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石英晶体振荡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准备
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微调电容、负载电阻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晶体振荡器模块、双踪示波器、频率计、万用表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2.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

3.熟悉静态工作点、微调电容、负载电阻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4.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了解晶体振荡器工作频率微调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1.用万用表进行静态工作点测量。

2.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电压峰-峰值V
p-p
,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3.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微调电容、负载电阻等因素对晶体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
1.晶体振荡器工作原理
一种晶体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如图2-1所示。

图中,若将晶体短路,则L
1、C
2
、C
3
、C
4
就构成了典
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

因此,图2-1的电路是一种典型的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电路
(共基接法)。

若取L
1=4.3μH、C
2
=820pF、C
3
=180pF、
C
4
=20pF,则可算得LC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0≈6MHz,与晶体工作频率相同。

图中,C4是微调
电容,用来微调振荡频率;C
5是耦合(隔直流)电容,R
5
是负载电阻。

很显然,R
5
越小,负
载越重,输出振荡幅度将越小。

2.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2-2所示。

图中,4R03、4C02为去耦元件,4C01为旁路电容,并构成共基接法。

4W
01
用以调整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主要影响起振条件)。

4C1为微调电容,
可微调振荡频率,4C
05
为输出耦合电容。

4Q02为射随器,用以提高带负载能力。

实际上,图2-2电路的交流通路即为图2-1所示的电路。

五、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在实验箱主板上插好晶
振模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
开关,按下开关4K01,此时
电源指示灯点亮。

2.静态工作点测量
改变电位器4W01可改
变4Q01的基极电压V
B
,并
改变其发射极电压V
E。

记下
V E 的最大、最小值,并计算
R4
R5
C2
C3C4
L1
C5
BG1
JTI
图5-1 晶体振荡器交流通路
4JZ01
6M HZ
4D01
L E D
4R07
2K
X
1
Y
2
4VO1
输出
4R04
4Q01
4R03
3k
4W01
4R01
4R02
4C01
4C03
4C04
4C1
1
4T P01
4C05
75p
+12V1
4L01
4C02
1
GND13
4Q02
9018
4R06
500
4C06
4R05
1
4T P02
图2-2 晶体振荡器实验电路
图2-1 晶体振荡器交流通路
相应的I Emax 、I Emin 值(发射极电阻4R04=1K Ω—)。

3.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⑴ 实验初始条件:V EQ =2.5V (调4W01达到)。

⑵ 调节电位器4W01以改变晶体管静态工作点I E ,使其分别为表2.1所示各值,且把示波器探头接到4TP01端,观察振荡波形,测量相应的振荡电压峰-峰值V p-p ,并以频率计读取相应的频率值,填入表2.1。

表2.1
V EQ (V) 2.0 2.2 2.4 2.6 2.8 3.0 f (MHz) V p-p (V)
4.微调电容4C1变化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⑴ 实验初始条件:同3⑴。

⑵ 用改锥(螺丝刀、起子)平缓地调节微调电容4C1。

与此同时,把示波器探头接到4TP02端,观察振荡波形,测量相应的振荡电压峰-峰值V p-p ,并以频率计读取相应的频率值,填入表2.2。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分析静态工作点(I EQ )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静态工作点、微调电容、负载电阻等因素对晶体振荡器振
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并阐述缘由。

3.对晶体振荡器与LC 振荡器之间在静态工作点影响、带负载能力方面作一比较,并分析
其原因。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表2.2 C 4数值 最小
较小
中间
较大
最大
V p-p (V) f (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