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PPT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加样15 ul / 样品槽(注意样品编号,加样顺序); 接冷却管(流速要小);
4. 电泳:起始电流10 mA/板,分离电流20 mA/板, 电泳4 hr;
5. 染色和制干板 1)剥胶,右上角切一角作标记; 2)將凝胶置培养皿、加染色液、37℃闭光至色带 出现(约15min,染色时间适当); 3)7%醋酸终止酶促反应; 4)置保存液2—3 hr,制干板。
最后将不同组织上清液分装成100ul/管,做好标记待分析!
第二部分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分离
7
一、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 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 化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和过硫酸铵(AP)或核黄 素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 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2.分离胶的制备
1号试剂(电泳缓冲液)
2.5ml 1次
2号试剂
5.0ml 1次
双蒸水
2.5ml 1次
3号试剂(凝胶浓度7.5%,Ph8.9) 10ml 2次
➢ 置小烧杯中,混匀,迅速注入到二块玻璃板之间(短玻璃 朝负极),凝胶加至横板的0.3cm处;
➢ 在室温中聚合20-30分钟。 ➢ 注意:acr/bis有神经毒/制胶时避免产生气泡
工酶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其他注意事项
爱惜电泳装置,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划痕,损坏需 赔偿!
染色液价格昂贵,按量发放(两块胶10mL),随 用随取,注意避光,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实验完成后,将电泳装置洗净,所用配件放回盘中, 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26
24
三、实验报告要求
1. 原理(连续体系电泳分离,活性染色) 2. 操作(简练陈述实际操作) 3. 结果(铅笔绘图:正负极,条带数目、强弱、距
离,某组织) 4. 结果说明(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 5. 思考题
1)何谓不连续体系?不连续体系的浓缩效应是怎样实现的? 2)操作中有哪些关键环节?应做何处理? 3)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和分离乳酸脱氢酶同
16
关于乳酸脱氢酶
1959年Markert等用电泳的方法将纯化的心肌乳酸脱氢酶(LDH) 分离出5条区带,由阳极到阴极依次命名为LDH1、LDH2、LDH3、 LDH4、LDH5,它们均具有LDH催化活性,从而首先提出了同工酶 的概念。目前已知LDH同工酶是由H和M亚基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四 聚体。
LDH同工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动物各组织中LDH 同工酶各组分含量不同。临床上对LDH及同工酶的检测可作为某些 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实验三 组织匀浆的分离制备&乳酸脱氢酶同
工酶的电泳分离
1
教学目的:
1. 学习组织匀浆的方法和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2.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3.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乳酸脱氢酶的操作技术; 4.掌握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及酶活性染色。
重点难点: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 连续体系和不连续体系。
1. 晶状体 2. 脑 3. 心脏 4. 肝脏 5. 肾脏 6. 卵巢 7. 肌肉
15μL 15μL 15μL 15μL 15μ没过短玻璃;上样时不要扎破加样孔, 也要避免样品溢出。
23
电泳结果实例
1
2
3
4
LDH5 LDH4 LDH3 LDH2 LDH1
13
不连续系统 是指使用不同孔径的凝胶和不同缓冲体 系的电泳方式,在电泳分离过程中,由于浓缩胶的堆积作用, 可使样品在浓缩胶和分离胶的界面上先浓缩成一窄带,对样 品进行浓缩,然后在一定浓度或浓度梯度的凝胶上进行分离, 既存在电荷效应,也有分子筛效应。虽然制胶操作难度较大, 但是它具有连续系统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分辨率高。
二、实验步骤 分离胶的制备
浓缩胶的制备 待分离样品的准备
加样
电泳
(电压100-120v,电流20mA)
染色
电泳结束后,撬开玻璃板,将凝胶板做好标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加入染色 液,染色30min;
二、实验步骤 1. 制胶板
1)安装胶槽(注意正负极、胶槽螺钉受力一致); 2)1%的琼脂糖封底(封底迅速,避免气泡); 3)灌浓缩胶至上沿约0.3cm处、胶槽两边加自来水至低 于凝胶高度、插梳子(避免气泡)、待凝胶聚合后将水倒 掉、取出梳子、滤纸吸水; 4)用夹子封闭电极液出口、加电极液;
17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性染色
用活性染色对LDH进行鉴定,将凝胶浸泡在活性染色液 中,LDH与底物的反应,用甲硫吩嗪(PMS)作为电子的中间 载体,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底物脱 下的氢最后传递给NBT,NBT被还原后,产生蓝紫色的不溶 于水的物质以对LDH定位。反应式如下:
18
9
O
O
O
CH2 = CH—C—NH2 CH2
(Acr)
+ CH2 = CH—C—NH—CH2—NH—C—CH =
聚合反应
(Bis)
自由基
交联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凝胶有下列特性:
1. 凝胶透明,有弹性,机械性能好; 2. 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 3. 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几乎无吸附和电渗作用; 4. 样品用量少,灵敏度可达10-6g; 5. 凝胶孔径可调节; 6. 分辨率高。
电极缓冲液:pH8.3的Tris-Gly缓冲系统。 即形成一个凝胶浓度、成胶成分、pH、电泳缓冲系统各不
相同的不连续系统。
蛋白质在净电荷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中的分离因素
电荷因素 分子大小 分子形状
电荷因素 蛋白质分子形状和大小相同,所带电荷性质和数量不同 分子大小 蛋白质分子形状和所带电荷性质和数量相同,分子大小不同 分子形状 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性质和数量相同,分子形状不同
不连续电泳的四个不连续性 凝胶浓度的不连续性; 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缓冲液pH梯度的不连续性;电 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14
常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连续体系
上层胶为低浓度的大孔胶(浓缩胶):凝胶浓度2.5%、 pH6.7的Tris-HCl缓冲系统;
下层胶是高浓度的小孔胶(分离胶):凝胶浓度7.5%、 pH8.9的Tris-HCl缓冲系统;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类型
连续系统 是指电泳系统采用相同孔径的凝胶、缓 冲系统等条件下进行区带电泳,是利用蛋白质分子的电荷 效应进行分离,凝胶的分子筛效应不明显,一般只用于分 离一些比较简单的样品,缺点是分辨率不高。优点是制胶 简单快捷,缓冲系统的pH恒定,可以防止样品进胶后因 pH变化发生凝聚和沉淀,缓冲系统组成简单。
第一部分 组织匀浆的制备
3
一、组织样品的采集
在实验动物功能评价中,需要采集的生物样品 主要是组织脏器,它是反映受试物的生物学效应和物 质在体内代谢情况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将动物组织细胞在适当的缓冲液中研磨,使细胞 破坏,细胞内容物溶解或悬浮于缓冲液中形成混悬液。
匀浆的方式
手工匀浆 机器匀浆 超声匀浆 反复冻融
5
二、操作方法:
1、脑处死乌鳢,取组织(晶状体、心脏、肝脏、肾脏)(大约0.5g ),在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放入 研钵内。 2、用移液管量取预冷的匀浆介质(20%的蔗糖溶液)1.5ml,匀浆介 质的体积总量应该是组织块重量的9倍 3、手工匀浆:操作要在冰水浴中进行,将盛有组织的研钵放入冰水 中 4、将制备好的10%匀浆用低温高速离心机12000r/min左右离心45分 钟,将离心好的匀浆取上清待分析检查。
凝胶的总质量浓度T和交联度C决定凝胶的有效孔径。凝 胶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大 分子通过孔径时所受的阻滞力不同,加上大分子的电荷效 应,使各种大分子迁移率不同得以分离。
大多数蛋白质在7.5%凝胶中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 这个浓度的凝胶称为标准胶。
当分析一个未知样品时,常用标准胶或梯度凝胶来测 试,而后确定适宜的凝胶浓度。
AP提供自由基,TEMED是催化剂,催化自由基引起的聚合反应进 行。
电泳 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方向 移动,这种现象称之为电泳。
AP-TMTED催化体系
TEMED催化AP生成硫酸自由基:
S2O82-
2SO4·¯
硫酸自由基的氧原子激活Acr单体并形成单体长链:
Bis将单体长链间连成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