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物理理科综合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潢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物理理科综合训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11 Si:28 P:31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Ag:108 Ba:137 Cr:52 Mn:55 Zn:65
第I卷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科特点之一。
以下给出的几组表述中,实际应用与相应的物理理论相符合的是
①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双缝干涉原理②伦琴射线管应用了光电效应原理
③光纤通信应用了光的折射原理④光谱分析应用了原子光谱理论
⑤立体电影应用了光的偏振理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反映了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减小,其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
16.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t0=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其振动图象A为(甲),B为(乙)。
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s时相遇,则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17.如图所示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
体开始时是静止的,则前3s内
A.物体的位移为0 B.物体的动量改变量为0
C.物体的动能改变量为0 D.物体的机械能改变量为0
18.如图所示,MN和PQ为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垂直导轨放置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在水平金属导轨之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导轨的N、Q端接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
若用I R、I L、I 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不考虑电容器的瞬间充放电,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ab 棒匀速运动,则I R ≠0、I L ≠0、I C =0
B .若ab 棒匀加速运动,则I R ≠0、I L ≠0、I
C =0
C .若ab 棒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则I R ≠0、I L =0、
I C =0
D .若ab 棒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则I R ≠0、I L ≠0、I C ≠0
19.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s 。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20.如图所示为用热敏电阻R 和继电器L 等组成的一个简
单的恒温控制电路,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电源甲与继电器、热敏电阻等组成控制电路,电源乙
与恒温箱加热器(图中未画出)相连接.则
A .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衔铁P 将会被吸下
B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衔铁P 将会被吸下
C .工作时,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C 、
D 端
D .工作时,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 、B 端
21.如图所示,一水平导轨处于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左上方的匀强磁场中,一根通有恒定电流的金属棒,由于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在粗糙的导轨上向右做匀速运动。
现将磁场方向沿顺时针缓慢转动至竖直向上,在此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已知
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1,则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B .一直增大
C .一直减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第Ⅱ卷
22.(16分)⑴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
度是1mm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
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
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
⑵ 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定了6组摆长L 和周期T 的对应值。
为了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4位同学提出了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A .从测定的6组对应值中任意选取1组,用公式224T L g π=求出g 作为测量值
B .先分别求出6个L 值的平均值L 和6个T 值的平均值T ,再用公式22)(4T L g π=求
出g 作为测量值
C .先分别用6组L 、T 的对应值,用公式224L g π=求出6个对应的g 值,再求这6
个g 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D .在坐标纸上作出
T 2—L 图象,从图中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 ,根据k g 2π=
求出
g 作为
测量值
你认为以上4种方法中,错误的是哪一种(填代号即可),其余正确方法中,偶然误
差最小的是(填代号即可)
(3)为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0.5Ω),
实验可能采用的电路图如图甲、乙所示。
为防止调节滑动
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连接了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
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5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6k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30kΩ) D.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E.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额定电流lA)
①实验应采用电路(填“甲”或“乙”);
②电压表应选,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相应仪器的序号) 23.(16分)特种兵过山谷的一种方法可简化为图示情景。
将一根长为2d的不可伸长的细绳
两端固定在相距为d的A、B两等高点,绳上挂一小滑轮P,
战士们相互配合,沿着绳子滑到对面。
如图所示,战士甲水平
拉住滑轮,质量为m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脚离地,处于静止
状态,此时AP竖直,然后战士甲将滑轮从静止状态释放,若
不计滑轮摩擦及空气阻力,也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求:
(1)战士甲释放前对滑轮的水平拉力F;(2)战士乙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4.(20分)如图所示,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
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α=60°。
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振动,当乙物体运
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
滑动。
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kg,若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求:甲物体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
25.(20分)如图所示,x轴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x轴下方有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
为E,方向与y轴的夹角θ为450且斜向上
方. 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离子,以
速度v0由y轴上的A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
场,该离子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从x轴
上的C点进入电场区域,该离子经C点时的
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450. 不计离子的重力,设磁场区域和电场区域足够大. 求:
(1)C点的坐标;(2)离子从A点出发到第三次穿越x轴时的运动时间;
(3)离子第四次穿越x轴时速度的大小及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
26.(14分)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
a、b为活塞)。
(1) 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填装置代号)。
能验证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
此时,活塞a应______,活塞b应_____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_____(填仪器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 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
27.(15分)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F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D的固态氧化物是____晶体。
含n mol D的氧化物的晶体中含D-O共价键为____mol。
28.(16分)已知:下图中B、G为常见金属单质A、J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其余为常见物质或其水溶液,其中H为蓝色沉淀,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色烟,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F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回答下列问题:
(1)①D化学式,其水溶液显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②K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电子式为。
(2)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1molG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还原产物的质量为g。
(4)J与另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单质在K溶液中可构成一种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9.(15分)1928年,狄尔斯和阿尔德在研究1,3-丁二烯的性质时发现如下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下列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的有机物是 (填写序号);
⑵
① 上述流程中甲醛和乙炔的反应类型是 ;
② Y 和X 是同一系列有机物,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Y 能氧化生成一元醛。
则Y 的结构可能有 种;
⑶ 以CH 2=CHCH =CH 2、X 和HOCH 2C ≡CCH 2OH 为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M 的线路 C ;② M 的结构简式为 。
30.(22分)下图(一)、(二)为与人体体温调节相关的两个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⑴ 图(一)为神经调节中的 结构模式图,①中内容物称为 ,当兴奋传到a 时,内容物以外排的方式被释放至②中,刺激③上的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可以使b 兴奋,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 电荷。
这样,兴奋可以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由上可知,在该结构中,兴奋传导方向的特点是: 。
⑵ 图(二),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如果细胞1代表下丘脑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可代表的是 细胞,它产生的物质是 。
⑶ 由此可见,人的体温调节属于 调节。
⑷ 小白鼠和人一样也为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b ①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①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
A.;B.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31.(20分)Ⅰ.(5分)下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在紫茉莉的叶肉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 。
紫茉莉叶绿体的遗传不同于细胞核遗传的两大特点是和。
a的空间结构是。
Ⅱ.(15分)某校高二一个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暑假进行的遗传病社会调查中发现一家庭中的一位男孩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后来发现该男孩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
..患此病,这位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已知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遗传病。
(2)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孩直系亲
...属.的基因型(该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
图例:
(3)该男孩的基因型与他姑姑患病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预测将来该男生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概率是。
(4)该男孩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表现正常,若成年后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该女性的家族史中无此病),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此病?。
为什么?。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2007-2008学年高三理科综合训练(二)
参考答案
22.⑴10.50; 1.731(1.730~1.733均给分)⑵B ;D (3) 乙 ;⑵ B , D , F
23.⑴解:设乙静止时AP 间距离为h ,则由几何关系得
d 2+h 2=(2d -h )2 (1分)
解得 h =3
d
(1分)
对滑轮受力分析如图,则有
F T +F T cos θ=mg (1分) F T sin θ=F (1分)
解得: F =
2
1
mg (2分) (2)乙在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到绳的中点位置最低,速度最大。
此时APB 三点构成一
正三角形。
P 与AB 的距离为 h /=d cos30°=d 2
3
(2分) 由机械能守恒有 mg (h /-h )=
22
1m mv (2分) 解得 gd v m )2
3
3(-=
(2分)
24.设甲物体的质量为M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则当乙物体运动到
最
高点时,绳子上的弹力最小,设为T 1, 对乙 αcos 1mg T = 此时甲物体恰好不下滑,有: 1sin T f Mg +=θ 得:αθcos sin mg f Mg += (5分) 当乙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设绳子上的弹力最大,设为T 2
对乙物体由动能定理: ()22
1
cos 1mv mgl =
-α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 l
v m m g T 2
2=-
此时甲物体恰好不上滑,则有: 2sin T f Mg =+θ
得:)cos 23(sin αθ-=+mg f Mg (7分) 可解得:kg m M 5.2sin 2)
cos 3(=-=
θα
N mg f 5.7)cos 1(2
3
=-=α (4分)
25.(1)磁场中带电粒子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故有
r v m qvB 2
0=, qB
m
v r T ππ220=
=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
x C =-(r +rcos450
)=qB
mv 2)22(0
+-
,
故,C 点坐标为(qB
mv 2)22(0
+-
,0)。
(4分)
(2)设粒子从A 到C 的时间为t 1,由题意知qB
m T t π45851==
设粒子从进入电场到返回C 的时间为t 2,其在电场中做匀变速运动,有022mv qEt =
联立⑥⑦解得 qE
m v t 0
22=
设粒子再次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3,由题意知 qB
m T t 2413π==
故而,设粒子从A 点到第三次穿越x 轴的时间为qE
mv qB m t t t t 0
321247+
=
++=π(8分) (3)粒子从第三次过x 轴到第四次过x 轴的过程是在电场中做类似平抛的运动,即沿着v 0的方向(设为x ′轴)做匀速运动,即t v x 0='
沿着E 的方向(设为y ′轴)做初速为0的匀变速运动,即221t m qE y =
',t m
qE
v y
=' 设离子第四次穿越x 轴时速度的大小为v ,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α. 由图中几何关系知
045tan =''x y 2
20y v v v '+= y
v v '=0tan α 解得 05v v = 2
1
arctan
=α……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