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出题人:杨旭东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计算题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解题过程,只写出答案不给分。

4.温馨提示:亲:请注意书写,要求格式标准、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题6分。

为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得零分。

)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受到静摩擦力 C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D .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24t ─6t 2
,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 、1/6 s 末
B 、2s 末
C 、6s 末
D 、24s 末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与第2秒内位移大小之比为x 1∶x 2,在走完第1米时与走完第2米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1∶x 2=1∶3 v 1∶v 2=1∶2 B .x 1∶x 2=1∶3 v 1∶v 2=1∶
C .x 1∶x 2=1∶4 v 1∶v 2=1∶2
D .x 1∶x 2=1∶4 v 1∶v 2=1∶
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t v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6s 内的加速度小于第2s 内的加速度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5.棠湖中学隆重举行中学生秋季运动会,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场外的学生,都体现了运动会的精神,彰显了棠中学子的风采。

其中,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男子1500米比赛中,某运动员刚好跑了2圈时,他的位移为800米
B .在跳高比赛中,某运动员用“背跃式”越过了1.8米的横杆,则他的起跳速度约为6m/s
C .在拔河比赛中,甲班胜了乙班,是因为甲拉乙的力比乙拉甲的力更大
D .在高一女子100米决赛中,某运动员以8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全程用时约15秒,则平均速度约为
3
20
m/s 6.如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 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 、B 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列各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
7.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 、B 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
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如图所示,整个装置静止。

则( ) A .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 .地面与物块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 .AB 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8.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在与水平夹角的力作用下沿竖直墙壁向上匀速运动,
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每空 3分,共18分)
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 .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秒表 D .刻度尺 E .天平 F .重锤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1X =4.22cm 、2X =4.65cm 、3X =5.08cm 、4X =5.49cm 、5X =5.91cm 、6X =6.34cm 。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2
s /m ,打下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B V =____________m/s (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0.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时, (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 .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B .每次都把橡皮条拉直
C .每次橡皮条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D .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A B C D E F G
1X 2X 3X 4X 5X 6
X
(2) 操作过程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选项是 (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E.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为90o
,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三.计算题(共34分)
11. (11分) 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5m 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1.40s 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

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 2
.求:
(1)木球刚接触水面时的速度的大小 (2)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3)游泳池水的深度
12.(11分)如图所示, BC 绳 , AC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重物的重力为G=20N, 求: (1) BC 绳 , AC 绳所受的拉力大小。

(2)如果图中BC 绳 , AC 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增大重物的重力, BC 绳与AC 绳中,哪根绳子先断?
13.(12分)A 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 车时,两车距离仅有76m ,A 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
s /m (两车均视为质点),求:
(1) 通过计算判断A 能否会撞上B 车?若能,求A 车从刹车开始到撞上B 车的时间?(假设B 车一直静止)
(2)为了避免碰撞,A 车在刹车同时,如果向B 车发出信号,B 车收到信号经t =2s 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匀加速向前行驶,问:B 车加速度2a 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60
o
30o
A B
C
双流县棠湖中学2013-2014学年上期
2016届高一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题6分。

为不定项
...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选1 2 3 4 5 6 7 8
二、实验题(每空 3分,共18分)
9.(1) ( 2)
(3)
10.(1) ( ) (2) ( )
三.计算题(共34分)
11. (11分)
12. (11分)
13. (12分)
2016届高一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题6分。

为不定项
...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选对得6分,
C B B B
D C AD BD
二、实验题(每空 3分,共18分)
9. (1) AD (2) AD
(3) a= 0.42 m/s 2
( 4) V B =0.44 m/s
10. (1) C (2) ( BD )
三.计算题(共34分) 11.
12.(1) F AC =10√3N F BC =10N (2)AC 先断 13、 解:(1)设A 车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x
由v t 2
-v 02
=2a 1x m m m x 76100)
2(2202
>=--=
要撞上B 车。

撞上B 车的时间为t 1 由2111002
1t a t v x +
= 即:76=20t 1-t 12
∴)(10.562101s t =-= (另一根6210+舍去)
(2)假设A 车能追上B 车,设A 车运动ts 追上,由位移关系:
220211)2(2
1
21-+=-t a x t a t v
即:0)276()10(2)12
(
2222
=+++-+a t a t a 其判别式)276)(12
(
4)202(22
2
2a a a ++-+=∆ =96-80a 2 时间t 有实数解:△≥0,即,a 2≤1.2m/s 2
这是撞上B 车的条件,那么,不碰撞的条件应为: a 2>1.2m/s 2
即为避免事故的最小加速度。

另解:设B 车运动ts 时,两车速度相等,即:v 1-a 1(t+2)=a 2t ∴t=16/(a 2+2) ①
不碰撞的条件是两车位移满足:x A <76+x B 即:20(t+2)-(t+2)2
<76+2
1a 2t 2
② 由①、②得:02
16
52>+-a
即:a 2>1.2m/s 2
为B 车的最小加速度。

注:写出a 2≥1.2m/s 2
不扣分,其它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备选: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24t ─6t 2
,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B )
A 、1/6 s 末
B 、2s 末
C 、6s 末
D 、24s 末
是否可改为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24t ─3t 2
,则它的速度大小为12 m/s 的时刻是( AD )
A 、4s 末
B 、6s 末
C 、8s 末
D 、12s 末
(10分)两物体M 和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放置,OA ,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0
30和0
60,M 重20 N ,m 静止在水平面上。

求: (1) OA 绳和OB 绳的拉力; (2) m 受到的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