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常用合成树脂微量总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类常用合成树脂微量总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张纯名;何志勤
【摘要】详细介绍了氧弹燃烧仪测定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两类常用树脂中微量
总氯含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介绍方法适用于所述树脂微量总氯含量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测试操作过程可控,测定结果重现性好,推荐作为涂料工厂同类型树脂总氯含量测定的常规检验方法,对中小型涂料企业具有很强的
实际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7(045)021
【总页数】3页(P114-116)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UV树脂;微量;总氯含量;氧弹燃烧仪
【作者】张纯名;何志勤
【作者单位】江门市制漆厂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75;江门市制漆厂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17.2
近年来,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已经在多个涂料领域作为连接料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由于有机卤素化合物具有一些优异的使用性能如阻燃、反应活性高、易溶解等,使其在电子材料如阻燃、阻焊上得到普遍应用,然而这些有机卤化合物本身是有毒的,在人体中潜伏可致癌,且其生物降解率很低,致使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积累,
并且一些易挥发性有机卤化合物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影响。
国际机构对有机含卤化合物限量法规不断加强,如RoHS是由欧盟立法
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现已成为众多涂料企业赢得客户依赖必须跨越的门槛。
为适应国际“无卤化”潮流,涂料企业不得不从生产制造全程制定应对计划,尤其是对合成树脂总氯含量的测定越来越成为常态检验项目[1-5]。
采用传统的氧气瓶法,卤素检测极限值为≥100 mg/kg,客户对卤素限量小于100 mg/kg,超过传统氧
气瓶法检测极限值。
当树脂总氯含量较低时(如小于100 mg/kg),测试结果偏差
较大;为保证树脂样品中微量总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国际标准主要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而中小型涂料企业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行业已经有文献报道氧弹燃烧法测定含氯总量,但不同操作者之间往往存在较大误差。
结合实际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氧弹燃烧法测定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总氯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测试过程操作安全、简单,测试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靠性好。
1.1 氧弹燃烧法原理
将样品经过氧弹燃烧后,以碳酸钠溶液作为吸收液,可将有机的氯转化为无机氯,再以硝酸银溶液作为滴定液,通过电位滴定方法测定总氯含量:
同时,以TCB(1,2,4-三氯苯)为标准作对比试验,评价该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1.2 仪器与设备
XRY-1A氧弹仪(弹筒),上海昌吉;4890D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PHS-25型pH计,上海仪电;银电极、甘汞电极;AL204-IC电子天平,梅特勒(上海);磁力加热搅拌器;燃烧器;滴定管:10 mL;铁镍丝(长9 cm,直径 0.1 mm)。
1.3 试剂及配制
(1)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2)氯化钠标准溶液:1.0 mg/mL。
准确称取经500~600 ℃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
化钠0.25 g(称准至0.0002 g)于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均匀。
保存于小口瓶中。
(3)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 mol/L称取1.75 g硝酸银(GB670),溶于1000 mL水中,摇均匀,保存于棕色瓶中。
硝酸银标准溶液标定(GB12009.1-89)步骤:
准确吸取氯化钠标准溶液2.0 mL于100 mL烧杯中,加水48 m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加1:1硝酸,使溶液呈红色后再过量0.1 mL,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甘
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把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插入复合银电极,开启pH计(mv)档,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每次滴入少量硝酸银标准溶液,记下其体积和相应的毫伏数,直至滴到毫伏数有明显的变化(突变),再过量1 mL,算出ΔV和相
应的ΔE,用二次微商法求得终点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1)计算:
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05844——与1.00 mL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1.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钠质量
碳酸钠(GB639):配制成1 mol/L的溶液;硝酸(GB626):配制成1:1(v/v)的溶液;甲基红:0.1%(m/m)的乙醇溶液,均产自广州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高纯氧气(钢瓶);TCB试剂,分析纯(AR),广州化学试剂厂。
1.4 实验操作步骤
1.4.1 氧弹燃烧仪测定实验操作方法
称样:称取0.9 g样品(±0.0001 g)至样品杯中,加1 mL助燃剂无水乙醇;
装点火丝和样品:拧开氧弹盖子,取一根约9 cm长的点火丝(Ni-Fe丝),将点火
丝与试样接触好,两端挂在两根有斜缝的装点火丝杆上,并打活结,必要时可在试样上放棉花助燃。
注意:不可让点火丝接触燃烧皿或氧弹体的其它金属部位,以免
旁路点火电流,使点火失败;
加吸收液和充氧:往弹体内加10 mL 1 mol/L Na2CO3溶液,彻底均匀涂泽弹体和弹头,拧紧氧弹盖,将充氧器接在工业氧气瓶上,把氧气导管接在氧弹上,顺时针缓缓打开气阀,限压在2.5~3 MPa,往氧弹内充入氧气,压力平衡时间不得少于30 s。
注意:充好氧气的氧弹放入水中检查中否漏气,看不到冒气泡说明氧弹
不漏气;
插好点火线:将氧弹戴好点火帽,插好点电极;
开启仪器点火开关进行点火,此时点火指示灯会亮,表示电流通过点火丝,随即又熄灭;
关闭电源,取下氧弹,放入水箱中,液面刚好没过氧弹盖子,在水箱中放置25 min,使吸收液完全吸收燃烧产生的气体;
松开排气阀排去废气,旋开弹盖,将吸收液过滤后转移到250 mL的烧瓶中,氧
弹用100 mL蒸馏水仔细洗涤弹头、电极、样品燃烧器和氧弹的内壁,冲洗三次,清洗液过滤后同样转移至250 mL的烧瓶中。
冷却至室温,滴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1:1硝酸中和溶液到橙红色,再补加2 mL 1:1硝酸溶液,然后再加约60 mL乙醇。
滴定:步骤按1.3方法进行,每个样品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1.4.2 采用氧弹燃烧仪测定TCB作对比实验
准确称取0.2 g TCB样品进行氧弹燃烧试验,操作方法见1.4.1,燃烧完全合吸收
液过滤后全部移入20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
测
定时每次准确吸取5 mL 试液至250 mL的烧瓶中,加蒸馏水100 mL定容,滴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1:1硝酸中和溶液到橙红色,再补加2 mL 1:1硝酸溶液,然后再加约60 mL乙醇,进行电位滴定,三次测试,取平均值。
1.4.3 空白试验
按正常步骤,不加样品,用1 mL无水乙醇代替,其余操作方法同1.4.1,作空白测定。
1.5 分析结果
测试样品总氯百分含量:
式中:x——样品的总氯含量
V0——滴定空白消耗AgNO3标准溶液体积,mL
V——样品滴定中消耗AgNO3标准溶液体积,mL
C ——AgNO3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测试样品的质量,g
35.46——氯离子的摩尔质量
本次实验所选用树脂主要依据客户对含氯量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包括丙烯酸树脂三个批次、UV光固化树脂两个批次,生产时间跨度从2014至2017年,每个批次样品分别测试三遍,结果取平均值。
另外,相关批次产品有送SGS外检(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亦附上测试结果作对比分析,详见表1、表2、表3。
3.1 测试重现性
从表1 UV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样品氧弹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含氯总量试验结果看出,同一批次测试样品之间的误差几乎都在0.02%内,尤其是当样品含氯量小于300 mg/kg时,测试方法的重现性仍很好,且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
3.2 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为进一步验证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用该方法对1,2,4-TCB测定含氯总量试验结果作参照。
从表2 TCB氧弹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含氯总量试验的结果为57.92%,与理论值58.11%非常接近,准确度达到99.5%,表明此方法可靠性很好。
本实验所相关批次样品已送SGS外检测试含氯总量,详见表3,UV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样品送SGS外检测试含氯总量,从送样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与本次讨论的氧
弹燃烧-电位滴定法所得结果基本在同一量级精度范围,进一步验证所讨论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3.3 干扰因素
Br-或I-的存在,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
采用氧弹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两类树脂中微量总氯含量,结果表明重现性较好;用TCB(1,2,4-三氯苯)作对比实验,准确度达到99.5%,并与送SGS外检测试结果对照,进一步验证本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所介绍方法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微量总氯含量的测定,测试过程可控,可作为涂料工厂同类型树脂总氯含量测定的常规检验方法。
【相关文献】
[1] 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合编.有机分析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3-59.
[2]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12007.3-1989环氧树脂总氯量测定方法[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1-4.
[3] 张丽平.氧弹燃烧法测定甲苯二异氰酸酯总氯含量[J].山西化工,2002,22(3):36-37.
[4] 蒋每雄,戴厚益.氧弹燃烧处理试样——离子色谱法测试聚苯硫醚中总氯含量[J].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2011,47(2):221-222,226.
[5] 黄逸东,陈平.TGIC中总氯含量的测试和分析[J].涂料工业,2012,42(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