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
1. 2015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 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
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 。
矮行星 D 。
小行星 读右侧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图,回答2~3题。
2.图中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3.不包含该天体系统的天体系统为( ) A .总星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太阳系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
图完成4~5题.
4.到达该地区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 A .红外线波段 B .紫外线波段
C .可见光波段
D .x 射线波段 5.图中ab 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
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经度 C .地势 D .气象
北京时间2015年3月12日凌晨0:22,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 捕捉到一个巨大的X2.2级的太阳耀斑。
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太阳活动类型和太阳大气层匹配正确的是( )
A .耀斑—①层
B .太阳风-②层
C .耀斑—③层
D .太阳黑子—①层 7.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太 ①
②
③ 阳
大 气
变质
①
⑦
⑥ B .北京地区上空出现耀眼极光
C .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台风频发
D .太阳黑子的数量明显增多
8.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 .左右摇晃
B .先摇晃后颠簸
C .先颠簸后援晃
D . 上下颠簸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地震波随深度的传播速度变化图",完成9~10题。
9.图中的X 处为( )
A .莫霍面
B .软流层
C .古登堡面
D .内外核交界面 10.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
B .①层中地震波波速大体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
D .甲波为横波,比乙波的传播速度更快 图5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①层代表硅铝层,②层代表硅镁层,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代表地核 B .④是古登堡面
C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D .自下而上横波穿过④速度减小 1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 .④以上部分
B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
部
C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D .①②③的全部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表示形成大理岩的作用的箭
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中常含化石
B.⑥⑦⑧为高温熔融作用
C.②③环节代表外力作用
D.最常见的一类化石是花岗岩
15.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⑥过程形成的是 ( )
16.下列现象与地球上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D.地球上昼夜更替周期适宜
17.以下人类活动中,所涉及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2010年8月,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宁等6个丹霞地貌,被捆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砂砾岩,经内外力作用后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下图为某丹霞地貌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19.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D.重力崩塌、地壳抬升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回答20~21题。
20。
该实验模拟的现象与下列海洋和边界组合正确的是()
A。
地中海生长边界 B。
红海生长边界
C.印度洋消亡边界
D.大西洋消亡边界
21.下列地理事物可能产生于这种板块运动交界处的是( )
A。
渭河谷地 B. 海沟
C。
青藏高原 D. 海岭
2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地表形态特点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冰川侵蚀
C. 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冰川侵蚀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24.下列关于图中甲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岩石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成
B.甲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可能形成石灰岩
C。
甲处为向斜构造,适合开挖地下隧道
D。
甲处岩石分层明显,可能找到化石
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完成25~26题。
25.宏观地形M是()
A.巨大裂谷 B.低缓高原
C.岛弧—海沟 D.山脉—海沟
26.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A.下地幔 B.软流层
C.海底岩层 D.板块内部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
南亚国家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
读尼泊尔简图(左下图),完成27题.
27.该国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右上图为位于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大西洋海岸的“巨人之路”,是由喷出的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成的风化岩层,它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
读图,完成28~29题.
28.“巨人之路”的岩石从成因上看最可能为( )
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29.“巨人之路”反映了贝尔法斯特地质史上曾经出现的典型内力作用为( ) A.海浪侵蚀 B.地壳隆起 C.火山喷发 D.强烈地震
30.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31.柯伊伯带是太阳系内海王星轨道外的圆盘状区域,布满着大大小小的冰封物质。
有关柯伊伯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地月系中B.其冰封物质属于天体
C.有星云分布D.位于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
32。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33~34
题。
33.从图示信息可知,下列岩石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甲乙两山的内力作用不同
B.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无关
C.①处地质构造一定是地垒
D.③岩石中常含有生物化石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
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
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
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
36.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有霜冻,这与右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A.① B.③ C.⑤ D.⑦
37.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38.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39~40题
39.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
④处
40.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读“我国加快建设的‘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加尔各答附近的甲地地貌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2)从波长分布上看,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爪哇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2分)
(3)内罗毕到加尔各答海上航行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则此时的北印度洋主要盛行风,其成因为。
(2分)
42.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属于
向斜的是______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的地形是岩层断裂__________而
形成的________(上升或下沉)。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质构造具备良好的储油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
容易储存丰富地下水的是 ________________.
(4)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①、②、④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
库坝址等)的是处。
若要开凿隧道,则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41。
(1)三角洲河流堆积(沉积)作用(2分)
(2)可见光区纬度(纬度低)(2分)
(3)欧亚非洲消亡小(4分)
(4)地堑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堆积作用(2分)
42.(10分)
(1)②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上升(4分)
(2)A (1分)
(3)②①(2分)
(4)④②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岩层较稳定),又能引导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事故(不易积水). (答背斜岩层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量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也可.)(3分)
- 11 - / 1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