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_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cb92b765022aaea998f0fb6.png)
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1 双向电泳技术1.1双向电泳技术概述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是蛋白分离的黄金标准,由此可以分析生物样品的显著差别,产生的结果用于诊断疾病、发现新的药物靶标和分析潜在的环境和药物的毒性。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利用复杂蛋白混合物中单个组分的电泳迁移,第一向通过电荷的不同分离,另一向通过质量的不同分离。
双向电泳协同质谱技术是正在出现的蛋白组学领域的中心技术。
双向电泳是一种分析从细胞、组织或其他生物样本中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的有力手段,是目前唯一能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与展示的分离技术,其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和兼具微量制备的性能是其他分离方法所无与伦比的。
双向电泳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质谱技术被称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撑技术。
可见双向电泳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就像Fey和Larsen在他们的综述中提到:“尽管人们都想有新技术取代它,可是如果希望对细胞活动有全面的认识,其他技术无法在分辨率和灵敏度上与双向电泳相媲美”。
1.2 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利用了各种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来分离复杂蛋白质组分,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目前已成为复杂蛋白质组分检测和分析的最好的生化技术。
IPG - DALT系统双向电泳技术原理简明:首先利用等电聚焦( 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将蛋白质沿pH 梯度分离至各自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通过电荷分离蛋白质;然后沿垂直的方向以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 -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通过分子量分离蛋白质。
所得蛋白双维排列图中每个点代表样本中一个或数个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和在样本中的含量也可显现出来。
双向电泳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双向电泳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0ed803f78a6529647d53fb.png)
油 ,% S S 1 ' 5 m lLT sH 1p 2 D ,%DI 0m o r — C ,H值 8 8 中轻缓 震 T, / i .) 荡平衡 1 o 5mi。在 S S平衡液 B 6m lL尿素 , %甘油 ,% D ( o / 3 0 2
质 。根据 每个蛋 白质点 的等 电点 和分 子量 进行 双 向 电泳
随着大量生物基 因组序列 的测 定 , 们发 现在 生物 的基 人 因组 序列中有许 多序 列不 能够 找 到 已有 的同 源序 列 。这 些
序列 的功能就成 为后 基 因组 时代 的重 要工 作 内容 。现 有 的 鉴定基 因功能 的方 法主 要有 N r e o hr t n印迹 、 D T 基 因芯 片 DR 、 等 。但是这些 方法 都没 有 考虑 到 m N R A的翻译 以 及翻 译后
分离能够进行大量 蛋 白质点 的分离 。
1 材料与方法
S S25 D ,.%碘 乙酰 胺 , 量溴 酚 蓝 , m lLTs C,H值 痕 5 m o f— 1p 0 / iH
88 中轻缓震 荡平衡 1 i。 .) 5mn
16 D .A E聚 丙 烯酰 胺 凝 胶 电泳 . S SP G
主要有 : 电聚焦不充分 ; 白质样 品纯度不 够 ; 向电泳前 等 蛋 双
88甘油的浓度至少要 达到 2%; ., 0 ⑤蛋 白质氧化交 联或者 重
新折 叠 , 白在 二 向分离 时氧化 容易 出现纵 条纹 , 蛋 如果样 品
胶条平衡不充 分。
没有烷基化 , 以在含有 碘代乙酰胺 的第 二次平衡 缓 冲液中 可
2 中存 在 的主 要问题 有 : 白质 点太 少 ; 白质 点 拖 蛋 蛋
作者简介 舒海燕(95 ) 女 , 17 一 , 河南 罗山人, 师, 讲 从事遗传学研究
双向凝胶电泳关键技术原理与应用
![双向凝胶电泳关键技术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37fdfdaaea998fcd220ecf.png)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原理与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姓名:XX班级:检查本科1113班学号:XXX【摘要】人类基因组筹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她们绘制出了精确、清晰、完整人类基因组图谱,至此,人类基因组筹划已基本完毕,随着后基因组时代到来,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发展,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真正执行生命活动所有蛋白质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
涉及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构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提出,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学科。
其中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研究三大核心核心技术之一【abstract】Human gene group plans and United States sailaila genetic information company Yu in United States Science under magazine and United Kingdom natural under magazine joint announced,they draws out has accurate,and clear,and complete of human gene Group map,at this point,human gene group plans has basic completed,as Hou gene group era of comes,protein group learn get has unprecedented of development,protein group research aimed at reveals gene express of real implementation life activities of all protein of express law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Includes proteome,proteomics,structural proteomics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of new concepts,such as proposed,proteomics has become extremely active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is one of the three key core technologies of proteome research【核心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后基因组时代【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 proteomics Post-genomics era【前言】由于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是两个彼此不有关重要性质,而2.DE同步运用了蛋白质间这两个性质上差别分离蛋白质,因而2.DE分离能力非常强大,它甚至能将细胞中5000种蛋白分离开,2.DE在分离蛋白混合样品、比较差别方面有不可代替作用,结合质谱鉴定技术可查明大型蛋白复合物各组组分,与其她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工程、免疫学、微量蛋白质自动氨基酸序列分析相结合,可以迅速精确地发现和鉴定新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在临床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在临床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46439b1711cc7930b71637.png)
2.2 去除高丰度蛋 白
样 品 的 制备的另一重要技术就是去除高丰度蛋 白。 目
前可采用染料、免疫等多种层析方法去除高丰度蛋白〔171
以前广泛采用 CibacronB lue染料亲和层析去除血浆或血清
中蛋白[181,目前已有免疫亲和层析去除白蛋白[‘,〕。利用蛋
白A,G 免疫亲和层析柱吸附去除 IgG免疫球蛋白[201
询〔`01o S DS虽然可促进蛋白质的可溶性,但是一种强去污
剂 ,可以使蛋白充分变性 。SDS的负离子性可影 响样品的 等电点 ,因此在等电聚焦前用两性离子或非离子去污剂将 样品中 SDS应稀释0.25% (质量浓度)以下,降低副作用。
Ban g等 比 较了血浆的三氯乙酸、丙酮、氯仿/甲醇、硫
酸钱和超滤的方法。三氯 乙酸、丙酮 、超滤等可更有效 的 收集蛋 白和去盐 ,硫酸馁能有效 的去处 白蛋 白,但沉淀法
3 展望
虽然 双 向 凝胶 电泳技术仍有很多局限性 ,在 自动化、 重复性 、灵敏度等还有待于改进 ,但仍在不断的改进和完 善 ,比如 目前双向凝胶电泳的定量分析还可采用荧光着多 重染料着色来 比较不 同标本 图谱 的蛋 白差异性 表达 。以及
2 血浆双 向凝胶 电泳在样 品制备和分离方
面 常 用 方法
2.1 去盐、去脂
第 4期
双向凝胶电泳在临床血浆蛋 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43 5
去盐 、去 脂 , 增加蛋 白的溶解性。样品的制备主要包 括减少杂质影响、减少蛋 白酶的消化作用、增加蛋 白的溶 解性。血浆经过简单 的裂解液稀释后 ,即可上样 电泳。但 电泳前去盐、去脂 ,血浆蛋 白的完全溶解和解聚有助于获 得良好 电泳 图谱。 目前传统 的方法是在血浆样 品 中加人 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2.3%二硫苏糖醇 (DT), 然后 95℃加热 5min。再行双向凝胶 电泳 ,可明显改善 图 谱 ,增加蛋白的表达量。 目前采用该方法的二维凝胶 电泳 图谱已建成数据库 ,在 eSWISS-2D PAGE网上可 以进行查
脑脊液双向电泳中去除高丰度蛋白技术的研究
![脑脊液双向电泳中去除高丰度蛋白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7d31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脑脊液双向电泳中去除高丰度蛋白技术的研
究
脑脊液双向电泳是一种研究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的方法。
脑脊液是
脑室和脊髓中自然形成的液体,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
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脑脊液中蛋白
质含量的广泛变化,蛋白质平移的酸碱性差异以及某些特定蛋白质的
高丰度,这些因素都会对蛋白质的分离和识别造成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技术,以提高脑脊液双向电泳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这种技术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使用亲和层析分离某些高丰度蛋白,通常是血清白蛋白和免
疫球蛋白。
第二步是通过电泳分离和比较两个样品,一个是去除高丰
度蛋白的样品,另一个是未经处理的样品,以减少高丰度蛋白的干扰。
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
首先,可以帮助消除高丰度蛋白对分离和
检测过程的干扰,从而提高双向电泳的分辨能力。
此外,由于这个方
法用于去除高丰度蛋白的亲和柱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因此,这个技
术是非常便宜的,并且可以被广泛使用在临床医疗和科研领域。
总之,脑脊液双向电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
用于脑疾病、神经系统病理以及癌症等方面的研究。
去除高丰度蛋白
的技术可以给脑脊液双向电泳研究带来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随着技
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将
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拓展。
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进展
![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d912d03186bceb19e8bb26.png)
双向电泳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等优点。
本文重点介绍了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同时对当前双向电泳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向电泳,应用,前景Abstract: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is now the key technique in proteome research,have the advantage of simple and convenient、quick、high resolution and good repeatability.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delivered the prospect of the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 .Key worlds: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application,prospect1双向电泳基本原理1975年,意大利生化学家O’Farrell发明了双向电泳技术[1],双向电泳是指利用蛋白质的带电性和分子量大小的差异,通过两次凝胶电泳达到分离蛋白质群的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依据两个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离蛋白质。
第一向电泳依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通过等电聚焦将带不同净电荷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向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它依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将之分离。
双向电泳所得结果的斑点序列都对应着样品中的单一蛋白。
因此,上千种蛋白质均能被分离开来,并且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和含量的信息都能得到。
2双向电泳的应用双向电泳的分辨率较高,自第一次应用该技术以来,其分辨率已从15 个蛋白质点发展到10 000多个蛋白质点。
双向电泳培训课程PPT课件
![双向电泳培训课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ac4b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4.png)
优化电泳条件
优化电泳参数,如电流、电压和 时间,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提高检测灵敏度
采用荧光标记技术
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对蛋白质进行染色,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分辨率。
优化染色方法
改进染色步骤和条件,降低背景噪声,提高检测 灵敏度。
开发新型检测器
研发更灵敏的检测器,提高检测下限,降低检测 误差。
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设置参数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电泳参 数,如电流、电压、时间 等。
开始电泳
接通电源,启动电泳程序, 开始电泳分离。
染色与检测
固定
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固定在染色 架上,用脱色摇床进行固定。
染色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如银染、考马斯亮蓝染色等。
检测
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或数码相机对染 色后的凝胶进行拍照和记录,以便 后续分析。
03
比较不同物种间蛋白质的差异,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
临床应用前景
个体化医疗
通过对个体蛋白质组的分析,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依据。
精准诊断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药物疗效评估
通过监测药物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变化,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提高蛋白质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有助于发现 更多蛋白质。
3
生物信息学
对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更多生物 学意义。
蛋白质组学研究
疾病标志物研究
01
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药物靶点研究
02
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使用电泳技术分离与检测蛋白质的步骤与优化技巧
![使用电泳技术分离与检测蛋白质的步骤与优化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3a768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d.png)
使用电泳技术分离与检测蛋白质的步骤与优化技巧蛋白质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功能分子,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电场将蛋白质分子按照其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
本文将介绍使用电泳技术分离与检测蛋白质的步骤与优化技巧。
首先,进行电泳实验前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制备是电泳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样品可以通过细胞裂解、组织研磨或血清分离等方法获得。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氧化。
此外,还需要对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以便在电泳实验中加载适量的样品。
接下来,将样品进行电泳分离。
电泳分离的步骤包括样品加载、电泳运行和凝胶染色。
在样品加载过程中,需要将样品与电泳缓冲液混合,并加入到电泳槽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可以在加载样品前进行样品预处理,如蛋白质还原和脱变性处理。
电泳运行的条件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优化,包括电场强度、凝胶浓度和运行时间等。
凝胶染色是为了可视化分离结果,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银染色和蛋白质印迹等。
在电泳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优化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浓度。
不同的凝胶类型具有不同的分离能力和分辨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
同时,凝胶的浓度也会影响分离效果,通常较高的凝胶浓度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其次,控制电泳运行的时间和电场强度。
过长的电泳时间和过高的电场强度会导致蛋白质的扩散和模糊,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向电泳和等电聚焦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蛋白质的分离效果。
双向电泳是一种将蛋白质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离的方法,可以提高分离的分辨率。
等电聚焦是一种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进行分离的方法,可以分离具有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
总结起来,使用电泳技术进行蛋白质的分离与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进行电泳实验前,需要进行样品的制备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在电泳分离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加载、电泳运行和凝胶染色等步骤。
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
![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3c447af5335a8102d2202a.png)
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些电泳技术,电泳技术从过去的一些技术,到现在不断发展更新的新技术。
主要介绍单细胞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双向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技术等现代电泳技术。
其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是现在医学、临床、病毒等研究中重要的一项技术,从它的几个性能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双向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技术电泳技术问世以来,电泳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各种电泳技术及相关仪器相继问世。
目前,电泳技术广泛用于氨基酸、核苷酸、多肽、蛋白质等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许多电泳仪器已经被临床实验室采用,为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帮助,成为临床医学实验室的重要工具。
电泳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发生移动的一种分离方法。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许多新的电泳技术也随之孕育而生。
单细胞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双向电泳、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产生。
使得DNA及蛋白质在分离和测量方法上有了更精确的提高。
另外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被认为是当今分离生物分子的最重要工具,已被列为人类基因组计划首选分离DNA片段的方法。
电泳技术过去主要有移动界面电泳、纸电泳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点聚焦电泳、等速电泳等方法。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涌现出一些现代的电泳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恒定变性凝胶电泳、双向凝胶电泳、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等。
单细胞凝胶电泳又称彗星试验。
它的分离原理是根据当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DNA损伤因子诱发DNA链断裂时,DNA的超螺旋结构被破坏,在细菌裂解液作用下,细胞内的蛋白质、RNA等扩散到细胞裂解液中,而核DNA由于分子量过大停留在原位。
在中性条件时,残留的DNA片段可进入凝胶发生迁移,这时用碱处理或在碱性电解质条件下,DNA会发生解螺旋,释放出DNA 断裂片段,由于这些DNA片段的分子量很小,在电泳过程中会离开核DNA向阳极移动,形成彗星状的图像;而未损伤的DNA 部分保持球形。
ISO-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ISO-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aee4af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9.png)
ISO-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ISO-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通过对ISO-DALT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建立了一套适合于UV-B胁迫下水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用此方法对经低剂量UV-B辐射处理的水稻品种IR64的叶片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可以分辨出1200-1300个蛋白(肽)点,等电点(pI)在3.5-9.3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10-120 ku之间,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
作者:王经源陈舒奕梁义元林文雄WANG Jing-yuan CHEN Shu-yi LIANG Yi-yuan LIN Wen-xiong 作者单位:王经源,梁义元,林文雄,WANG Jing-yuan,LIANG Yi-yuan,LIN Wen-xiong(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陈舒奕,CHEN Shu-yi(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宁德,352100) 刊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35(2) 分类号:Q946 关键词:ISO-DALT 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水稻。
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_张留辉
![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_张留辉](https://img.taocdn.com/s3/m/10f91941e518964bcf847c22.png)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3):17~21A cta A gr i culturae Ji angx i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张留辉,阳小燕,贺翔,孙雪松*收稿日期:2010-01-05基金项目:暨南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51208047)。
作者简介:张留辉(1980-),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致病性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
*通讯作者:孙雪松。
(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为了建立适合肺炎链球菌(Strep tococcus pneu moniae )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对蛋白样品提取、裂解、上样量、IEF 和银染等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肺炎链球菌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裂解液[15mmo l/L T r is-HC l 、7m o l/L 尿素、2m o l/L 硫脲、4%(m /v)C HAPS ,使用前现加2%(v /v)IPG 缓冲液、1%(m /v)二硫苏糖醇(DTT )和1%(m /v)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结合反复冻融和超声裂解菌体的方法来提取蛋白质样品,按80L g 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蛋白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中图分类号:TQ 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3-0017-05E stablish m ent and Opti m ization of Technique of Two-di m ensionalElectrophoresis for Proteo m e of Strep tococcus pneu m oniaeZ HANG L i u-hu,i YANG X iao -yan ,HE X i ang ,S UN Xue-song*(Insti tute of L ife and H ealth Eng i nee ri ng ,Jin 'an U ni ve rsity ,G uang z hou 510632,Ch i na)Ab stract :In order t o establis h an efficient t wo -d i m ensiona l gel electrophoresi s (2-DE )pro toco l f o r proteom ic st udy of S tre p to -coccus pneu moniae ,the processes of ce ll l ysis ,pro tei n ex tracti on ,prote i n load i ng ,IEF and silver sta i n i ng we re opti m ized .It w as found tha t the foll ow ing trea t m ents could obta i n 2-DE prote i n m ap w ith h i gh reso l v i ng rate and good repeatab ility :cell s w ere treated consecuti ve l y w ith a l ysis buffer conta i n i ng 15mm o l/L T ris-HC ,l 7m ol/L urea ,2m o l/L t h i ourea ,1%DTT,4%C HAPS ,2%(v /v)IPG buffer w it h p H -va l ue 4~7and 1%P M SF,frozen-t ha w for three ti m es and then son icated for 10m i n ;80L g pro tei n w as s ubjected to 2-DE separati on w it h su i table e l ectrophoresis para m eters .K ey word s :Strep tococcus pne umoni ae ;Prote i n ;Two-di m ensi onal gel e l ectrophoresis蛋白质组学(Proteo m i cs)是以一个细胞或一种组织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揭示或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1~3]。
新红星苹果花芽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新红星苹果花芽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b66bc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0.png)
2023新红星苹果花芽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目•附录录01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新红星苹果植株,在其盛花期采集花芽组织。
新红星苹果花芽包括蛋白提取试剂、双向电泳试剂、尿素、硫脲、磷酸、乙醇、醋酸、正丁醇等,以及用于蛋白质提取和双向电泳的各种仪器设备。
试剂和仪器试验材料蛋白质提取将采集的新红星苹果花芽组织破碎后,加入蛋白提取试剂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该方法采用研磨法,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免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溶解将沉淀的蛋白质溶解于双向电泳的试剂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电泳分离。
双向电泳将溶解的蛋白质样品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然后在第二向SDS-PAGE电泳中进行分离。
该方法可分离出更多的蛋白质斑点,提高蛋白质分辨率。
蛋白质沉淀将提取的蛋白质加入尿素、硫脲、磷酸等试剂进行蛋白质的沉淀。
这一步通过调节pH值和离子强度,使蛋白质沉淀完全。
试验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对获得的电泳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对蛋白质斑点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统计分析对获得的蛋白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品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生物学意义。
02实验结果1蛋白质提取结果23通过改良方法,成功从新红星苹果花芽中提取出高纯度的蛋白质。
提取纯度相较于传统方法,改良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能够减少样品损失。
提取效率改良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以多次提取得到相似的结果。
重复性改良方法结合双向电泳技术,使蛋白质分辨率更高。
分辨率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鉴定蛋白质。
蛋白质鉴定准确性改良方法可以检测到更多低丰度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检测范围双向电泳结果通过质谱鉴定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蛋白质的身份。
鉴定准确性改良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肽段覆盖率,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肽段覆盖率通过质谱鉴定,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更准确的 功能注释蛋白质功能注释质谱鉴定结果03讨论与结论提取液中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通过双向电泳分离和鉴定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并使用染色法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不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1fcc4f5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8.png)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
侯元;霍德胜;刘永茂
【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卷),期】2010(029)012
【摘要】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用一种自制的电极凝胶条代替大量电极缓冲溶液.这种特制的阴极与阳极凝胶条所含的电解质成分与pH值彼此不同,有效地缩短了电泳时间,避免了样品在电泳过程中的大量扩散,提高了分辨力,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同时不再需要配制大量缓冲液,简化了实验操作,从而使实验方法变得简便、快速,更适合实验教学.将常规方法与改良方法同时应用于实验教学,并加以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后者优于前者,两者时间差异显著.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侯元;霍德胜;刘永茂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6.1
【相关文献】
1.小麦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J], 朱宏;张中恒;王同昌
2.棉花根系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方法的改良 [J], 王曼;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
宋世佳;陈静;成国鹏;李存东
3.水稻花药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改良与优化(简报) [J], 文李;刘盖;王坤;彭晓珏;万翠香;李国民;陶钧;朱英国
4.茶树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J], 林金科;郑金贵;袁明;张学琴;王凤
5.新红星苹果花芽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J], 朱志勇;曹尚银;徐小彪;郭俊英;陈玉玲;薛华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5de5432acf84b9d529ea7a5a.png)
第 12期
侯 元, 等: 双向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良
33
极易蒸发, 造成电流传导受阻, 电泳系统电阻增大, 温 度上升, 从而导致蛋白质样品扩散, 甚至变性。既使人 工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也常常避免不了电流传导不 畅, 电压忽高忽低, 电场强度忽大忽小, 影响最终结果。 改进实验方法以后, 电泳过程中, 电流传导通畅, 电场 强度趋于恒定, 少量的热被冷却装置及时处理掉, 保证 了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所用电极液电解质的种类。 常规方法中, 电泳槽的正负极选用的是同一浓度与 pH 值的电解质溶液, 边通电边 电解, 因而导 致电泳速度 慢, 样品易扩散。改进后的方法中, 正负电极选用不同 种类与 pH 值的电解质溶液, 电泳速度大幅度提高, 电 泳时间缩短, 由原来的 6~ 8 h缩减至 1~ 2 h, 有效避 免了蛋白质样品的迅速扩散。电泳结果经染色后图像
图 1 双向电泳方法改良前、后电泳槽对比模拟图
将灌制好的阴阳电极胶条分别 搭在 SDS 聚丙烯 酰胺凝胶平板的阳极和阴极两端 ( 见图 1右侧的电泳 槽 )盖上电极盖, 接通电源。 1. 5 h以后, 停止电泳, 取 下电极胶条弃之, 将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常规 的固定、染色。
3 结果与讨论
立, 可与生化理论课分开, 在实验课单独讲授, 便于学 生系统地掌握实验理论, 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由于
3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第 29 卷
双向电泳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实验, 对操作者的实验技 能有很高的要求, 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也非常 多 [ 8] , 掌握这一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 践能力。 ! 双向电泳是 2种电泳方法组合在一起的一 门综合性实验项目,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 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内容更为复杂的实验, 可以培养学 生综合使用知识和创 新的基本能力 [ 9 ] 。开展双向电 泳实验, 除了有助于学生对电泳实验技术全面系统地 掌握, 还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 ( 如蛋白质的性 质, 包括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 等 ) 的理解, 真正做到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从感性到理性, 认识更加深刻。
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
![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f32241655270722192ef73c.png)
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在胶体电泳实验中,为证明胶粒带电,以及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常用有色胶粒向两面三刀电极的运动情况来判定。
如果电级周围是无色透明溶液,有色胶粒运动到电极周围,颜色会有明显变化,现象会很明显。
如何界面鲜明地把这种无色溶液“嫁接”到有色胶体溶液上面去呢?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实现这一设想,我设计了一套装置。
用滤纸片、玻璃管、胶塞、胶布条、稀食盐水,做成类似液体电极的装置(为便于叙述以后权且称为液体电极)。
把这个装置用密封法“嫁接”到有色胶体溶液的液面上。
之所以密封是克服滤纸片不能阻止液柱下落的缺点。
用滤纸片是因为滤纸孔隙既可使包括胶体粒子在内的液体微粒透过,又可起到延缓液体下流速度的作用。
操作者可利用滤纸片的这种“半堵塞”作用,争取到较从容的操作时间。
用这套装置作电泳实验,现象明显,具有直观性,操作也不太复杂,可应用于课堂演示实验。
如果操作熟练,准备充分,有五分钟可完成演示。
下面介绍装置的制作方法:一、实验器材[1-1]仪器、材料、工具(20~100mL)U型管一支;配套胶塞两个;内径(3~6mm)、长度(5~8mm)相同规格玻璃管两支;定性滤纸;胶布;铁架台;铁夹;大烧杯;(250~300V)直流电源;剪刀、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1-2]试剂:三氯化铁;食盐;蒸馏水。
二、装置的制作和安装[2-1]取长度(5~8cm)内径(3~6mm)相 娓竦牟AЧ芰街В 劭诒赣谩?[2-2]取U型管(~20~100mL)一支,两管口配上合适胶塞。
胶塞按[2-1]玻璃管外径大小打单孔然后套到玻璃管上,上部玻璃管露出5mm~10mm,两个玻璃管套胶塞部位要对称。
[2-3]玻璃管下口的处理玻璃管下口用滤纸片封口,用胶布粘牢,粘好后将玻璃管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2-4]炭棒作电极,用导线和直流电源(规格250~300V、0.2A以下)联好,炭棒粗细要依玻璃管内径大小而定,粗的可用刀削细。
[2-5]用两个大号注射针头(带气密管和密封夹)从[2-2]的胶塞插入(插透),用来消除因盖胶塞而引起的容器内的增压现象。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的比较和优化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的比较和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1ff83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7.png)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的比较和优化舒宏;康晓楠;李山;刘银坤;秦雪【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6)001【摘要】目的:比较优化人血清蛋白双向电泳(2-DE)分离技术,提高2-DE对血清蛋白的分辨能力.方法:收集健康人群标本,分别进行多次双向电泳,比较高丰度蛋白的去除前后及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染色和SYPRO-ruby荧光染色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等因素对双向电泳图谱质量的影响.结果:考马斯亮蓝染色和SYPRO-ruby荧光染色相比,血清2-DE图谱检测到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是(324±25)(n=3)和(785±30)(n=3);去除高丰度蛋白前后比较,未做处理的血清、去除蛋白和IgG血清的2-DE图谱检测到平均蛋白点数分别是(501±25)(n=3)和(813±22)(n=3).结论:去除高丰度蛋白并结合SYPRO-ruby荧光染色可以大大提高血清低丰度蛋白的解析能力.此方法优化了血清蛋白质2-DE技术,为进一步开展疾病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总页数】4页(P1-4)【作者】舒宏;康晓楠;李山;刘银坤;秦雪【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广西医科大学检验系,南宁,530021;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上海,2000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广西医科大学检验系,南宁,530021;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上海,2000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部,广西医科大学检验系,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33【相关文献】1.人胰液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J], 刘骁勇;韩金祥;崔亚洲;宗美娟;陈彧;田美2.人胰液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J], 刘骁勇;韩金祥;崔亚洲;宗美娟;陈彧;田美3.人胆汁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技术的建立与优化 [J], 黄国飞;王济明;罗诗樵;吕济相4.奶牛性控精子膜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分离技术的研究 [J], 吕小青;薛建华;薛兆雷;李艳华;孙凤俊;张佳谊;朱玉林5.免疫共沉淀结合双向电泳分离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方法优化 [J], 祁婷婷;何顺华;严丁旻;张俊;李冠武;邱政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第2期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 on)2006年3月I S O2DAL 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王经源1,陈舒奕2,梁义元1,林文雄1(1.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2.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宁德352100)摘要:通过对I S O2DALT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建立了一套适合于UV2B胁迫下水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用此方法对经低剂量UV2B辐射处理的水稻品种I R64的叶片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可以分辨出1200-1300个蛋白(肽)点,等电点(p I)在3.5-9.3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10-120ku之间,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关键词:I S O2DALT;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水稻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5470(2006)022*******I m provem en t of I SO2DAL T electrophoresis systemWANG J ing2yuan1,CHE N Shu2yi2,L I A NG Yi2yuan1,L I N W en2xi ong1(1.I nstitute of Agr o2ecol og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2.N ingde Entry2Exit I n2 s pect and Quarantine Bureau,N ingde,Fujian3521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 oduced an i m p r oved I S O2DALT electr ophoresis system for O ryza sativa p r oteom ic res ponding t o UV2B radi2 ati on.The leaf p r oteins of I R64radiated with UV2B were extracted and separated with22di m enti on electr ophoresis.About1200-1300p r otein s pots were identified on the2D2gel.The p I of these p r oteins ranged fr om3.5t o9.3with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ng fr om10t o120ku.Key words:I S O2DALT;22di m enti on electr ophoresis;p r oteome;O ryza sativa随着包括水稻、人类在内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而从蛋白质组(p r oteome)水平上研究基因功能的蛋白质组学(p r oteom ics)分析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方法[1],也是作物分子生态学的核心技术之一[2].自1975年O′Farrell提出高分辨率双向电泳技术[3]以来,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与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三大核心技术[4].根据第1向等电聚焦方式的差异,双向电泳依其第1向电泳介质的不同主要有I S O2DALT与I PG2DALT两大系统.其中,使用载体两性电解质的I S O2DALT可自由决定等电聚焦电泳规模和pH梯度曲线,而且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费用较低,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5-7],但在实际应用中,与I PG2DALT系统相比, I S O2DALT存在着阴极漂移(cathode drift)、重复性较低等缺点[4].为此,在水稻对UV2B辐射胁迫反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对I S O2DALT技术进行了优化,以期为深入研究其逆境分子生态学机制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与仪器两性电解质Ampholine(pH3.5-10,pH5-8)购自Amersha m Phar macia,Nonidet P240、CHAPS、TE MED、丙烯酰胺、N,N′2甲叉双丙烯酰胺等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尿素、过硫酸铵等常规化学药品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电泳仪及蛋白质双向电泳槽均为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1.2 植物材料水稻品种I R64,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培养至6叶期,按林文雄等[8]的方法进行UV2B胁迫处理.收稿日期:2005-06-22 修回日期:2005-11-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28);福建省教育厅(K03015)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510014)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经源(1972-),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1.3 叶片蛋白质样品的制备1.3.1 叶片蛋白质干粉制备 取经UV2B处理的I R64旗叶500mg,液氮速冻后加50mg P VP2K30,于液氮浴中磨成细粉;迅速将粉末移至10mL离心管,加入5mL预冷体积分数为10%的三氯乙酸丙酮溶液(含10mmol・L-1巯基乙醇),混匀;于-20℃沉淀1h以上;于4℃18000g离心15m in;沉淀用5mL预冷的丙酮(含10mmol・L-1巯基乙醇)按上述方法重悬、沉淀并离心,最后真空抽干所得的沉淀.1.3.2 蛋白质溶液制备 取50mg叶片蛋白质干粉,加入750μL裂解液[9mol・L-1尿素,40g・L-1 CHAPS,5g・L-1DTT,体积分数为2%Ampholine(pH3.5-10),40mmol・L-1Tris],于超声波清洗器中25℃水浴超声处理10×1.5m in,每次超声处理间隔期间振荡混匀30s;25℃16000g离心15m in,上清按Garrels[9]的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后,直接用于上样或-70℃贮存待用.1.4 等电聚焦1.4.1 管状I EF胶的制备 取2.06g尿素,加入0.75mL水,0.75mL体积分数为10%的Nonidet P240, 0.25mL Ampholine混合液[pH(3.5-10)∶pH(5-8)=1∶3],0.5mL丙烯酰胺凝胶单体储液(283.8g・L-1丙烯酰胺,16.2g・L-1N,N′2甲叉双丙烯酰胺);25℃水浴超声处理使之溶解后,10000g离心5s去除气泡,加入8μL体积分数为10%过硫酸铵和1.5μL TE ME D;混合后立即灌入长21c m、内径1.5mm的玻璃管中,胶长18c m;顶部用10μL水覆盖,室温下聚合1h以上.待胶充分聚合后,除去覆盖的水,用微量进样器将蛋白质溶液加到胶的顶部,上样量为120μg.先用10μL5mol・L-1尿素溶液覆盖,再加阴极电泳缓冲液至管口,随即进行电泳.1.4.2 等电聚焦电泳参数 阴极、阳极缓冲液分别为50mmol・L-1Na OH、25mmol・L-1H3P O4.28℃下,依次按300、400、500、600V各30m in,800V16h,1500V1h的电压梯度进行电泳.1.5 I EF胶的平衡电泳结束后,取出玻璃管用双蒸水漂洗后,用接上200μL微量移液器Ti p的注射器靠水压轻轻将胶条挤出,置于小平皿内,直接使用或-70℃暂存.进行第2向电泳前将胶条用平衡液[60mmol・L-1Tris2 HCl(pH6.8),20g・L-1S DS,体积分数为5%的巯基乙醇,体积分数为20%的甘油,0.5g・L-1溴酚蓝]平衡15m in,更换新鲜的平衡液再次平衡20m in,立即进行第2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 DS2P AGE).1.6 S D S2PAGE电泳凝胶规格为190mm×190mm×1.0mm,分离胶为120g・L-1聚丙烯酰胺凝胶,无浓缩胶.将平衡后的胶条平放于凝胶顶部,避免在二者间留下气泡,用40-50℃8g・L-1琼脂糖封好,于15℃,以每片胶15mA恒流电泳15m in,再以每片胶35mA恒流电泳直至溴酚蓝移至距胶底边约0.5c m处为止(约5-6h).1.7 蛋白质成像根据Shevchenko et al[10]的方法修改后进行银染.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5%乙酸溶液固定30m in; 50%甲醇溶液洗15m in;水洗3次,各10m in;0.2g・L-1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2m in;水洗2次,各1m in;冰冷的1g・L-1硝酸银溶液于4℃浸泡20m in;水洗2次,各1m in;0.04%甲醛(37%溶液),20g・L-1无水NaCO3溶液显影,5%乙酸溶液停显,湿胶用透射法扫描成像.22 结果与讨论经过改变蛋白质裂解液及提取方法和第1向胶条的平衡液成分,适当提高等聚焦的最高电压并控制总伏时数等后,用I S O2DALT双向电泳方法经过质谱相容性银染后,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可以在单片S DS2P AGE胶上分辨出1200-1300个水稻叶片蛋白质(肽)斑点,等电点(p I)在3.5-9.3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10-120ku之间.斑点形状规则,稳定性好且有较高的重复性,特别是阴极漂移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图1、2),基本可以满足水稻叶片蛋白组学分析及其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工作的需要.2.1 蛋白质样品制备蛋白质样品制备是双向电泳工作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电泳的分辨率、可靠性和重复性.对于水稻叶片组织,采用三氯乙酸与冷丙酮联用来沉淀蛋白质是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避免蛋白881质的降解,还可除去脂类以及在植物组织中大量存在的色素、多酚等次生物质的干扰[11].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所制备的蛋白质干粉难以完全溶解.由于溶解液中高浓度的尿素在高于30℃时不稳定,分解产生的氰酸盐(cyanate )会引起氨基甲酰化,导致蛋白质荷电不均一,若提高溶解温度则影响等电聚焦的结果[12].为此,在25℃或更低温度下用水浴超声波处理来溶解样品,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太低的温度(<20℃)可能引起尿素结晶析出,而影响蛋白质的溶解,因此,把第1向等电聚焦电泳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8℃左右,以免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沉淀.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应尽量避免样品的过热与反复冻融.图1 改进后的水稻叶片蛋白双向电泳图谱Fig .1 Map of p r oteins fr om rice leaves by i m p r oved 22DE method 图2 改进前的水稻叶片蛋白双向电泳图谱Fig .2 Map of p r oteins fr om rice leaves by original 22DE method2.2 等电聚焦pH 梯度的稳定性在I S O 2DALT 系统中,第1向电泳是根据蛋白组分的p I 不同,在电场中会向其等电点移动的原理将蛋白质分离.因此,载体两性电解质所形成的pH 梯度的稳定性对电泳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试验使用兼性离子去污剂CHAPS 代替裂解液中的Trit on X 2100并去除离子型去污剂S DS,在提高疏水性蛋白质溶解度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阴极漂移现象.此外,凝胶单体储液的纯度对pH 梯度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陈旧的单体储液将导致严重的阴极漂移,因此等电聚集应使用新鲜配制的单体储液,储存时间最好不超过2周.2.3 蛋白质成像由于植物细胞内大部分蛋白质的表达丰度很低,高灵敏度的蛋白质成像技术对2D 电泳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环节.蛋白质2D 电泳的成像技术主要有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金属离子染色法和荧光染料染色法等.考马斯亮蓝与质谱分析的兼容性好,但灵敏度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R 2250染色法的灵敏度仅为100ng 左右,即使是改进的胶体考马斯亮蓝G 2250染色法的灵敏度也只能达到10-50ng,大大制约了它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银染法是金属离子染色法的代表,其灵敏度可以达到1ng,但银染法中常用的敏化剂中含有戊二醛,会导致蛋白质的肽链交联,将严重影响后续的质谱分析.本试验中所采用的银染方法不使用戊二醛作敏化剂,因此有较好的质谱兼容性,且灵敏度较高,是昂贵的荧光染料理想的替代方法.2.4 其它I S O 2DALT 系统涉及许多复杂的实验过程,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实验结果.为此还在实验细节上做了许多改进.第1向电泳上样时,在蛋白质样品上覆盖一层5mol ・L -1尿素溶液,以保护样品免受强碱性的阴极缓冲液影响.第2电泳之前,需对第1向胶条进行平衡,传统方法中这一时间长达30-120981第2期王经源等:I S O 2DALT 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m in,在平衡过程中将导致蛋白质丢失、蛋白带变宽等[3],而不经平衡,又会导致高表达丰度蛋白纹理现象加剧,影响分辨率.因此,将平衡改为2次,在保证平衡效果的前提下缩短平衡时间.此外,必须指出的是,植物叶片组织蛋白质组分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蛋白样品的制备.大量RuBP羧化酶(Rubisco)蛋白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表达丰度低的蛋白的上样量,在双向电泳图谱上形成大的斑块,并可能导致垂直条纹,遮蔽了其它的蛋白点,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低丰度蛋白的检出,还可能造成第1向胶局部pH梯度的改变,对此我们正在探索解决方法.参考文献:[1]杨何义,应万涛,钱小红.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3-17.[2]曾建敏,林文雄,梁康迳,等.水稻对低剂量UV2B辐射胁迫的分子应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941-944.[3]O′F ARRE LL P H.H igh res oluti on t w o2di m ensi onal electr ophoresis of p r oteins[J].J B i ol Che m,1975,250(10):4007-4021.[4]廖翔,应天翼,黄留玉,等.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J].生物技术通讯,2003,14(6):522524.[5]何瑞锋,丁毅,张剑锋,等.植物叶片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与优化[J].遗传,2000,22(5):319-320.[6]孙国荣,彭永臻,阎秀峰,等.干旱胁迫对白桦实生幼苗叶片蛋白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3,39(4):151-154.[7]范宝莉,王振英,陈宏,等.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蛋白质双向电泳比较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2004,37(1):45-49.[8]林文雄,金吉雄.水稻对UV2B辐射增强的抗性遗传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31-34.[9]G ARRE LS J I.Quantitative t w o2di m ensi onal gel electr ophoresis of p r oteins[J].M ethods Enzy mol,1983,100:411-423.[10]SHE VCHE NK O A,W I L M M,VOR M O,et al.Mass s pectr ometric sequencing of p r oteins silver2stained polyacryla m ide gels[J].Anal Che m,1996,68(5):850-858.[11]JOCE LY N K C R,S AJ I D B,JAM ES J G,et al.Tackling the p lant p r oteome:p racticeal app r oaches,hurdles and experi m en2tal t ools[J].Plant J,2004,39:715-733.[12]L I PP I N C OTT J,AP OST OL I.Carbamylati on of cysteine:a potential artifact in pep tide mapp ing of he mogl obins in the p res2ence of urea[J].Anal B i oche m,1999,267:57-64.(责任编辑:陈幼玉) 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