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分析研究
摘要:目前全球范围均面临严重的能源经济危机,并对地质环境造成十分严重
的破坏。

为可以有效缓解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等关键性问题,为可以实现对工程、环境与水文地址的全面调查与评估,则需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科学合理应用水
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全面综合的增强地质勘察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为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分析
1 引言
回顾社会发展历程,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资源与
环境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然而,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当今社
会较为突出的问题,甚至已经制约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从现阶段来看,水工环地
质勘察工作的作用除了要对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同时也要对环境保护
提供必要的保障。

基于此,对于水工环地质勘察进行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
对于进一步推动水工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2 水工环地质勘察整体分析
2.1 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内容
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分成初测阶段以及初步设计
阶段。

第一,初测阶段的地质勘察主要就是通过较为粗略的勘察方案对选定区域
进行勘察,此区域一般都是水下区域或者覆盖区域。

主要采取的方法包括磁法、
低电阻法或者高电阻法等等,从中能够得到相应参数数据而获取待测区域地质情况。

第二,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方法包括“电法”和“井法”两种技术,勘察中的内
容主要有道路方向的勘察、地下水流向的勘察、建筑材料勘察以及滑坡带勘察等等,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第三,最终利用地下水淹没物勘察、钻井
勘察和宕层勘察等方式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

2.2 水工环地质勘察作用
水文地质勘察形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勘察技术形式,要以地质设计模式要求作为前提条件进行设计形式的完善优化,同时要对地
质研究系统实施详尽的分析。

对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在实
践过程中要进行分析评估。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自然环境中不同类型地质情况实
施有效的分析评估,要充分考虑到水工环研究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来对不同研究
对象实施分析,要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应用形式进行研究。

2.3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分析
所谓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就是指对区域性水文情况、工程情况和环境情况实施
地质勘察。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支撑,例
如在煤矿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在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
能源供需矛盾问题。

总的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起
步相对较晚,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文、
工程以及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3 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分析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密切关系大众生活与社会发展,特别是随着地质勘察水
平不断提升,要发挥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优势,全面优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


水工环勘查过程中,物探技术凭借其能够在不破坏地质环境的情况下,能够快速、低成本的获取地质材料的物理参数,因此,物探技术实现了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广
泛应用。

3.1 GPS技术
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是目前大众日常生活中相对常见的技术形式,在具体的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合理使用GPS技术,能够大大调动工作人员的
工作积极性与参与效率。

在GPS技术中,最主要的工作流程为先将需要具体监测
的位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给GPS接收设备,之后使用卫星的传输优势,将具
体检测的信号以反射的形式,发射给地面信息接受设备上。

通过以上信息内容进
行收集和科学整理。

同时,GPS技术也可以被成熟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环境
污染之中。

3.2 GPR技术
GPR技术(Ground-penetratingradar),也被称为探底雷达技术,该技术的工
作原理与GPS技术极为接近,通过使用电磁波技术对地理信息状况进行探测与收集,通过使用相关的检测设备,使得地质人员可以对地下未知数据信息状况,进
行全面收集。

之后,在借助相关仪器来绘制图纸,从而使相关人员清晰研判地下
信息,如水深、地质状况和岩石厚度信息等等。

凭借GPR技术的应用优势,因此,该技术能够成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活动中。

相对于之前传统的卫星定位测量方
法需要对数据进行再处理,使用RTK技术可以实现实时获取,不但能提高定位精度,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共享,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为工程放样、
地形测图等各种测量提供新的测量方法。

与GPS技术搭配,可以更加准确的提高
测量精度,精准判断地质灾害、水文分布、环境污染等,为水工环地质勘察提供
更加准确的信息。

3.3 RTK技术
RTK技术是建立在两个测试站的载波基础上的,勘测时采用的是三种差分方式,即相位、伪距和位置。

通过卫星之间传递的信号信息,采集数据。

因为RTK
技术采用的是厘米级的精度,所以可以大大地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但是环境一定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

结合之前的各项研究,RTK技术还可
以带动其他的一些基地设施,并能与它附近的卫星建立联系,然后进行多方数据
的比对。

RTK技术的优势很多,它作业属于自动化,测绘无需人工干预,功能十
分的强大。

RTK技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满足基本工作要求,就可以轻
松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工作。

操作十分简单,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可以方便的与计
算机、其他测试仪器通信。

因为当前的勘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所以RTK技术应
用在水利工程、环境破坏及地质灾害受损的地方较广泛,也是水工环地质勘测环
节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3.4 RS技术
RS(RemoteSensing)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进行自然灾害的勘
测与防治,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

目前随着
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已从单一遥感像多元遥感买进,在城市勘测与环
境监测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5 TEM技术
TEM技术,又被称之为“瞬变电磁方式”,它作为一种新型勘探技术,最开始
是被应用于航空物质勘察中,而随着其自身性能的逐步提高,应用的范围越来越
广泛。

目前,TEM技术已经开始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应用,但其应用的时
间并不长,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该技术就是利用电磁设备利用回线原理,将
脉冲电磁笔发射到地下,观察涡流场的变化情况,基于此,对本地区的地质环境
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合。

实际应用过程中,如若检测过程中未曾出现无规则的变化,那么就说明该地区中蕴含着一定的带点均匀地质体。

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TEM技术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且灵敏度较高,将其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抗干扰能力与灵敏度高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4 结语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加强能源的开发力度,在地质勘察
过程中需要采取先进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来提升能源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随着
我国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勘察技术得以出现(例如GPS技术、RS技术、GPR技术、RTK技术、TEM技术等)。

在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相应工
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为适宜的技术,为地质勘察工作打造较好基础,
推动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小春.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7,12(22)123-125.
[2]许大建.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J].世界有色金
属,2017,15(10):112-112.
[3]于世君.浅谈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学技术创新,2013(27):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