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语文暑期作业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语文暑期作业3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节选自《故都的秋》)
3、作者由秋槐落蕊想起北国之秋。
文中另有一处语句,意思和作者的感受相似,
请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沉的地方”具体指什么?(借助文中词语作答,不超过35个字)
(四)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
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7、“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香格里拉在中国!直到九十年代,世界才知道她的准确方位。
半个多世纪之前,英语辞典里并没有香格里拉这个单词。
香格里拉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个寂静的角落,越过了横断山,越过了青藏高原,越过了亚欧大陆,越过了海峡和海洋,登上了北美新大陆,从美国一位学者的考察资料里,走进英语世界,走进英语辞典里去的。
②香格里拉在哪儿?她是个虚构的乌托邦,还是确有此地?她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意大利籍的俄国导演顾彼得一九三七年拍的一部电影《被遗忘的王国》。
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四周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
她激起了人们寻梦的热情。
于是人们开始注意一本小说——电影剧本是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改编的。
小说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作者也没有去过香格里拉的地方,他的素材的来源就成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线索。
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一位学者、科学家的典范,一个不能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美籍奥地利学者的约瑟夫·弗兰西斯·洛克博士。
③约瑟夫·洛克一八八四年出生于维也纳,十三岁时自修汉语,一九○五年去美国求学,在餐馆里刷过盘子。
后来掌握了七八种语言,能读梵文,在夏威夷学院任教,获得植物分类学教授学衔,加入美国籍。
一九二○年他受美国农业部的委托,到东南亚寻找一种治麻风病的大枫子树。
他从缅甸、西双版纳、思茅,走到了丽江。
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一种亲情般的迷恋留住了他,他决定在此定居,把家就安在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纳西语叫巫鲁克,雪山脚下的意思。
那时是一九二二年二月。
④从此他在大西南这片植物王国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用植物学家自然的心态,从事当地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的人文科学的研究。
⑤后来西方世界称洛克为“纳西学研究之父”。
听玉湖村老乡讲,来此地寻梦的人多数是外国人。
在洛克故居留言簿上,也多是勾勾圈圈的外文,汉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内容都是
表示敬意和赞扬他发现了香格里拉。
⑥洛克无疑是伟大的,是可敬的。
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
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
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是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
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也更符合洛克
本人的性情。
⑦我在留言簿上写的是: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⑧“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的一个现成句子。
拉美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
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州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
在
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
“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
所以他说“一四九二
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
美洲的希望是“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恢复人和大自然
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和古老的自由习惯”。
⑨我在写留言时,心情和那个乌拉圭人一样,把香格里拉当成了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
这样,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或者说它在一天天接近人们希望它的那个境界:“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
8、根据文意,作者在留言簿上写的“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见
第⑦自然段)有什么深刻含义?(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可适当增删词语)
答:“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意思是(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义是(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在写留言时,心情和那个乌拉圭人一样”,根据上下文,
这“一样”的“心情”的具体含义是(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d37342 91DE 釞35110 8926 褦35918 8C4E 豎20991 51FF 凿 20906 51AA 冪39044 9884 预33770 83EA 菪39213 992D 餭26795 68AB 梫30645 77B5 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