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章末复习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所以甲透镜是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而激光经过乙透镜后光 线变得比本来发散了,所以乙透镜为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它可 以用来改正近视眼。
14.(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示意图,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 度,目的是__使__像__成__在__光__屏__的__中__央____。
解析: 题图甲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书
本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而题 图乙视察到的字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 理,书本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成 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小,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 像越小,故C正确。
5.(202X·济宁梁山一模)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
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14.(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示意图,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
C
解析: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放大镜成像时,物
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 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变小, 像距变大,像变大,故D错误。
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视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成的是实像;图乙中成的是虚像 B.图甲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图乙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C.图甲中凸透镜向书本移动时,所成的像变小;图乙中凸透镜远离书本移动 时,所成的像也变小 D.图甲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图乙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 部进入画面中,则所成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也可 将焦距可调的照相机的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不同位置的 观众均能看到台上的演员,是由于光被反射向四面八方,产生了 漫反射。
11.(20-21·潍坊安丘期末)下面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10.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 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以将焦距可调的照相机的焦距___变__小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不同位置的观众均能看到台上的演员,是因为 光产生了__漫__反__射___。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拍照时,相机镜头
解析: 甲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的成像图;近视眼的改正方法,需戴凹
透镜,则丁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故A正确,B错误;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后方,为远视眼的成像图,远视眼的改正方法,需戴凸透镜,则丙图是远视眼改正后 的成像图,故C、D错误。
12.(202X·聊城莘县二模)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 理 , 使 晶 状 体 和 角 膜 构 成 的 透 镜 对 光 的 偏 折 能 力 变 ___弱____ ( 选 填 “ 强 ” 或 “如图所示, 字到透镜的距离___小__于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D
图甲 图乙
图丙
9.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 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放__大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 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右______侧。
规律:凸透镜成像时,只要是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且一定是虚像。
1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__乙__透__镜___ ( 选 填 “ 甲 透 镜 ” 或 “ 乙 透 镜 ” ) 是 凹 透 镜 , 可 用 于近_视_______
(选 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改正。
解析: 从题中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本来会聚
第五章 章末复 习
会聚 发散
一倍焦距
倒立、缩小的 倒立、放大的
前 凹透镜
后
倒立、放大的
倒立、缩小的
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
向
暗
下照,视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气泡下方处凹较_______(选填“亮”
或“发暗散”),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气泡和水如同射向______透镜一样,折射光
线 解析: 会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
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在气泡的
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2.(20-21 ·聊城高唐期末)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所示的虚 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解析:发散的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平行,因此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 为凸透镜。
C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则( A ) A.透镜焦距一定在10 cm到15 cm之间 B.透镜焦距一定在15 cm到20 cm之间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大些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小些的实像
14.(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示意图,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 度,目的是__使__像__成__在__光__屏__的__中__央____。
解析: 题图甲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书
本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而题 图乙视察到的字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 理,书本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成 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小,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 像越小,故C正确。
5.(202X·济宁梁山一模)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
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14.(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示意图,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
C
解析: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放大镜成像时,物
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 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变小, 像距变大,像变大,故D错误。
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视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成的是实像;图乙中成的是虚像 B.图甲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图乙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C.图甲中凸透镜向书本移动时,所成的像变小;图乙中凸透镜远离书本移动 时,所成的像也变小 D.图甲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图乙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 部进入画面中,则所成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也可 将焦距可调的照相机的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不同位置的 观众均能看到台上的演员,是由于光被反射向四面八方,产生了 漫反射。
11.(20-21·潍坊安丘期末)下面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
10.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 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以将焦距可调的照相机的焦距___变__小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不同位置的观众均能看到台上的演员,是因为 光产生了__漫__反__射___。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拍照时,相机镜头
解析: 甲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的成像图;近视眼的改正方法,需戴凹
透镜,则丁图是近视眼改正后的成像图,故A正确,B错误;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后方,为远视眼的成像图,远视眼的改正方法,需戴凸透镜,则丙图是远视眼改正后 的成像图,故C、D错误。
12.(202X·聊城莘县二模)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 理 , 使 晶 状 体 和 角 膜 构 成 的 透 镜 对 光 的 偏 折 能 力 变 ___弱____ ( 选 填 “ 强 ” 或 “如图所示, 字到透镜的距离___小__于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D
图甲 图乙
图丙
9.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 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放__大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 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右______侧。
规律:凸透镜成像时,只要是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且一定是虚像。
1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__乙__透__镜___ ( 选 填 “ 甲 透 镜 ” 或 “ 乙 透 镜 ” ) 是 凹 透 镜 , 可 用 于近_视_______
(选 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改正。
解析: 从题中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本来会聚
第五章 章末复 习
会聚 发散
一倍焦距
倒立、缩小的 倒立、放大的
前 凹透镜
后
倒立、放大的
倒立、缩小的
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
向
暗
下照,视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气泡下方处凹较_______(选填“亮”
或“发暗散”),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气泡和水如同射向______透镜一样,折射光
线 解析: 会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
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在气泡的
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2.(20-21 ·聊城高唐期末)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所示的虚 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解析:发散的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平行,因此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 为凸透镜。
C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则( A ) A.透镜焦距一定在10 cm到15 cm之间 B.透镜焦距一定在15 cm到20 cm之间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大些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小些的实像