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期中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东临碣石,□□□□。

(曹操《观沧海》)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出哀伤气氛,又点明迁谪之远的句子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阔大景象的诗句是:□□□□□,□□□□□。

6.《天净沙》中揭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用不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是微不足道的句子是:□□□□□□,□□□□□。

8.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选自《》,是 (人名)组织编写的。

(1分)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俄而雪骤( ) (2)公欣然曰(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11. *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

(2分)12.*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13.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相似”意义最接近的一组是()A. 接近B. 相像C. 合适D. 相同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意义上相同的一组是()A. 活泼、可爱、调皮B. 立即、马上、连忙C. 轻松、愉快、惬意D. 撒谎、欺骗、忽悠答案:B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烟波江上使人愁,帝女花前倚伏楼。

楼上月如钩,楼上月如钩!(1)这首诗写的是谁?(2)诗中写的是什么场景?A. (1)梁红玉 (2)夜色苍茫B. (1)凤姐 (2)宫殿丽景C. (1)贾宝玉 (2)烟波江上D. (1)贾探春 (2)花前楼阁答案:D(二)填空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cao xuexin)。

答案:曹雪芹2.现存的《红楼梦》120回,第120回又称作(fahuajie)。

答案:“定稿抄本”的“葬花节”.3.是哪位女儿因病去世催促贾母嫁妹妹,最终嫁到贾家成了贾母的小舅母翁?(叶赫氏)。

答案:叶氏、赫让之女、小红游的割舌之妾(三)简答题1.什么是“白话文学”?答案:白话文学是指以白话为基础写成的文学作品,即不使用文言文的文学创作形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

2.《红楼梦》中贾母、贾政、贾琏是很重要的三个贾府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案:贾母性格开朗、大度、乐善好施,喜爱博弈;贾政性格刻板、迂腐、虚伪,自视甚高;贾琏性格猥劣、貌似堂堂、奉承阿谀,外表虚荣,内心卑微。

(四)作文题请你给朋友写一篇题为《我的邻居》的短文,短文包含以下要点:1.描述一下你的邻居和他们一家人;2.与他们相处的感受;3.你的邻居家发现房子着火,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略(因为涉及到实际安全问题,我不敢随意编造内容,请理解)。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一、(6小题,18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和(hè) 抖擞(sŏu)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xī)B.着落(zhuó) 贮蓄(chù) 吝啬(sè) 小心翼翼(yì)C.莅临(lì) 粗犷( guǎng) 静谧(mì) 人迹罕至(hǎn)D.感慨(kǎi )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恍然大悟( huǎng)C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瞭亮分歧不求甚解由然而生B.确凿澄清截然不同翻来覆去C.云宵搓捻花团锦簇混为一谈D.诀别捶打喜出望外人生鼎沸B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B.晚餐后,外公外婆看电视,爸爸妈妈看手机,我做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打扰.C.有些人能力很强,却咄咄逼人,这种人不能说不自信,甚至说是自信过了头.D.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花枝招展,第五届广州户外运动节开幕了.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B.中国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并提交了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序列数据.C.随着篮球巨星科比的突然逝世,使得全世界的球迷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D.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外卖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近一倍.C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雨变得更轻,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梦.(加点词“下”是动词)B.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加点词“能”是动词)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髻儿白花”用了比喻的手法)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弹琴”“低唱”用了拟人的手法)A6.下列加点词语是生活中的常用的谦词或敬词,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离家甚久,家慈正家中盼归,先告辞了.”B.“欢迎光临,您的到来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C.“长辈垂询,原不应该回避,只是家中早有交代,不便相告.”D.“我一定会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D二、(1小题,8分)7.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面的空缺部分.(4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4分)《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比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浮云”出自《论语·述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让我们感受到经典著作不朽的生命力.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影入平羌江水流;回乐烽前沙似雪.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4分)三、(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10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盐空中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凡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B.尊君在不.(同“否”)C.相委.而去(舍弃)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A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2分)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比拟.(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正午后,(友人)还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这里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B.谢太傅一家“寒雪日内集”,赏玩诗句的雅兴表明了这个诗礼之家的生活情趣.C.“尊君”“家君”,前者为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为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期日中,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C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晏子仆御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窺.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仆御:驾驶车马的人.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④抑损:谦逊退让.)(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夫问其故.()②妾以是求去.也()缘故,原因;离开(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晏子为什么推荐仆御做大夫?(2分)因为御仆认识到了借他人的威势来炫耀自己是不可取的,能虚心听取妻子的建议,并且知错能改,所以晏子推荐了他.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和月亮的运转,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四、(13题-20题,共8小题,27分:21题为附加题,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0分)【材料一】什么是网红店?就是网红开的店,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用户量的人开的店.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颜值高,可能是产品风格独特、颜值高,也可能是店铺的装修精美,主题鲜明.这种店通过颜值高的产品或店铺吸引顾客,从而促进消费.网红店的目标受众大多都是年轻人,无论是网红还是网红店,都可以说是年轻人追捧下的产物,所以,网红店呈现的也就是一种年轻化的状态.常见的网红店,釆取的营销方式要么是饥饿营销,要么就是红人代言营销.饥饿营销的话,就是制造岀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提升产品形象同时,然后增加销量,实现盈利,据说不少的网红店都曾雇人排队,制造火爆的假象.红人代言营销的话,无非也就是吸引紅人的粉丝消费,通过网络上扩大营销力,最终实现盈利.然而,近几年,很多的网红店都是红极一时,然后都迅速地走向了衰败.【材料二】两家网红奶茶店——喜茶奈雪的茶调查分析表一线城市客流总量指数【材料三】无论什么东西,和“网红”两字粘在一起,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繁华商场里、老旧小区里装修风格骤然一变,独特、精致的“网红店铺”门前排着的长长队伍更是令人费解;比起“什么样的美食值得等上几个小时”这种问题,网红店本身就很迷.店里入座率、翻台率都不高,浪费率倒是很高,大多数人因为一句“据说是网红店”进门,点几份造型奇特的招牌食,吃前先拍照,尝上一小口就开始P图俩小时.“打卡”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词,最开始被人用来形容跟旅行团出游,导游赶着游客们景点,游客们根本来不及享受好风景,拍了照就得走.如今是到著名景点、网红店铺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意思.为何人们热哀于打造网红品牌?网红店有个特质,就是面向的都是年轻人群.而年轻人想要追寻网红店的一个原因就是猎奇.有顾客说:“跟朋友在一起以前聊衣服、聊化妆品,觉得新品牌新的流行趋势时髦,现在网红店也是一种流行呀,也会互相推荐.如果自己能在朋友圈内第一个发出网红店打卡图,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社交很强的人,经常聚会外出,知道最新鲜的事物.”【材料四】网红店可能会有两大“死因”.许多网红店都是因为出色的营销而爆红网络,还有些网红店是由于品牌概念而被大众熟知.但营销推广对于品牌建设更多是锦上添花,背后还是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做支撑,没有足够的产品力,便无法形成复购,把持续的生意做成一次性生意.多数明星开的餐饮网红店都存在产品力不够的问题,比如据称韩寒开的“很高兴遇见你”、孟非的小面馆……消费者一直都有名不符实的吐槽,大部分明星网红店都以失败告终.网红店短期爆红可以让品牌快扩张,但快扩张后对于饮行业,其供应链的管控、店员的培训管理、店铺的运营都会有不小的压力,这些供应链及运营的问题其实都是餐饮行业常见问题,只是大部分网红店往往是营销导向,容易低估供应链及店铺运营难度,忽略行业本质房租、食材、人工成本高企不下,最后只能关门大吉.13.阅读“材料一”,不属于网红店的特点的一项是( )(3分)A.网红点的店面颜值高,产品独特,主题鲜明.B.网红店的目标受众都是年轻人,呈现年轻化状态.C.常见的网红店采取的营销手段往往比较单一.D.很多网红店都是存在时间短,衰败速度快.B14.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喜茶店铺广州客流量全国领先,深圳紧随其后:深圳市奈雪の茶客流量在全国一枝独秀.B.两家奶茶店在南方都很受欢迎,但在北方客流量普遍遇冷.C.两奶茶品牌的女性爱好者较多,女性占比高达58.26%.D.16~25岁年龄段人群是喜茶和奈雪の茶人群主力军,占比超过五成.B15.结合“材料三”,请探究网红店走红的原因.(4分)满足猎奇心理;追赶时髦新潮;满足社交需要.(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萵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姝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换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④锅中的水,沸起来了.咕咕,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降瞬间的喜悦.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赏,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6.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地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内,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的房间.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暧的鱼,让瞎眼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岡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8.同样是一个冬夜,这往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1.山梁上;2.幸福喜悦;3.我们跟随母亲,给老人送鱼.17.从全文来说,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你觉得这个题目有何妙处?(3分)“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母亲煮鱼时水发出的声响以及一家人围在厨房里的快乐写成了鱼的“歌唱”,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一家人围在厨房等鱼、吃鱼的浓浓亲情氛围的怀念,也有对母亲关爱孤独老人、给老人带去温暖的赞美.8.第③段划线处的句子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3分)“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的气氛,反衬家中的温暖;用“温度升高”“热量突围”烘托我们逐渐增多的快乐;暗示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19.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4分)能干,从母亲清理鱼的动作可以看出;善良有爱的心,真诚,关心他人,从母亲把煮好的鱼送给瞎老爷爷可以看出.关心孩子,无私.从母亲只吃鱼汤泡饭,把大而无刺的鱼肉给孩子可以看出.20.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理解要点: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21附加题(8分.本题为附加题,得分计入试卷总分,加分后,全卷得分不超过120分.)(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章.请你写出一句话的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面是某同学读《朝花夕拾》的感受,请你在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3分)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______________;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读《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3)《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1)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藤野先生百草园善良(3)情节+特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2.请以《这一次,我变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马上就要准备考试了,你做好复习了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1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凝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 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 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 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意 B.委曲冷颤随便C.委屈寒颤随便 D.委曲冷颤随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4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选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一个shānshān()来迟的春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以及又熬过一个严冬的母亲到田野上散步。

不料路上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但一切都取jué()于“我”,这令“我”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想拆散一家人。

最后,“我”决定委qū()儿子,按照母亲的心意选择走大路。

而母亲改变主意,提出走小路,让大家各得其所。

A.珊珊____________zhī抉shà曲B.姗姗____________qí____________决shà屈C.姗姗____________zhī决chà曲D.珊珊____________qí____________抉chà屈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把小小的座椅,如何让其与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专家提醒: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手部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天的南湖公园生机勃勃,到处是花团锦簇、杨柳依依的美景。

B.通过市政府的“微改造”工程,阳光社区呈现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

C.这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走一步都很困难。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集合3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集合3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集合3篇答案(dá 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出自《陀螺》。

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集合3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1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把学过的单元,分别根据讲读课文、阅读两大部分制定复习步骤,把讲读课文作为主要复习内容.??(二)把讲读课文连续分解为基础学问、阅读两大部分。

另外再加作文共三大块作进行。

??(三)基础学问部分分解为生字(包括音、形)、解词、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文言文和现代文背诵默写等部分。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作文则按文体进行。

??(四)基础学问集中几天,进行强化复习。

??(五)阅读部分,课内的重点篇目,重点段落,要重新加以复习。

课外部分,应当有意识的做一些各种文体的段落、篇章阅读题,临考前半个月,每天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六)作文除了注意老师平常的批改、讲评之外,平常应当多看各种类型的经典著作,仔细阅读上的例文及讲评。

体会写作思路,培育写作力量。

??复习重点:??第2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书写(4分)二、积累与应用(20分)1.有杯无患改为有备无患;鸡不行失改为机不行失 ;钙世无双改为盖世无双; 百礼挑一改为百里挑一; 爱不湿手改为爱不释手; 骑乐无穷改为其乐无穷; 悄悄无蚊改为悄悄无闻; 百衣百顺改为百依百顺;牙口无言改为哑口无言; 肠治久安改为长治久安;随心所浴改为随心所欲;饮以为荣改为引以为荣2.略3.略4.略5.D 6、b 7、b 8、b 9、略10、略 11、(4)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2.父亲鼓舞(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13.没有解除恐惊心理。

“好像”、“当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

“好像”,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念不足;“当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旧恐惊的心理。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初一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做语文试卷的练习能让我们巩固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柳絮(xù) 粼粼(líng) 瘫痪(tān) 树杈(chà)B. 堤岸(tí) 匿笑(nì ) 憔悴(chuì) 寒颤(zhàn)C. 温馨(xīn) 祷告(shòu) 分歧(qí) 瞬间(shùn)D. 咱俩(liǎ) 拆散(chāi) 攥着(zuàn) 凝视(níng)3、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A.绰号铺垫惭愧各得其所B.诀别渔塘应和小心翼翼C.铭记捶打脸颊翻来腹去D.严历挨凑澄清形影不离4、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 生命是酒② 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A.③②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①②7、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对应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3题20分)1.(8分)七年级一班同学开展“记录我的初中新生活”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

小雨同学在日记本里记录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我终于可以看到新学校了,心里好激动啊!在校园里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那浓绿像是①zhù蓄了终年的绿意。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②lín lín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

经过小学六年的锻炼,使我们都成为一个个战士,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冲击!”(1)请把“千磨万击还坚劲”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请帮助小雨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②lín(2分)(3)语段中划横线句用了的修辞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写得很不错。

(2分)(4)画波浪线句有一个语病,请你帮小雨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

(7分)开学两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在古诗文中欣赏美景,感受诗情,学习方法。

我们一起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欣赏“潮平两岸阔,(1)”的开阔平静,也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感受到“枯藤老树昏鸦,(2)”的凄凉萧瑟;我们在“正是江南好风景,(3)”中感受杜甫感慨时事之悲,也在“遥怜故园菊,(4)”中感受岑参对和平的渴望之切;我们也在《论语》中学习到“(5),思而不学则殆”的方法,认识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黄晕.(yūn)抖擞.(sǒu)贮.蓄(zhù)B. 棱.镜(líng)粗犷.(kuàng)静谧.(mì)莅.临(wèi)C. 着.落(zhuó)高邈.(miǎo)吝啬.(sè)咄.咄逼人(duō)D. 徘徊.(huí)菜畦.(qí)干涩.(sè)竦峙.(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喉咙烘拖抖撒呼朋引伴B. 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C. 造访端庄凄冷咄咄逼人D. 铃铛地毯安适顷盆瓢泼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令人叹为观止。

B. 春天的公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 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D.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同学们却在下面交头接耳,心不在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这主要是因为他注重阅读和积累的结果。

D.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5.默写填空。

(8 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5),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6),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遥怜故园菊,。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C.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雕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言只包括口头表达方式。

B.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的基本需求无关。

C. 汉字只有一种读音。

D.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头语之分。

答案:D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下哪个角色属于《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A. 关羽B. 貂蝉C. 孙悟空D. 贾宝玉答案:C3. 诗是汉字文化的瑰宝,下列哪一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春夜喜雨》B. 《静夜思》C. 《登高》D. 《黄鹤楼》答案:A二、填空题请根据所给提示,填写正确的词语或词组。

4. “一把扇子,红日扬州挥”,这句话出自明代作家谁的作品?(谢、曾)答案:谢5. “菜栏矮壁翻真翠,眼帘斜望见那山团翠。

”这句话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夏)答案:春三、问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6.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画家谁的作品?简要介绍一下该作品的题材和特点。

答案:《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该作品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该画作采用了显著的河岸透视法,呈现出细腻的细节和繁忙的场景,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名句?简要介绍一下该文学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答案: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王之涣是唐代的文学家,他在文学史上以清新绵长的诗风和深沉的议论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夕》等,他的诗作以感人肺腑,寄托情怀而著称。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8. 根据你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了解,写一篇关于他的简单介绍。

答:《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孙悟空是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他是一只聪明机智的猴子,能够变出七十二般变化,还懂得很多神奇的法术。

他陪伴唐僧师徒四人一同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 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 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 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 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 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 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 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 得了偏瘫, 被界定为二级伤残, 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 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 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 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 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 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 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 “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 都是动词。

B. “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班级开展“童心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一、积累·运用(22分)【纯真童年】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2分)(1)酝(niànɡ)(2)(dǎo)告2.给语段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攒(A. zǎn B. cuán)成(2)载(A. z ài B. zǎi)满3.仿写语段中划波浪线的语句。

(3分)童年,是,,。

(提示:可参考学过的课文,也可根据自己阅读积累仿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指的是事隔多年,印象不清晰、不肯定,“确凿”指的是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快乐的回忆,是肯定的;表达了作者怀念百草园。

)B.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两个词写出“我”和妻子行走的艰难。

)C.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些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儿可爱、调皮的形态和竞相开放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形象生动。

)D.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朗读时语气要轻轻地,读出母亲对“我”的理解、忍耐和宽容。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没有文字的种群也有童谣。

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

,。

但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文化的挤占,童谣变得越来越少,大多数数孩子只能在照片里寻找自己的童年。

二、阅读∙感悟(36分)【悦读童年】(2)小金批注了对阿长这个人物的认识,“我发现长妈妈是一个▀▄▀▄的人”,但批注内容被墨水弄脏了,请你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情节,帮他把笔记补充完整。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知识(zhī shì)B. 智慧(zhì huì)C. 指导(zhǐ dǎo)D. 知道(zhī d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球技高超。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C. 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崇高(chóng gāo)C. 混沌(hùn dùn)D. 稀释(xī shí)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笑得像一朵花。

C. 小明跑得像一阵风。

D. 她的眼睛像两颗星星。

5. 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C.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D.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空飘着白云,地上开着鲜花,河里流淌着清泉。

B.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树叶在风中跳舞。

B. 小鸟在歌唱。

C. 河水在流淌。

D. 雨点在跳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这本书厚得像一块砖。

D. 小明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是谁的书?B. 你去过北京吗?C. 为什么不努力学习?D. 这本书好看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是谁的书?B. 你去过北京吗?C. 为什么不努力学习?D. 这本书好看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上册试卷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上册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神秘(shén mì)沉默(chén mò)混沌(hùn dùn)B. 沉重(chén zhòng)恍惚(huǎng hū)悠闲(yōu xián)C. 崇高(chóng gāo)恐惧(kǒng jù)精神(jīng shén)D. 拼搏(pīn bó)恬静(tián jìng)惊慌(jīng huāng)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B.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C.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D.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看见了他,他正在哭。

”B. “这个苹果真甜啊!我爱吃苹果。

”C. “你有什么事?请说吧。

”D. “请问,这是什么地方?”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画蛇添足”相反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按图索骥D. 胸有成竹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大家的喜爱。

D. 这场雨来得太突然了,让人措手不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春》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象,其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描写了()的春天。

初一上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上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悠闲(yōu)炽热(chì)B. 荷花(hé)峰回路转(fēng)精益求精(jīng)C. 崇高(chóng)震耳欲聋(zhèn)恍然大悟(huǎng)D. 精神(jīng)妙不可言(miào)摇曳生姿(y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努力奋斗,不断进步。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总是不够自信。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诺言(nuò)恢弘(hu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jīn)B. 瞬息万变(shùn)潇洒(xiāo)雕梁画栋(diāo)C. 稀世之宝(xī)风驰电掣(chē)胸有成竹(zhú)D. 碧空如洗(bì)息息相关(xī)风华正茂(mào)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婉转动听。

D. 这座山就像一位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成语中,形容人很有才华的一项是:A. 眉清目秀B. 精通业务C. 胸有成竹D. 眼疾手快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聪明、有责任心的人。

B. 我喜欢听雨、看书、散步。

C.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语文、数学、英语都很优秀。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上)期中测试试卷2002.11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1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茅塞.(sâ)贝阙.(quâ)忒.长(tâ)积攒.(zǎn)B、狂澜.(lán)褴褛.(lǔ)癖.好(pì)遒.劲(qiú)C、敷衍.(yǎn)灵柩.(jiù)揶揄..(yán)(yú)鞣.制(róu)D、瞥.见(piē)解.数(xiâ)懊.丧(ào)鼋鼍..(yuán)(tuó)2、下列字词中,字的构造方式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瓜休霜品B、竹颜上火C、肚男月甘D、采好舟闻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温故.知新故.作姿态B、相得益.彰多多益.善C、疾言厉色.五颜六色.D、为.非作歹为.我所用4、下列诗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得正确的—句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你/用甘甜的乳计,哺育/各族儿女。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我们/依恋/长江,你是/母亲的/情怀。

5、下列作家按年代先后排列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王昌龄王安石叶圣陶B、于谦贺知章苏轼秦牧C、司马迁贺知章陆游吴承恩D、王昌龄朱熹吴承恩叶圣陶6、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社会、大自然更是一本“大书”。

B、有的人看书、看报、听戏文,常常遇到字、词、成语等“拦路虎”。

C、这漫山遍野的春笋,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

D、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没用对的一项是()(2分)A、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B、周恩来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C、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D、哪儿有险情,解放军就出现在哪儿。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笋》一文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以春笋来比喻少年,以雨后春笋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机来比喻少年一代茁壮成长的美好景象。

B、《龙宫索宝》选自《西游记》,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述来表现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C、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示字音,声旁表示字义。

D、《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主要选取了周恩来少年时期读书的几个片断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分)①默而识.之()②学而不思则罔.()10、填空。

(共5分,每格1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②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段阅读(共69分)(一)(22分)①少年的读书生活富有童话的色彩。

②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便__________________走到钱先生的书房门前,围坐在他的周围。

③在那___________________的夜晚,先生跟我们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彼此不分长幼,促膝长谈到深夜。

④从先生那儿,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说、神话、故事,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⑤他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讲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境界,使我们常常在梦中去那儿..漫游。

⑥有时候,钱先生还让我们做些猜谜一类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往往蕴寓着不少知识和哲理。

⑦这种..愉快的读书生活给了我许多智慧和乐趣,使我永远忘却不了。

11、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4分)12、解释词语。

(2分)①促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蕴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段中第①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使我们常常在梦中去那儿..漫游”中的“那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这种..愉快的读书生活”中“这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用“———”划出本段文章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对本段文章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8、对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反映对富有童话色彩的少年读书生活的向往。

B、赞颂钱先生学识渊博,和学生亲密无间。

C、说明我从钱先生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D、表达我爱听钱先生讲的故事,喜爱钱先生的游戏的愿望。

19、“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分)20、“彼此不分长幼”一句中的“彼”指的是____________,“此”指的是____________。

(2分)(二)(11分)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列宁斯大林经常劝人要善于思索,我们也要这样劝人。

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

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就是说多想出智慧。

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21、本段文字中的“开动机器”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2、这则政论可以分为三层,请用“//”在文中标出层次。

(2分)23、文章从三个方面阐明了为什么“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请概括出这三个方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本段文字中最能概括所阐述观点的句子是()(2分)A、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

B、心之官则思C、必须提倡思索D、多想出智慧25、用自己的话解释孟子说的话。

(2分)心之官则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分)①读书应该有选择。

②没有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书效果不会好。

③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却是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的。

④为什么?因为他们完全是为了消遣而读书,被“趣味主义”牵着鼻子走。

⑤“有趣”的书,虽然读得多,但并没有能够加深对客观实际的了解。

⑥所以,选择好书阅读是很重要的。

⑦我觉得,可以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再进行广泛的浏览。

⑧读书没有不畏艰难的精神是不行的。

⑨因为,它有时固然也有平原驰马、_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洋洋乐趣,但有时也会像负重登山、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吃力。

我还觉得,精读应该与泛读结合起来。

对于艰深的、应该牢记的东西,必须精读;对于只值得随便浏览的东西,可以泛读。

前者..,有点像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慢慢咀嚼,反复品味。

后者,有点像____________________,张开大口,喝进大量海水,然后嘴巴一闭,留下小鱼小虾,而让海水汩汩地从鲸须缝里流掉。

26、将下列四个词的序号,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4分)A、牛的反刍B、逆水行船C、鲸的吞食D、顺水泛舟27、分别指出下列三个引号在文中的作用。

(3分)A、引用B、特定称谓C、着重指出(强调)D、讽刺或否定①“眉毛胡子一把抓”( ) ②“有趣”( ) ③“趣味主义”( )28、文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9、对第一段文章的层次划分,正确的—项是( ) (2分)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30、后一段中的“前者”是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1、这两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2分)A、抒情B、记叙C、议论D、说明32、概括这两段文字中作者的主要观点。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这段文字中,以“有些人”为例,这是说明文中哪一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2分)34、“读书没有不畏艰难的精神是不行的。

”一句是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调作用。

把它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16分)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②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③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A、心到最急.()B、漫浪..诵读()C、记亦.不能久也()D、则.眼不看子细()36、短文第②句“心不在此”的“此”,指代____________,这句话中,哪个是通假字,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

(3分)37、用“//”给短文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层意。

(5分)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本段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9、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