支承情况有关,查表得到)
:弹塑性调整系数 ;
时,
第21页/共59页
时,
0.9:考虑面板参与主梁共同工作,保留一定的强度储备系数a、b:区格短边、长边长,从面板与梁连接焊缝算起(梁的净距离)
弦杆为上下主梁的下翼缘,竖杆为横隔板的下翼缘,斜杆另设,支承在边梁上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在边梁上设置滚轮(主轮、反轮、侧轮)或滑块 侧轮、反轮:防止闸门左右倾斜被卡住或前后碰撞
将闸门与吊索或吊杆相连的装置
门叶结构和孔口周围缝隙之间设置,防止闸门漏水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为什么跨度大,而主梁数目反而减少?
L增大,
比L增加更快,
为了满足强度
和刚度
要求
增大I、W(
)
增大梁高h效果最好
第1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会计学
1
钢结构钢闸门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计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算时,考虑面板兼作次梁翼缘,有效宽度B的取值:
(面板兼作翼缘受压时不会丧失稳定)
第3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第3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主梁受竖直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还承受面板直接传来的分布荷载为简化计算,近似将主梁上的荷载换算为均布荷载。主梁按等荷载原则布置,把闸门在跨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总水压力除以主梁根数n,得到每根主梁的均布荷载
第4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节 边梁设计
第4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主梁、水平次梁与面板直接相连,竖直次梁降低到水平次梁的下翼缘底,使水平次梁成为连续梁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
构布置
第1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1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先初选面板厚度,验算面板强度
第3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
承担的水压力作用面积为六边形,换算到水平次梁上的荷载分布图为梯形
:六边形面积中心处的水压强度
第3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4页/共59页
承受水平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承受面板直接传来的水压力,水压力作用面积为一条对角线与梁轴垂直的正方形,换算到竖直次梁上的荷载分布图为三角形
:避免门底水流冲击主梁腹板引起闸门振动
第1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1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
构布置
00
第1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
第17页/共59页
水平次梁、竖直次梁、主梁上翼缘与面板齐平。梁格与面板形成刚强整体水平次梁遇到竖直次梁,水平次梁需切断,横隔板兼作竖直次梁时,可在横隔板上预留开孔,使水平次梁成为连续梁。
第1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两主梁间距尽可能大,但要满足构造要求
第1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主梁至水面的距离由公式(6-1)和(6-2)求得
第1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6页/共59页
例题228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8页/共59页
第3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第3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第4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五节 横向、纵向联结系
第4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五节 横向、纵向联结系
第4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节 边梁设计
水平荷载:梁格传来的水平水压力(为简化计算,均由主梁传给边梁)行走支承反力R1、R2竖向荷载: 闸门自重G/2行走支承和止水与埋固构件间的摩阻力启吊力 T门底过水下吸力Px等
B点沿梁轴线方向
用附录九表 2 中
计算,
较大
B点远离轴线
有较大衰减
第2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垂直焊缝长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侧拉力
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水平剪力
第2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且
第2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5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垂直于梁轴线方向
沿梁轴线方向
(拉)
第2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B点下游面虽是同号应力状态,但较大,可能比A点上游面更早进入塑性状态
第2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由附录九表2,知 时,系数 与
比较接近,
相对较大
(1)
(2)长边方向垂直主梁轴线方向时:
第三节二、次梁设计计
面板水压力按面板跨度的中心线划分传给水平次梁受到均布荷载水平次梁支承在竖直次梁上,为连续梁:次梁轴线处的水压强度a上、a下:水平次梁轴线到上下相邻梁之间的距离
第3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水平次梁和竖直次梁同时支承着面板,面板上的水压力由水平次梁和竖直次梁共同分担,面板上的水压力按梁格夹角的平分线划分各梁所承担的水压力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2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2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水压力作用时,在面板(四边固定)A点上游面受拉
,下游面受压;
参与梁整体弯曲时,梁上翼缘受压,板也受压板上游面处于异号应力作用,易破坏。
第2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近似取面板区格中心处的水压强度作为面板区格的均布荷载
第2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四边固定的面计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在面板支承边长边中点处
:弯应力系数(与支承情况有关,查表得到)
:弹塑性调整系数 ;
时,
第21页/共59页
时,
0.9:考虑面板参与主梁共同工作,保留一定的强度储备系数a、b:区格短边、长边长,从面板与梁连接焊缝算起(梁的净距离)
弦杆为上下主梁的下翼缘,竖杆为横隔板的下翼缘,斜杆另设,支承在边梁上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在边梁上设置滚轮(主轮、反轮、侧轮)或滑块 侧轮、反轮:防止闸门左右倾斜被卡住或前后碰撞
将闸门与吊索或吊杆相连的装置
门叶结构和孔口周围缝隙之间设置,防止闸门漏水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为什么跨度大,而主梁数目反而减少?
L增大,
比L增加更快,
为了满足强度
和刚度
要求
增大I、W(
)
增大梁高h效果最好
第1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会计学
1
钢结构钢闸门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计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算时,考虑面板兼作次梁翼缘,有效宽度B的取值:
(面板兼作翼缘受压时不会丧失稳定)
第3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第3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主梁受竖直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还承受面板直接传来的分布荷载为简化计算,近似将主梁上的荷载换算为均布荷载。主梁按等荷载原则布置,把闸门在跨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总水压力除以主梁根数n,得到每根主梁的均布荷载
第4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节 边梁设计
第4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主梁、水平次梁与面板直接相连,竖直次梁降低到水平次梁的下翼缘底,使水平次梁成为连续梁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
构布置
第1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1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先初选面板厚度,验算面板强度
第3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
承担的水压力作用面积为六边形,换算到水平次梁上的荷载分布图为梯形
:六边形面积中心处的水压强度
第3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第34页/共59页
承受水平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承受面板直接传来的水压力,水压力作用面积为一条对角线与梁轴垂直的正方形,换算到竖直次梁上的荷载分布图为三角形
:避免门底水流冲击主梁腹板引起闸门振动
第1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1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
构布置
00
第1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
第17页/共59页
水平次梁、竖直次梁、主梁上翼缘与面板齐平。梁格与面板形成刚强整体水平次梁遇到竖直次梁,水平次梁需切断,横隔板兼作竖直次梁时,可在横隔板上预留开孔,使水平次梁成为连续梁。
第1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两主梁间距尽可能大,但要满足构造要求
第1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主梁至水面的距离由公式(6-1)和(6-2)求得
第1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二节 平面钢闸门的组成和结构布置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4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6页/共59页
例题228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8页/共59页
第3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第3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第四节 主梁设计
第4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五节 横向、纵向联结系
第4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五节 横向、纵向联结系
第4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六节 边梁设计
水平荷载:梁格传来的水平水压力(为简化计算,均由主梁传给边梁)行走支承反力R1、R2竖向荷载: 闸门自重G/2行走支承和止水与埋固构件间的摩阻力启吊力 T门底过水下吸力Px等
B点沿梁轴线方向
用附录九表 2 中
计算,
较大
B点远离轴线
有较大衰减
第27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垂直焊缝长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侧拉力
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单位长度上的水平剪力
第28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且
第2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49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七节 行走支承
第50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1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2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九节 止水、启闭力、吊耳
第53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
计垂直于梁轴线方向
沿梁轴线方向
(拉)
第25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B点下游面虽是同号应力状态,但较大,可能比A点上游面更早进入塑性状态
第26页/共59页
第六章 平面钢闸门
第三节 面板和次梁的设计
,由附录九表2,知 时,系数 与
比较接近,
相对较大
(1)
(2)长边方向垂直主梁轴线方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