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提能优化)第二讲 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课件 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应采取的措施。
【思维建模】
【答案】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
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2)图中甲、乙两处适宜建大型深水海港的是________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江苏盐城的海岸类型为________,开发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
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考点一
海洋资源及波浪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温馨提示] 世界渔场的形成条件分析 (1)世界主要渔场。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温带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分析。 ①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
(4)目的: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应注意的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 护。
考点二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海洋自然灾害
2.海洋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
2.(2013年漳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A、B、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和混合基线法。 我国对领海基线的划分采取的是________。 (3)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简述沿海国家大陆架的范 围。 (4)据图简要说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带来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及带来的影 响。熟知这方面内容,才能做对。
(4)人工岛建设的主要目的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题,崇明岛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海南岛是大陆岛,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南沙群岛是珊瑚岛。第(2)题,港口建设一方面 要求水深,利于航行;另一方面要求风浪小,利于停泊。第(3)题,由 图可知:条子泥、高泥为淤泥质海岸,利于晒盐、养殖等。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题, 建设人工岛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 但要经过科学论证,否则会破坏海 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答案:(1)C (2)甲 有东沙和高泥作为防波堤,风浪对港口的影响小 (3)淤泥质海岸 围海造田 围海晒盐 围海养殖
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聚集。
②大陆架海水较浅,太阳辐射可照到海底,有利于鱼类饵料(浮游 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③大陆架底沉积着由河流从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
育。 ④大陆架与大陆毗连,由大陆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为鱼类和
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3)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区的原因分析。 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泛 到上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1.到2020年左右,江苏省盐城以东的南黄海海面上,将出现两 座面积约为1 000平方千米的巨大人工岛,岛上将建起繁华的城市和工 业园区,同时依托人工岛建设大型深水海港。图示的东沙和高泥是未 来人工岛所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岛屿成因与东沙和高泥相似的是( A.海南岛 C.崇明岛
)
B.夏威夷群岛 D.南沙群岛
于管理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
【例题】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 带,称为海洋锋。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
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流、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
鱼类在此滞留,因而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 纽芬兰和我国的舟山等渔场均具备这一条件。
③上升流海区,上升流把海水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上
层,为海洋浮游生物提供所需要的养料,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 因而形成渔场。
④寒暖流交汇处,水流速度慢,形成“鱼障”,鱼类汇集。
答案:(1)内水 毗连区 大陆架 (2)正常基线法 直线基线法 直线基线法
(3)沿海国家大陆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足 200海里,则扩展
至200海里;若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领海宽度12海里的制度,扩大了
沿海国家及群岛国家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范围,确立沿海国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