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实践评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特制定本评分要求。
本评分要求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评分原则
1. 公正性原则:评分过程应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学生的实践成果得到客观评价。
2. 实用性原则:评分标准应贴近实际,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效果。
3. 发展性原则:评分标准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4. 鼓励性原则:评分标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热情。
三、评分内容
1. 实践准备(30分)
(1)选题意义(10分):选题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
具有创新性。
(2)实践计划(10分):实践计划是否合理,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内容是否丰富。
(3)团队协作(10分):团队成员是否明确分工,合作意识是否强烈。
2. 实践过程(50分)
(1)实践活动开展情况(20分):实践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实践成果(20分):实践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实践感悟(10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感悟是否深刻,是否对自身成长有积
极影响。
3. 实践总结(20分)
(1)实践报告(10分):实践报告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格式是否规范。
(2)实践答辩(10分):答辩过程中,学生表达是否清晰,回答问题是否准确。
四、评分方法
1. 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2. 各项评分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3. 评分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评分流程
1. 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进行实践答辩。
2. 实践团队内部进行自评、互评,形成初步评分结果。
3. 教师根据实践报告、答辩情况以及实践过程,对实践团队进行评价,形成最终评分结果。
4. 学校将评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评分结果运用
1. 评分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档案。
2. 评分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3. 评分结果作为学生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
七、附则
1. 本评分要求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2. 本评分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评分要求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相关部门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