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的转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多为重复序列,一般长约50bp,适合与某些蛋白因 子结合。其内部常含有一个核心序列:(G) TGGA/TA/TA/T(G),是产生增强效应时所必需的;
• 增强效应有严密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说明只有特定 的蛋白质(转录因子)参与才能发挥其功能;
• 没有基因专一性,可以在不同的基因组合上表现增强 效应;
m7GpppXmpYmp---------- (with Cap-2)
SAM: S - 腺苷基 - L - 甲硫氨酸 SAH: S - 腺苷基 - L – 同型半胱氨酸
帽子结构的功能
• 1)有助于mRNA越过核膜,进入胞质; • 2)保护5’端不被核酸酶降解; • 3)翻译时供IF III (起始因子) 和核糖体识别。
• 在σ因子的辅助下,RNA聚合酶首先与-35区结合,由 于RNA聚合酶能覆盖60-70个bp的DNA序列,因此酶分 子的某个区域能到达-10区域,并随即与其结合;
• 三种因素控制启动子的强度:
• -35区与RNA聚合酶的亲和性; • -10区的碱基可以影响开放启动子复合物的形成速率; • -10区与-35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启动子的效率,17bp是最佳间
4.4.2 RNA聚合酶Ⅲ
• 分为两类
• 转录5S RNA的启动子:A区(+50 - +60)与C区( +80 - +90 );
• 转录tRNA启动子:A区与B区
• 转录需要共同转录因子的作用:TFⅢA、B、C;
4.5 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σ亚基发现启动子区域
全酶与-35区结合
全酶向-10区转移并牢固结合
4.3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
DNA
promoter
Transcribed region terminator
ATACG
TATGC
Antisense strand
Transcription
RNA AUACG
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
➢ 把开始转录的第一个碱基定义为+1,因此启动子区域 为负数标志;
➢ 启动子区域一般包括40-60bp; ➢ -55 to +20:与RNA聚合酶结合; ➢ -20 to +20:与RNA聚合酶紧密结合,可以避免
4.2.1 E. coli RNA聚合酶
155 KD
36.5 KD
11 KD 36.5 KD
151 KD
70 KD
仅与起始相关
与起始和延伸相关
40 nt/sec
β 亚基
• 由rpoB基因编码; • RNA合成的催化中心; • 利福平( Rifampicin )能结合该亚基,从而抑制RNA
转录; • β 亚基也许包含两个domain,分别负责RNA转录的起
The cap binding protein complex (CBC) binds the cap: this is needed when the mRNA is exported from the nucleus.
4.7.2 尾巴
• poly-A tail is added in two main steps:
DNAase Ⅰ的消化; ➢ +1 to -40:对启动子的功能是非常关键的; ➢ -10 & -35区域:是非常关键的启动子区域。
TTGACA---16-18 bp---
TATAAT
---5-8 bp---
CAT G
-35 sequence
-10 sequence
4.3.1 -10区 (Pribonow box)
• 当然发卡结构后的序列也要求有比较低的接合能力, 如果低到一个更低的数值,该终止子也就成为不依赖 ρ 因子的终止子了。
4.6.3 无义突变的极性效应
• 在翻译比较旺盛时,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由于核糖体挡道,ρ因子很难追上RNA聚合酶。因此在 一个操纵子中,前一个基因内部的无义突变可使ρ因子 追上RNA聚合酶,使得后随基因表达受阻。
-10区与起始位点之间局部解链(12-17bp), 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形成
RNA聚合酶被核苷酸前体充满
β 亚基催化形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
σ亚基开始脱落,使RNA聚合酶与DNA链的结合处 于非特异性状态,便于RNA聚合酶在链上的滑动
转录终止
新生成的RNA链与模板DNA形成的杂和链非 常短,估计在2-10个碱基左右,而DNA复制时 的RNA引物可达50-60bp,Why?
SAM
RNA鸟嘌呤-7-甲基转移酶
SAH
m7GpppXpYp---------- -(with Cap-0)
m7
GpppXpYp-------------
SAM
RNA 核苷-2’-O-甲基转移酶
SAH
m7GpppXmpYp---------- (with Cap-1)
SAM SAH
RNA 核苷-2’-O-甲基转移酶
4.6.3 Rho因子的终止原理
• ρ因子是六聚体,具有NTPase酶活性(只有RNA链长 超过50时才具有);
• ρ因子一般认为从RNA的5’端结合上去,也有学者认为 存在特定的结合区域;
• ρ因子沿着转录出的RNA移动要比RNA聚合酶延DNA 移动快。当RNA 聚合酶达到终止子时就暂停下来,那 么在此位置ρ就会追上RNA聚合酶。 ρ因子可通过与 RNA聚合酶β 亚基的直接作用,使RNA聚合酶从转录 复合体脱落下来;
• 长度6 bp,分布在位置-10的两侧; • 保守序列为:TATAAT,TATPuAT更加合适; • 前两个碱基和最后一个碱基在大肠杆菌所有的基因中
都是极其保守的:T80A95T45A60A50T96; • 这个六聚体距离+1大概5-8bp,这个距离对于启动子的
活性是非常关键的。
4.3.2 -35区 (Sextama box)
After 30 ±nt transcription,pre-RNA capping starts
5’ pppXpY---------------------(30 Nt)-3’ (pre--RNA)
pi
核苷磷酸水解酶
ppXpY-----
GTP ppi
RNA鸟苷转移酶(加帽酶)
GpppXpYp-----------
距。
4.3.3 CAP位点
• 当体系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的时候,大肠杆菌对 乳糖是不理睬的,这是为什么呢?
• 当细胞缺少葡萄糖时,腺苷酸环化酶将ATP环化为 cAMP,后者与其受体蛋白CAP结合,这个复合物再与 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只有这样,乳糖启动子才 能与RNA聚合酶结合,起始转录。当有葡萄糖存在时 , cAMP无法形成……
4.2.2 真核 RNA聚合酶
➢ 包含三种RNA聚合酶
• RNA Pol Ⅰ 存在核仁中,转录r RNA (5.8S、18S、28S); • RNA Pol Ⅱ 存在核质中,转录m RNA与sn RNA (核内小RNA); • RNA Pol Ⅲ 存在核质中,转录t RNA与5S RNA。
➢ 三种RNA聚合酶的大小均在500KDa,包含两个大亚基 和4-8个小亚基。
➢ 本节介绍RNA Pol Ⅱ与RNA Pol Ⅲ
4.4.1 RNA聚合酶Ⅱ
• 启动子具有四个保守部分,前三个一般都具备:
• 帽子位点 转录起始位点,碱基多为A,两侧为若干嘧啶,这与原核生物的
“ CAT”规律一致; • TATA框 -25位置附近,与原核Pribnow框的作用一致,序列的保守性为:
4.1 RNA合成的基本特征
➢ 以核糖核苷三磷酸(rNTR)为底物; ➢ 碱基为:A、U、C、G ➢ 以DNA为模板; ➢ 按5′-3′方向合成; ➢ 在体内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作为模板; ➢ RNA的序列和模板是互补的; ➢ 转录时DNA-RNA杂合双链分子是不稳定的,RNA链很
快被游离的DNA所取代,DNA又恢复双链状态。
4.6 转录的终止
➢号的这段DNA 序列称为终止子。
➢ 主要特征
• 转录终止点前有一段回文序列,能形成茎环或发卡结构
➢ 转录终止子有两种类型:
• 不依赖ρ因子 具有茎环或发卡结构,多聚U尾巴 • 依赖ρ因子 具有茎环或发卡结构,需要Rho因子辅助
• 真核生物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在5’端加上了帽子,不同 的真核生物有不同的帽子结构:
Cap-0
m7GpppXpYp------- (单核真核)
Cap-1
m7GpppXmpYp-------(高等真核)
Cap-2
m7GpppXmpYmp------- (10-15%高等真核的mRNA)
mRNA capping proceeding
T82A97T93A85A63(T37)A83A50(T37); • CAAT框 -75位置附近,一致序列为GGC(T)CAATCT,控制转录起始
效率; • 增强子 远上游序列。
增强子
• 有效的增强子可以位于基因的5’端,也可位于基因的3’ 端,有的还可位于基因的内含子中 ;
• 增强效应十分明显,一般能使基因转录频率增加10200倍;
• CAP-cAMP复合物的结合,使得CAP2附近的G:C稳定 性降低,使得RNA聚合酶能顺利解开DNA双链,起始 转录;
• 如果把-10区的碱基序列从TATGAT突变成TATAAT, 细胞将能同时利用葡萄糖和乳糖。
4.4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
➢ 三种聚合酶有多种不同的启动子;
• RNA Pol Ⅰ 转录r RNA (5.8S、18S、28S),仅包含一种类型启动子; • RNA Pol Ⅱ 转录m RNA与sn RNA,启动子非常复杂; • RNA Pol Ⅲ 转录t RNA与5S RNA,启动子位于转录区域内。
• 乳糖操纵子存在两个CAP位点
• -70 to -50:具有一个反向重复序列 • -50 to -40:位点1的结合促进了位点2的结合
CAP
CAP σ
RNA聚合酶
-60
-45
-35
-10 TATGTT
• 乳糖操纵子的-10区碱基序列为TATGTT,由于中心存 在G:C碱基对。使得RNA聚合酶无法解开双链进行转 录起始;
4.6.1茎环或发卡
5‘ NNNNAAGCGCCGNNNNCCGGCGCUUUUUU -OH
N NN NC G•C C•G C•G G•C C•G G•C A•U A•U … NNNN UUUU-OH
4.6.1 终止原理
发卡结构形成以后,会与RNA聚合酶以某种特定的结 构嵌合,使RNA聚合酶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延滞,这是 如果发卡结构后面的RNA序列为寡聚的U或A,杂和双 链由于结合力比较若,就会发生分离,如果没有这样 的多聚U/A结构,则需要Rho蛋白来辅助终止。
始和延伸。
σ 亚基
• 由rpoD基因编码;大肠杆菌编码几个σ因子,此处的σ 因子称为σ70;
• 决定RNA聚合酶在启动子区域正确起始,如果没有σ因 子,RNA的转录将可以在任一DNA模板区域起始;
• 当正确起始,RNA链延伸到8-9nt时, σ因子脱落。
知识点补充 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38道尔顿,小分子氨基酸出现 的频率较大因此加权平均分子量为128,在此基础上减去一 分子被脱去的水分子量,即128-18=110。所以“氨基酸残基 ”的平均分子量通常按110计算。
• 在 –35位置附近的一个保守的六聚体; • 保守序列为 T82T84G78A65C54A45, • 在大肠杆菌所有的启动子中,前三个碱基(TTG)是非常
保守的; • 在90%的启动子中,-35区与-10区的距离一般保持在
16-18bp之间。
大肠杆菌中不同 基因启动子序列 比较
-10区与-35区控制转录强度
4.2 RNA合成的酶学
➢ 聚合的过程中不需要引物; ➢ 需要双链的DNA作为起始的模板; ➢ Mg2+对RNA聚合酶的活力是必需的; ➢ 所有的RNA聚合酶没有3’-5’的外切活性,具有10-5-10-4
左右的出错率; ➢ 通常是多亚基结构,但也有单亚基的情况,例如噬菌
体T3、T7的RNA聚合酶是单肽,而且移动速度为200 nt/sec。
1. 在切割位点前13-20bp的位置存在AAUAAA序列,可 被 切割及多聚腺苷化特异因子(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 ,CPSF)识别结合, 后者促进切割核酸内切酶 CStF 切割 CA 位点,在切 割位点后还存在保守序列GUGUGUG ;
4.7 转录后处理
pre-RNA
capping tailing splicing methylation Etc.
mature RNA
4.7.1 帽子
•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位点可以是pppA或者pppG,但真 实的情况却总是N7甲基鸟苷酸打头,并且通过5’-5’磷 酸二酯键与下一个核苷酸连接,w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