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家庭用电 3. 安全用电与保护》公开课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
2、知道什么是断路、短路。
3、知道怎样防雷。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
宣传安全用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寻找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隐患和对策
小结
人体触电手本质是有过大的电流通过了人体,由欧姆定律可知,带电体的电压越高,人体的电阻越低,就越容易触电,因而我们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开路时,容易出现线头外露,引发触电事故,故而对开路故障应实行即时检修;对于短路应引起充足的理解,它极易引发火灾。防雷电是生活中的一项生活常识,建筑物要安装避雷针、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处,也不要站在大树下。在触电后的急救中,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要扩大触电的面积,不要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不要使原来不导电的物体导了电。
(2)简单解释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引入安全电流(不超过5毫安),并补充人体触电的本质。(有较大的电流流过了人体)
2、人体触电的类型
展示挂图,引导学生理解常见的触电类型: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3、安全用电
(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作业
布置
举出生活中存有的安全用电的隐患,并提出解决措施
板书
设计
一、人体触电
1、人体触电的原因:有较大的电流流过了人体
2、人体触电的类型: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3、安全用电
(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二、常见的电路故障
1、断路
2、短路
4、触电后的急救:
思考原因,讨论作答
学会根据安全电流计算自己的安全电压。
理解安全电压,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讨论急救方法
二、常见的电路故障
1、断路
(1:)原因:电路中某处断开
(2)电路症状:无电流
(3)检修方法:指导学生看书自学,理解常见常见断路可能出现的原因以及检修方法。
2、短路
(1)原因: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正极回到负极或因为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直接连在了一起的现象。
(2)症状:有电流
(3)可能出现的问题:烧毁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三、注意雷电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雷电是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以及给人带来的危害。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防雷措施。
自主学习,患,并提出解决措施(导线老化却不即时更换,电器安装不符合要求,三孔插座不接地,天线不安避雷针……)
三、注意雷电
难点: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
教学方法
推理分析、合作讨论、习题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导入
【温故知新】
复习欧姆定律,回顾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情境创设】
展示“有电危险”“高压危险”等警示标志,学生辨认,引出“安全用电”话题。
探究
新知
一、人体触电
1、人体触电的原因:
(1)提出问题:人为什么会触电?(有电流通过了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