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坦荡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意思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全面解读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见《论语集注》)
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
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可以看出君子是修自身的,通过自然的规律去约束要求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小人因不修自己,而是向外求名逐利,不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君子是自立自强的。
而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什么,历来为古人所不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真正勇敢的人是能够不断审视和面对自己的人。
“吾一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
而小人则是通过攫取别人的劳动而达到自己私欲的目的。
这也正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用道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那么什么是道呢?“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可见天地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道”的。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可见这种道还是为善的。
如果君子能够不断按照这种道来要求自己,以企达天人合一之境界。
那么君子和小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他们的得失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了。
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的就是这种差距太大了。
为什么君子要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呢?古人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道的三种元素。
(“三才者,天地人”《三字经》。
三才之间是和谐共处、相互依赖和制约的一种关系。
作为三才之一的人,应该有能力和责任自立自强于天地之间,怎么能够向外去求,本末倒置,置人的尊严于不顾,侮辱自己的人格呢?此非君子之所为也。
同时也能看出古人尊重人格(人为万物之灵,可与天、地相提并论),以人为本和自立自强的生命态度。
引申角度看,天地宇宙至今为止仍然是穷奥不可探测,古人相信人与天地可相提并论,人体奥秘可能亦不可探测(比如解剖学无法找到人体经络,而人体确实有经络的存在)。
从而引发无数的修行之境界,所谓行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