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旋律》课堂实录word资料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的旋律》课堂实录
一、导入师:早自习,大家预习了课文《夏天的旋律》,并交流了相关的诗词、典故和节气知识。
下面,我们先小结一下夏天里六个节气的不同特点。
(板书)
立夏:鲜美清香/小满:日趋丰满/芒种:忙收忙种/夏至:夜晚变长,小暑:开始炎热,大暑:最热时期
生1:夏至那一天应是昼长夜短才对,老师为什么说“夜晚变长”?
师:夏至是一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夜晚不断变长,白天不断变短。
直到秋分那一天,才昼夜平分。
你的说法很好,说“昼长夜短”更恰当!
师:同学们看,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视觉、嗅觉、触觉在谈,和声音联系得并不紧密。
那么你如何理解标题中“旋律”二字的深义?大家可以浏览课文,找一找与声音有关的词句,也许有所启发。
生2:文中写到了滚滚的雷声,青蛙、纺织娘、蟋蟀的叫声,看瓜人的歌声,孩子的嬉笑声,蜜蜂的嗡嗡声,这些都是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旋律。
师:大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旋律。
生3:作者不断提及音乐。
如“快把四季歌的第二段唱起来”,“只是主旋律出现前的一个小小的引子。
真正的华彩乐章还在后面!”“《四季歌》中的最高音。
荷叶托着的那枚晶莹,便是它的高音符。
”说明夏天的一草一木就是一个个音符,它们组成了夏天的旋律。
师:作者不忘处处,点题。
生4:我认为,作者把夏天分成六个节气来写。
每一个节气就像是音
乐的一章,合起来就是一段美丽的音乐。
师:有创意!
生5:夏天的温度不断升高,旋律也渐趋高潮。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旋律这个词,说得非常精彩!《夏天的旋律》语言生动活泼,像跳跃的音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跳读课文,感受语气语调
1 以小组为单位,跳读文章,品读自己感受最好的或最深的语段。
(要求:读出语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运用朗读的技巧。
)
2 学生交流朗读方案,教师点评。
(要求:可以说整个语段的语气语调的特点,也可以说一句话中的一个或几个词的读法。
)
生6:我喜欢15―28自然段。
(读了几句后)
师:暂停。
你认为应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生6:热爱。
师:理解就好。
请重新开始!
生6:(又读了几句)
师:我知道,你特别想把对夏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为什么不试一试把语调变高一点呢?(示范)(生读)(文段较长,老师随时搭一把手) 生7:我喜欢37自然段。
(读)
师:先别坐下,再读一遍。
重读“佩、蹦、跳、唱、节日”几个词,欢乐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学生再读)(老师夸张地把“时节啊――”拖长音重复了一遍。
欢乐的味道更足,大家会心地笑了。
)
生8:我喜欢47自然段。
(读)
师:色香味俱全呀!
生9:我喜欢52自然段。
(读得很有抒情味道。
)
师:这些颜色真美!只是,七个排比的短语用一样的调子,恐怕……这样,“沉静的”“纯洁的”等词重读,“湖蓝”“乳白”等词拖长音节读,七个短语的调子采取“高低高低高低高”。
(学生再读,效果很好。
) 生10:我喜欢73~77自然段。
(读)
师:“新稻登场了”几句要快读,“夜半”“悄悄”要轻读,“寂寞”二字余味不尽。
请全班同学一起读――(学生齐读。
至此掀起了课堂的第一个高潮。
)
师(小结):这些文字果然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响了夏的旋律,描绘着夏的风情。
三、背读课文,体会句式特点
师:接下来的学习将很有趣,请大家读背课文。
读什么呢?读背你自己最喜欢的句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记住了哪些词句,你获得了什么。
示例。
生11:我选背的是12自然段。
(背)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生11:写了很多种绿色,太美了!
老师:是啊,层次丰富、铺天盖地的绿色,把大自然装扮得多美!
生12:我喜欢24~28自然段。
(背)这几段有排比,有引用,充满诗情画意。
师:(模仿她的语气,并向其他同学打手式)真正的华彩乐章还在后
面……后面的同学……(笑)
生13:我来背31自然段。
(背)这里的雨显得特别多情。
师:道是无情却有情!
生14:我喜欢43―45自然段。
(背)作者把女贞花、芙蓉花、蝈蝈都写活了。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师:还用了叠词。
“满树满树、满湖满湖、满坡满坡”。
把夏天的美写得无处不在。
生15:我特别喜欢52自然段。
(背)每一种颜色都是那么独一无二,富有性格。
师:对。
不仅如此,作者还用到了排比,表达了对夏天丰富颜色的独特感受。
生16:我还喜欢62自然段。
(背)丝瓜和苦瓜都是消暑的东西,在炎热的夏天吃它会很凉快。
作者在这里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很形象。
师:有新意哟!作者的本意是――吃丝瓜、苦瓜会消暑。
可一旦用上修辞手法,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了。
生17:我却喜欢最后两句。
尤其是“分娩”一词,写出了秋天就要来到的景象。
师:眼光独到。
可我觉得,还能说得透彻一点。
谁来补充?
生18:说明秋是大自然的另一个孩子,继夏之后来了。
师:说得好。
秋就像一个胎儿,它即将出世了。
再想想,胎儿的孕育需要营养,谁为秋提供了营养?
生(齐):夏。
师:是的。
夏天用丰富的色彩、声音、味道孕育着秋天!同学们说,夏天的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
生:丰富、热烈、奔放……
师(总结):你看,作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平平常常的事物、景象在他的笔下,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展现了夏天的热烈与美丽;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
作者用联想和想象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读者想不沉浸其中都难!
四、寻读课文。
发现神韵
师:下面,我们在刚才阅读的基础上,再来读课文。
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字词,圈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同桌交流)
生19:我喜欢11自然段中的“挤”字。
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香的浓郁。
师:(点头)香味有体积吗?
生(齐):没有!
师:但是,空气有体积。
只要是有空气的地方,花香都把它占住了。
这花香笼罩的范围可真广,难怪“把时间和空间挤得窄窄的了”。
生20:我喜欢“小南风”这个词,也喜欢与之对应的一组名词。
师:其实,“南风”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同学们课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生21:43自然段的“贪婪”这个词写出了女贞花的香,但我也觉得
它显得“我”很小气。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2:正是因为“我”舍不得让别人闻,才显得花很香嘛!
生23: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
我觉得“贪婪”不是一个贬义词,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味道香就想多闻一会儿,根本就不是给不给别人闻的问题。
师:我同意最后一种说法。
“贪婪”一词通过写我的态度,衬托了花的香味浓郁。
(做努力闻香味,并陶醉其中的动作)(笑)
生24:我喜欢的是50自然段中“紧紧、火辣辣”两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热。
师:我的看法恰恰和你不一样。
“缠”字才是最传神的。
你想,此时正值小暑,还不算最热,“缠”字给人的感觉是死皮乞赖地拉住热的手,写出了将热未热的状态。
当然,我们可以保留各自的意见,请坐。
师: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
可见传神的字词,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我们阅读的时候,就需要从品味字词句入手。
刚才大家做得非常好。
只是,我们更不能忽视由美丽的字字句句组合而成的语段。
那才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所在。
五、演读课文,说话拓展
(分部演读15―26自然段。
15―23自然段由两名学生轮流读,24自然段男生齐读,25自然段女生齐读,26自然段全班合读。
) 师:读完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25:两人配合得很默契,抑扬顿挫,特别抒情。
生26:我就觉得“哦,满了。
满了。
满了。
”读得最好。
(笑)
师:大家发现没有,句子越来越长了(学生点头“嗯”);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学生点头“嗯”);情绪不断高涨(学生点头“嗯”);终于可以水到渠成地说:“哦,满了。
满了。
满了。
”(学生点头“嗯”)多么富有层次和变化呀!
师:反复出现“满了”,这是一种铺陈的写法,它让文章呈现出整齐的美。
我们还发现,“灌满、装满、盖满、挤满、占满……”形形色色的“满”同中有异,强化了“满”的种类,使“满”字生动形象。
下面我们用“笑”为话题来说说类似的话。
请拿起笔,开始思考。
(学生顺次发言)
师(总结):你们的声音,是教室里最美的旋律!(板书)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