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97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淺說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歸納如下: v關聯圖——理清複雜因素間的關係; v系統圖——系統地尋求實現目標的手段; v親和圖——從雜亂的語言資料中汲取資訊; v矩陣圖——多角度考察存在的問題,變數關係; vPDPC法——預測設計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和結果; v箭條圖——合理制定進度計劃; v矩陣資料解析法—多變數轉化少變數資料分析;
第四章 系統圖
四、系統圖類型:
v結構因素展開型
目的
手段
(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
目的
手段
•方法展開型
目的
主题
手段 目的
手段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第四章 系統圖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一、檢查表(資料獲取表) v系統地收集資料和累積資料,確認事實並對 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簡單分析的統計圖表。 v注意幾點: §用在對現狀的調查,以備今後作分析; §對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明確專案名稱; §確定資料收集人、時間、場所、範圍; §資料匯總統計; §必要時對人員進行培訓;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控制圖示例
上控制界限 (UCL) 中心線 (CL) 下控制界限 (LCL)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注意幾點: v確定産品型號、工序名稱、品質特性。 v確定子組大小(4-5)、收集100個以上資料和頻率。 v計算各組的平均值X(取至測定值最小單位下一位元數) v計算各組之極差R(最大值-最小值=R)。 v計算總平均 v計算極差的平均X R v計算控制界限 vX控制圖:中心線(CL)= X v控制上限(UCL)= X A2 R v控制下限(LCL)= X A2 R
第四章 系統圖
二、適用範圍: v新産品研製過程中設計質量的展開; v制訂質量保證計劃,對質量活動進行展開; v可與因果圖結合使用; v目標、方針、實施事項的展開; v明確部門職能、管理職能; v對解決企業有關質量、成本、交貨期等問 題的創意進行展開。
第四章 系統圖
三、系統圖的特點 v很容易地對事項進行展開; v易於統一成員的意見; v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
vR控制圖:中心線(CL)=R
v控制上限(UCL)=D4 R v控制下限(LCL)= D3 R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來源: v1972年日本科技聯盟整理出七個新手法; v1977年在日本開始在企業中推行實施; v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 開研討會命名爲“品管新七大手法”; v1979年日本科技聯盟正式公佈品管新七 大手法。
手段1
7
手段5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3
4
手段8
8
手段3 手段9
5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工程1 活动要项1
2
工程2 3
4
工程3 5
6
7
手段10
6
工程4
9
8
9
第三章 關聯圖
五、關聯圖做法:
v決定題目—以標記寫出主題; v 小組組成—集合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小組; v資料收集—運用腦力激蕩,尋找原因; v 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作卡片; v 連接因果關係製作關聯圖; v 修正圖形—討論不足,修改箭頭; v 找出重要專案、原因並以標記區別; v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別人易懂; v 提出改善對策;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六、直方圖
v用於分析和掌握資料的分佈狀況,以便推 斷特性總體分佈狀態的一種統計方法。
v注意幾點: §確定過程特性和計量標準值; §收集資料,必須是計量值資料; §資料針對一個範圍時期收集至少50-100個; §確定積差R,分組數K,組間距h,分組組界; §作次數分配表;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因果圖示例
冲压作业效率低
作业员问题
加工困难
2 不熟悉工作图
马达座 4 3
导板加工取放困难
导板 隔板 2 寻找资料困难 模具搬运费力
1 屑料清理费时
光线不足
外壳冲剪模 托料架不当
2
1
导柱,顶柱阻 碍作业路线
3
4
马达座脱料困难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5
固定梢设置不当
其他
设备不当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v表一 泄漏調查表(人員分類)
操作人员 泄漏(次) 不泄漏(次) 发生率
甲
6
13
0.32
乙
3
16
0.25
丙
10
9
0.53
合计
19
31
0.38
v表二 泄漏調查表(配件廠商分類)
配件厂家 A B
合计
泄漏(次) 9 10 19
不泄漏(次) 14 17 31
发生率 0.39關聯圖類型:
v多目的型 (兩個以上目的)
1
4
2
问题
3
5
问题
•單目的型 (單一目的)
问题
6
2 1
6
4
问题
3
5
第三章 關聯圖
•中央集中型(向外擴散)
8
1
3 2
问题
9
7
10
4
5
6
11
•單向彙集型(單向順延)
2 1
6
4
问题
3
5
第三章 關聯圖
•應用型(與系統圖、矩陣圖等聯用)
手段4 要因1
五、系統圖做法: v 確定目標或目的; v 提出手段和措施; v 評價手段和措施; v 繪製措施卡片,作成系統圖; v確認目標是否能夠充分的實現; v 制定實施計劃;(最好確定進度、責任人)
六、實例
如 何 使 Q C C 落 实
第四章 系統圖
观念要正确 活动活泼化
加强培训 举办读书会
宣导 圈会活泼化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檢查表示例 鑄造不良情況檢查表
项目 地点
日期 废品数 不良分类
欠铸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合计
铸造质量不良 质检科
1月 2月 224 258 240 256 151 165 75 80 14 18 704 777
收集人 XXX 日期 记录人 XXX 班次
2000年1月-6月
照明耗电大
长明灯
乱盖房
灯头多
节电意识差
光线暗
缺乏节电教育
厂房低
第三章 關聯圖
八、注意事項
v要針對複雜的因果關係; v原因查找從人、機、料、法、環、測等方 面考慮; v針對找到的原因排序時適當調換位置; v中間關鍵因素也要作爲主因對待;
第三章 關聯圖
思考題
XX公司發現報表發出到結案的時間太長,往往 延誤處理問題的時效,造成作業上的困擾,請 用關聯圖法尋找原因。以“報表作業時間長” 爲題目。
废 品
数4000
3000
2000
1000 0
欠铸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100 累 90 计 80 频 70 率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三、散佈圖 v研究成對出現的不同變數之間相關關係的座標 圖。 v注意幾點: §收集足夠的資料,至少30對; §橫坐標表示資料(原因),縱坐標表示因變數 (結果); §正確判斷變數之間的關係模式; §因果圖的後續工作,提供直觀的相關性驗證;
3月 4月 5月 356 353 332 283 272 245 178 168 144 90 94 82 27 23 16 934 910 819
2000.09.18 全部
6月 合计 223 1746 241 1537 107 913 72 493 32 130 675 4819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第三章 關聯圖
六、判別方法:
v箭頭只進不出是問題; 问题
v箭頭只出不進是主因;
主要因素
v箭頭有進有出是中間因素; 中间因素
v出多於進的中間因素是關鍵中間因素;
第三章 關聯圖
七、實例
某車間照明耗電量大,QCC小組針對此情況運用關聯圖 進行原因分析。 开关集中控制
管理不严
用一亮八
检查差
责任不明
乱接灯
•二、排列圖 v用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原因 出現頻率高低的一種圖表。其原理是80%的問題 僅來源於20%的主要原因。 v注意幾點 §明確問題和現象; §尋找不良的情況統計資料; §頻率計算和累計; §對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排列圖示例
废品统计表
项目 废品数(件) 频率(%) 累计频率(%) 欠铸 1746 36.23 36.23 冷隔 1537 31.89 68.12 小砂眼 913 18.95 87.07 粘砂 493 10.23 97.3 其他 130 2.7 100 合计 4819 100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兩種品管七大手法的區別: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
理性面
感性面
大量的數據資料
大量的語言資料
問題發生後的改善
問題發生前計劃、構想
•兩種品管手法之間相輔相成;
第三章 關聯圖
一、定義:
v就是把關係複雜而相互糾纏的問題及其因素, 用箭頭連接起來的一種圖示分析工具,從而找 出主要因素和專案的方法。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淺說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特點:
■整理語言資料; ■引發思考,有效解決零亂問題; ■充實計劃; ■防止遺漏、疏忽; ■使有關人員瞭解; ■促使有關人員的協助; ■確實表達過程。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品管新七大手法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 •並不取代品管七大手法; •與品管七大手法相輔相成; •與品管七大手法的差異。
第三章 關聯圖
培训不够
部门联 系不够
未追查回复
作业疏忽
没人专人 送报表
回复时间长
报表作业 时间太长
资料遗失
未定回复时间
追踪方式不好
未分类
追查表不明确
部门距 离太远
未签收
表格不佳
第四章 系統圖
一、定義: v系統圖就是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採取
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並繪製成圖,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的一種方法。
五、分層法
v按照一定的類別,把收集到的資料加以 分類整理的一種方法。
v注意幾點:
§確定分層的類別和調查的物件; §設計收集資料的表格; §收集和記錄資料; §整理資料並繪製相應圖表; §比較分析和最終的推論;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分層法示例
某空調維修部,幫助客戶安裝後經常發生製冷液泄 漏。通過現場調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 管子裝接時,操作人員不同(有甲、乙、丙三個維 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 頭的生産廠家不同(有A、B兩家工廠提供配件)。 於是收集資料作分層法分析(見表一、表二),試 說明表一、表二的分層類別,並分析應如何防止滲 漏?
v 60年代由日本應慶大學的千住鎮雄教授開發 出來的,正式的全名叫做《管理指標間的關聯
分析》。
第三章 關聯圖
二、適用範圍:
v 用於紛繁複雜的因果糾纏分析 v 用於現場問題的掌握 v用於市場調查及抱怨分析 v 用於方針管理的展開
第三章 關聯圖
三、關聯圖的特點:
v適合整理原因非常複雜的問題; v容易取得成員的一致意見; v從計劃階段一開始就可以廣闊的視野透視問題; v形式自由,有助於因素之間的連接和轉換; v可打破先入爲主的觀念;
分散圖示例 第一章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Y
Y
強正相關
0
X
0
Y
Y
強負相關
X
弱正相關
0
X
0
弱負相關
X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四、因果圖 v用於尋找造成問題産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與 結果之間關係的一種方法。 v注意幾點: §充分組織人員全面觀察,從人、機、料、法、 環、測方面尋找; §針對初步原因,展開深層的挖掘; §記下製圖部門和人員、製圖日期、參加人員;
直方圖示例
與要求相比偏高
SL=130 20
15
10
Sμ=160
與要求相比偏低
正常
5
120.5 124.5 128.5 132.5 136.5 140.5 144.5 148.5
過程波動小
過程波動大 規範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七、控制圖
v控制圖是用於分析和控制過程質量的一種 方法。
v控制圖是一種帶有控制界限的反映過程質 量的記錄圖形,圖的縱軸代表産品質量特性 值(或由質量特性值獲得的某種統計量);橫 軸代表按時間順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個樣 本號;圖內有中心線(記爲CL)、上控制界限 (記爲UCL)和下控制界限(記爲LCL)三條線 (見下圖)。
前言
•當前企業應具備品質意識、問題意識、危機 意識、改善意識,尋求自身工作的改善方法, 在管理上應用統計技術的方法和觀念,在全員 努力之下來滿足顧客要求和社會要求。
•在品質活動中所採用的統計方法,即我們常 講的“品管七大手法”和“品管新七大手法”。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
v品管七大手法: •檢查表——收集、整理資料; •柏拉圖——確定主導因素; •散佈圖——展示變數之間的線性關係; •因果圖——尋找引發結果的原因; •分層法——從不同角度層面發現問題; •直方圖——展示過程的分佈情況; •管制圖——識別波動的來源;
多交流
内训 外训 购置书刊 设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