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防火监督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防火监督探讨
发布时间:2021-12-30T06:27:21.86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曾治舟[导读] 高层建筑在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不完善、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高层建筑内的电路老化等。
并且由于高层建筑楼层太高,导致火灾发生后很多人难以及时撤离灾难现场,这对消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必须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全面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
进行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切实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工作效率。
曾治舟
重庆市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重庆两江新区 401122
摘要:高层建筑在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不完善、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高层建筑内的电路老化等。
并且由于高层建筑楼层太高,导致火灾发生后很多人难以及时撤离灾难现场,这对消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必须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全面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切实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工作效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防火监督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防火监督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能够在节约占地面积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由于高层建筑的构造较为复杂,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可能会出现消防安全问题,不仅会带给人们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会出现人员伤亡,为此,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制定适宜的措施提升防火监督能力。
1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1火势蔓延更加迅速
相较于中低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相对更加复杂,并且其内部分布着各类竖向的管道井,在火灾发生之后,烟雾会迅速沿着竖井向上或者向下蔓延,从而形成“烟囱效应”,进一步扩大火势的蔓延范围。
此外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通常都会采用木材和其他高分子材料等易燃物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火灾荷载,在着火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雾,从而加快火势的发展进程。
1.2逃生通道较窄,人员逃生困难
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由于人员众多,在各种嘈杂的叫喊声中,加上四周都是浓烟看不清周围环境的情况下,人们容易造成恐慌。
这时电梯不能用,只能通过楼梯逃生,但一些高层建筑的逃生通道设置比较狭窄,被困人员集中逃生时,极易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一些人由于对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不熟悉,在慌乱中甚至找不到相应的逃生通道,还有一些人由于居住的楼层太高,根本无法从高层跑下来,同时消防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救援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的结构复杂加上楼层太高,都会延误对被困人员的救亡时间。
1.3火灾扑救难度更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相对较高,在开展相关的火灾扑救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外攻还是内攻的难度都十分大。
外部火灾扑救只能通过登高云梯车的形式来开展,但是登高云梯车也只能在规定的高度上开展相关的火灾扑救工作;而消防员进行内攻的时候由于高层建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很难做到熟悉掌握其内部的结构特点,火场情况一时间变得扑朔迷离,难以开展有效的火灾扑救。
2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2.1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
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时,对于材料有着较高的标准,必须要使用适宜的建筑材料才能确保高层建筑处在安全状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但是,在施工时,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创造较多的经济收益,会选择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低、质量较为低劣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并且这些材料的防火性能比较差,如果形成火灾,很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蔓延,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救援工作的困难程度。
2.2建筑单位自身消防管理能力不强
一是我国的高层公共建筑大多为多产权建筑,容易造成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无法将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的问题。
二是在高层写字楼等公共建筑中,绝大部分业主为满足自身工作及业务需要,对建筑布局随意修改,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未将内部装修工程纳入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及备案抽查范围,缺乏有效监管,极易形成先天消防安全隐患。
三是社区部门、物业管理企业没有行政执法权力,只能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不能对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导致物业的消防管理缺乏行政力度。
3防火监督措施
3.1注重建筑材料监管工作
为了降低高层建筑出现消防安全问题的概率,必须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材料的防火性能进行分析,确保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性,并做好运输、存储材料相关工作,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会由于运输或者是存储而出现下降,确保高层建筑质量符合要求,具有较强的防火性,只有如此,才能够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降低出现火灾的概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2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提升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首先,要从政府层面抓起,各级政府、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制度的制定及完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联合、联动机制,有立法权的城市或地区,要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赋予基层管理单位更多的权利、更多的义务、更明确的责任,督促基层管理者、服务者主动作为,认真履职。
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明确自身在建筑施工中消防安全职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扩大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备案抽查的范围及抽中比例,要从源头上保障消防安全建设的落实。
3.3提升与完善相关消防设施
提升与完善高层建筑相关的消防设备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最基础的保障,只有在高层建筑中配备先进而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在火灾来临之时,才能够快速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自救,为消防救援工作争取时间。
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各行各业中都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这在不仅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十分为重要的助推器。
3.4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相关高层建筑的管理部门以及当地的消防安全部门都需要结合当地的火灾发生情况和频率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员工培训活动。
在整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所谓的“请进来”就是通过邀请其他地区的具有丰富的高层建筑火灾监督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开展主题讲座的方式来向大家科普一些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促进不同区域专业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互相进步。
而“走出去”策略指的则是消防部门可以结合部门的人员情况定期组织不同的技术人员前往其他地区进行实训活动,通过参与其他地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与营救工作,一方面能够丰富自身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学成归来之后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示范教学活动,促使整个团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结束语
解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稳定,相关人员必须要注重这一工作的开展,提升防火监督能力,降低高层建筑出现火灾的概率,可以确保人们的财产处在安全稳定状态,并对于周围生态系统进行维持、保护。
参考文献
[1]高胜.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浅谈[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6):35+37.
[2]李小文,陈小荣.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探讨[J].智库时代,2018(26):224-225.
[3]贺青.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存在问题与防火策略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5):97-99.
[4]李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问题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36):179+181.
[5]吴彬,吴炯.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